古代改名換姓之辱

作者:王東峰 發表:2010-04-18 17: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姓名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自古至今受到人們的重視。除了非常時期,如政治迫害、仇家追殺等原因不得已隱姓改名以求自保外,沒有誰願意背叛祖宗,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也。與人打賭較勁,最決絕的口號也往往是「如果你贏了,我就不姓X」。但是在古代,一些不聽話的臣民,常常被皇帝老兒用貶義惡毒的漢字來改名,以羞辱其人格。

三國時,吳國孫氏王族的孫秀,背叛吳國,投奔曹魏的司馬氏。吳主孫皓便下詔書,強令孫秀族人改姓厲氏。「厲」古通「癘」,指惡瘡。據《三國誌·吳志》記載,孫秀後代族人中,凡留在江東的,後來都改姓厲氏。

南朝齊蕭子響,因叛亂被殺,齊武帝蕭蹟惡其叛逆,遂「絕子響屬籍,賜為蛸氏」(《南史》卷44)。「蛸」即章魚科的統稱,因外形詭異醜陋而令人生厭。

梁武陵王蕭紀,趁侯景叛亂之際,在蜀地稱帝,後兵敗被殺。梁元帝蕭繹即位後,以為他不配再用「蕭」這個高貴的姓氏,因此「絕紀屬籍,賜姓饕餮氏」(《資治通鑒》卷165)。「饕餮」是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銅器上常用它做裝飾,用來比喻兇惡貪婪、貪吃的人。

唐代武則天殺害了王皇后和蕭淑妃後,改王皇后的家族為「蟒」姓,蕭淑妃的家族為「梟」姓。她革唐命建立周朝後,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等起兵反對,失敗後被賜「虺」姓。武則天的兩個堂兄武惟良和武懷遠曾經對她的母親不恭,也曾經輕慢過她,錙銖必較的武則天最後找了個藉口將二人殺害,並改其姓為「蝮氏」。蟒、虺、蝮都指毒蛇,梟的古義指一種食母的惡鳥。

唐開元年間,左御史大夫竇懷貞與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謀逆,事敗後,竇懷貞畏罪投水而死。唐玄宗追戮其屍,改其姓為「毒氏」。

相對上述幾位皇帝的做法,清代的雍正還算是比較寬容的,因為他只是將反抗者改名,卻沒有剝奪他們的愛新覺羅皇族姓氏。雍正繼位後,原在康熙末年爭奪儲位的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等人繼續與其作對。雍正將他們削除皇族宗籍,允禩被改名為「阿其那」,允禟被改名「塞思黑」。「阿其那」與「塞思黑」在目前所見的滿語裡都詞義不明,自從清代以來,有人把「阿其那」與「塞思黑」分別解釋為「狗」與「豬」,更有人引申其意為「瘋狗」與「苯豬」的。也有學者認為,「阿其那」的引申義為牲口、畜生、砧板上的魚,「塞思黑」則是討厭鬼的意思。但無論如何,他們二人被改名都有被蔑視、輕賤之意,則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另外,允禟長子被改名為復西渾(下賤)、二子改名佛楚渾(卑賤)、三子改名烏比雅達(可惡)、四子改名額依默德(討人嫌)、五子改名為海蘭(可惜)、六子改名棟啟(懶惰的)、七子改名杜希憲(糊塗)、八子改名額依渾(愚蠢)。



来源:北京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