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向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凱門鱷」系列反地雷防護車(MRAP)
「凱門鱷」系列反地雷防護車內部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剛公布了2008年的世界軍火商銷售排名,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BAE)業績壓倒諸多美國同行,成為全球頭號軍火商。有意思的是,該公司之所以拔得頭籌,得益於它在美國的銷量大漲。
中國軍工企業未進百強
法新社4月13日報導,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在2008年的軍火銷售額達324億美元,取代2007年「軍火銷售冠軍」的波 音公司,後者在2008年的軍火銷售額為292億美元,排名跌至第三。另一家美國公司洛·馬則以294億美元的業績排名第二。繼前三名之後,諾· 格、通用動力、雷聲3家美國公司列第四至六名,排名第七的是歐洲航空航天與防務集團公司(EADS)。而在2007年排名第九的俄羅斯金剛石-安泰科研生 產聯合體(世界上最大的防空導彈供應商)屈居第十八。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際和平研究所認定中國年度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但沒一 家中國軍工企業進入百強名單。該所所長季北慈(Bates Gill)說:「如果我們有足夠信息,中國可能會有進入前100名的軍工企業,像一兩家從事太空和導彈技術研究的中國軍工企業,有望排在前25位,它們即 便只滿足國內需求也有相當高的產值。」不過,他認為即使考慮到龐大的國內軍品市場,中國軍火商也無法迅速躋身前10名,「美國佔據多半份額,剩下的被俄、 英、德、法等國瓜分。過去20年間,中國海外武器銷售份額呈下降趨勢,是由於其他競爭對手在冷戰後樂意將更先進的武器投放市場,而中國在高端軍品銷售方面 缺乏足夠實力。」
英軍火商擅長「虎口奪食」
對於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為何能異軍突起,該研究 所的解釋是「出色的兼併,出色的營銷」。該公司1999年由英國馬可尼公司和英國航空航天公司合併而成,得到英國政府大力扶植,英格蘭銀行為其開闢綠色信 貸通道。正是依托如此強大的政府背景,該集團通過一系列併購,相繼吃下瑞典薩伯和南非丹尼爾集團等著名軍工企業,在新銳戰機、坦克及裝甲車輛、火炮、反地 雷車、軍艦等領域確立了霸主地位。
該公司在2008年取得324億美元銷售業績,得益於它能在美國「虎口奪食」,從強手如林的美 國軍火商手中搶下大額訂單。比如向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凱門鱷」系列反地雷防護車(MRAP),該車原係南非人的傑作,但經過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 巧妙運作後,成了「新東家」的「搖錢樹」。此外,該公司的銷售網路伴隨美軍出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區的各個角落,能隨時隨地在第一時間滿足美軍的新武器需 求,難怪五角大樓「青睞有加」。《紐約時報》13 日報導,這家英國公司2008年的銷售業績有一多半是在美國實現的,僅陸軍裝備就達120億美元,而在2007年為70億美元。
俄軍火市場漸被歐美蠶食
綜觀國際和平研究所新列出的世界軍火百強,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擁有「研-產-銷」一條龍的鏈條,再加上政府所提供的強大融資與外交斡旋幫助,使其在國際市場上縱橫捭闔。
在這些軍工巨頭中,美國軍火商在各項軍品技術方面都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如洛·馬領銜開發的F-35戰鬥機有望創造出2800億美元的「天文銷售業 績」;雷聲公司開發的各種空中機載導彈以及陸基反導雷達,是美空軍和導彈防禦局(MDA)不二的選擇;L-3通信公司的各類戰術數據鏈及作戰武器軟體,更 是歐美軍隊展開「網路戰」不可缺少的部件。當然歐洲軍火商也不是吃素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外,歐洲航空航天與防務集團公司、法國泰利 斯、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等,在大型運輸機、導彈、坦克、軍用電子產品方面,也敢於同美國人分庭抗禮。
反觀俄羅斯,由於軍工行業 生產設備老化,人才嚴重流失,其外銷市場萎縮跡象非常明顯。俄《觀點報》援引軍事專家亞歷山大·赫拉姆奇欣的話說: 「俄羅斯主要向世界出售廉價武器,但出口對象與蘇聯時期相比有很大變化,我們失去了東歐和中國市場,新增拉美、非洲市場的購買力遠非前者可比。買家全是不 富裕國家,我們出售的武器都是蘇聯技術的翻版,因此,市場被歐美對手蠶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