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5日和4月6日,是日本學校的春假。在這段時間裏,孩子們沒有任何家庭作業,也不必參加任何由學校組織的活動。放春假之前,小學低年級孩子會帶回一份「努力度自我確認表」,這份表格共涉及14個項目,內容是這麼寫的:1:能夠做到早睡早起了;2:一日三餐都好好地吃了飯;3:不挑食,什麼都吃;4:能夠做到總是保持著正確的姿勢;5:能夠明朗、精神地大聲問候;6:沒有受過什麼大傷;7:飯後能做到好好刷牙;8:認真洗手、漱口;9:在戶外精神百倍兒地玩耍;10:沒有忘記隨身攜帶手絹和紙巾;11:借的東西都好好地歸還了;12:和小朋友們之間很友好的一起玩耍;13:沒有說過朋友們的壞話;14:沒有脫離小朋友們。確認表的最下面還寫著:「嗨~大家都做得怎麼樣呢?做得不夠的人,請繼續加油哦!」這14個項目就是日本孩子的努力目標,兩次提到了「玩耍」,但沒有一項是關於學習的,簡單地說就是「平民化教育」。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不能不提到日本的「寬鬆教育」。二戰結束之後,日本的教育方針曾多次變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的中小學也曾拚命地灌輸課本上的知識,中高考的競爭壓力非常大,校園暴力、逃學等問題層出不窮。這種和目前中國的教育方式相接近的、注重知識教育忽視經驗教育的填鴨式教育方法,一直持續到70年代末。隨著社會對填鴨式教育的批判與日俱增,日本從1980年開始實施「寬鬆教育」方針,並在2002年的新學期正式開始全面實施每週五日上學制並推出學習內容大幅刪減的教科書。凡是對日本義務教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日本公立學校裡的教育環境寬鬆,如果不是有大大小小的私塾老師們在為孩子們開「小灶」的話,公立小學的孩子們,幾乎就是整天在玩——上課的時候老師領著在室內做手工玩,下課之後在操場上公園裡追追打打地玩到滿身是泥滿頭是汗。但是,現在日本社會又開始擔憂這種教育體制所引發的各種弊端。因為寬鬆教育所引發的最大問題就是中小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以及學習能力下降。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很多學生到了初中一年級還不能正確讀出一些常用漢字,而書寫漢字的能力就更差了,因為在地理等科目的考試中地名只要寫上拼音就算答對了。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於幾,這是一道小學六年級學生就應該會做的題目,但很多初一的學生還是回答說等於五分之一。最極端的是,竟然有初中生因為不懂時針和分針的作用而不會看時間。一位初一的女教師對學生們基礎知識的匱乏感到頭痛。在她看來,由於從2002年開始中小學全面執行每週上課五日的制度,以及引入綜合學習的課程設置壓縮了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教學時間,都使學生們不能通過反覆練習牢固記住他們所學過的知識。所以,現在日本政府又提出了個新的教育計畫,叫 「脫寬鬆教育」,正在逐步增加公立學校的課時,要讓孩子們從過於寬鬆的教育中脫離出來。
不論日本的「寬鬆教育」如何,但畢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和思索的路子。同樣作為地處亞洲的漢字圈國家,中國和日本對於後代的教育都是極其重視的。但與國內學校的重視分數和升學率相比,日本的學校更著重於對於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為此日本的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有生活課、手工課等。此外,從日本學校給孩子們佈置的暑假作業,也可以找到很好的例子,日本孩子的暑假作業中,除了一般性的語文數學練習題之外,還有一份非常需要孩子們花功夫和時間的作業,叫「自由研究」。所謂「自由研究」,就是孩子們就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去瞭解,發現,觀察,調查,實踐,然後將觀察以及實踐的結果整理起來,並配上相應的說明文字,在開學的時候提交給老師,並在班級裡宣讀發表。可以說「自由研究」完全是一份兒童版的「學習研究報告」。孩子們研究的對象各式各樣,有研究昆蟲的,有各類植物的,有研究貝殼,研究海魚的;還有研究雲的形狀、風向、溫度的等等。
日本孩子的考試分數,就跟中國某些公司的年終分紅似的,大家都只知道自己的分數,別人考多少分彼此之間都不知道,孩子們之間也很少互相詢問,一個學期結束,學校也沒有成績單交給孩子帶回家,孩子帶回家的只有一個學期評定,按「◎、○、△、×」分為四檔,分別表示「優秀、好、良好、不好」。至於考多少分,孩子自己根本不放在心上。
再一個就是日本孩子的理想,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日本孩子的理想都不太大,但都很具體。男孩子們的理想大都是這樣的:「長大之後要成為一名新幹線的司機!」「長大之後要做個棒球手!」 「長大之後要做個消防隊員!」「長大之後要開家拉麵店!」而女孩子們的理想則是:「長大之後要開家花店!」「長大之後要做拉麵店裡的店員姐姐!」「長大之後要做一名歌手!」「長大之後要做個好主婦!」相比之下,中國孩子的理想要遠大得多。記得自己小時候,周圍的同學們個個胸懷大志,要做科學家,做數學家的舉不勝舉。而現在的孩子們即使不再要求去做「科學家」和「數學家」,但好歹也會想到將來要自己開公司做老闆,或者做個醫生之類。估計中國孩子中間,很少有人會說要去「開家拉麵店」或者去做「拉麵店裡的店員姐姐」「做個好主婦」吧!一位家長說,孩子不止一次地告訴她,將來長大了要開一家花店,而且近乎頑固,至今未變,並且振振有詞:「地球在溫暖化,未來的人們會更需要綠色,所以我要開家花店。因為綠葉和鮮花可以給人心靈的慰藉。」「還有我要在有花香的日子裡生活,那樣會很快樂。」這些理由不僅高尚也確實很美好,家長找不到理由反駁,於是只好表示支持。這些,可能與日本的社會環境、生活水準、日本人內斂的思維方式有關,但不能不歸功於日本教育中的常識培養,以及從小注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這一點。
比如這份「努力度自我確認表」第7條「飯後能做到好好刷牙」 ——日本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是天天帶著牙刷去上學的,一日三餐,吃三次飯就刷三次牙。在日本公司工作,你會發現許多日本人都有飯後刷牙的習慣,這種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飯後刷牙不僅有醒腦提神的作用,而且,在與客戶交流的時候,你的嘴巴裡也絕對不會發出用餐完畢之後的飯菜香-----這便是一種禮貌,換句話說,就是現代商務禮儀中的一種基本常識。這種基本常識若能從小培養,就會成為一生都能保持的良好習慣。
我們有一句古話,叫「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同樣也適合於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一個「考試型的孩子」便是典型的僅僅授孩子以「魚」;而從生活與遊戲中,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與思考能力,並由此引導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從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獨立學習法,才是授孩子以「漁」。日本的兒童教育學家將孩子十歲之前的這一時間段,稱為「加速」時間段,並告誡父母們在孩子的「加速」時間段內,要養成孩子好的生活習慣,並注意在生活中和玩耍中寓教於樂,真正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和喜愛,為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這樣,孩子們才會隨著成長在學習中展開翅膀,一鼓作氣地「加速」→「離陸」→「飛行」。可見,該如何把握好教育的松與緊的「度」,知識教育與經驗教育該如何有效結合,是教育專家們必須好好研究的一個課題,否則,孩子們很容易成為不成熟的教育方針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