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老祖宗


                

在浩瀚的中華古籍海洋裡,分布著無數個科技文化綠洲,最引人注目的首推《管子》;西方哲人李約瑟,就是讀著《管子》步入中華科技文化殿堂、進而首創《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無疑,《管子》堪稱中國古代科技文化之宗。

鮮明的求實精神
    
實事求是,為漢語語境中最經典的科學話語:「求是」是人類智性的終極目標,而求是的必要前提是「求實」;《管子》顯示著鮮明的求實精神。其膾炙人口的第一警 句:「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即精神文明是建築在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是天下大治的第一要件,在此,《管子》的精闢概括,是諸子百家所望塵莫及的。春秋諸侯蜂起,群雄逐鹿;管子為何能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首先,在於其始終高揚著求實圖強的精神旗幟。管子所強調的治國方略:「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怎樣才能富民呢?國家須運用經濟槓桿,提高粟價,刺激農業生產,粟多則民富國強。《管子》云:「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則兵強」。其次,《管子》的求實精神,還體現在「言實」關係上,強調臣對君不得「言過其實」,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反映民情;明君主要以法按其言而求其實,「言而無實者誅」——言過其實即為殺頭之罪。反之,明君對百姓的「聖心」,也應該是「實也、誠也、厚也」;且明君「公信力」也是建立在「求實」基礎之上的;好虛名則無其實,「無實則無勢」,即無實,失去百姓信任,就失去了君王的威勢。再次, 《管子》還注重一般「名實」關係,強調名實相生,按實定名,名副其實;「名實當則治,不當則亂」。在諸子百家中,《管子》求實、務實精神是十分突出的,所以其不僅敢大膽言利,且還積極利用市場經濟的槓桿來刺激生產;那些重粟、煮鹽等富民強國的求實之舉,使齊國具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雄踞五霸之首也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管子》——先秦首部「實學著作」。
    
豐富的科技知識
    
李約瑟為何能捧著《管子》而步入中國古代科技殿堂?因《管子》中蘊含著豐厚的中國古代科技知識礦藏,此為其求實精神外在的知識形態化。首先,令今人讚嘆不已是《地數》篇中記載的礦藏知識:「上有丹沙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山之見榮者」,就是不同礦藏在地表顯示出不同礦苗,是礦苗與礦物、表裡共生現象的最早記載,也是關於「磁石」最早記載之一。其次,在農業生產方面,已有了五穀、桑麻、六畜的有序記載;「四種而五獲」(四年五熟)的復播記載;農業生產五害(水、旱、風霧雹霜、厲、蟲)的明確記載;尤其對農業生產工具的詳細記載(耜、銚、鐮、耨、椎、 銍),說明當時農業生產工具已相當完備。再次,《地員》中還載有極為寶貴的植物生態學知識:「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物。」由於山地高度不同,溫度各異,水分分布各異,而造成了植物垂直分布現象,由低到高依次為十二類:葉、郁、莧、蒲、葦、雚、蔞、荓、蕭、薜、萑、茅;對植物生長與地理環境的對應關係作了深入觀察與較為科學的說明,與當代植物學相吻合。最後,對生命起源的認知,《水地》認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水為生命之起源,且認為「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人是父母精氣合成的,而精氣的物質存在也是液態,生命初始態似水流而成型。另外,在《地數》中 記載:人的飲食是「無鹽則腫」,這是關於「缺碘人體會浮腫」的最早病理學記載。以上載於《管子》中的科技知識,在世界科技史上均佔有獨特的首創地位,《管子》——先秦唯一的「科技全書」。

清晰的數字化思維
    
科學的核心就是實驗與數據;《管子》中的數字化思維尤為突出,其治國安邦的大政方略,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清晰數字化思維基礎上的:用數據籌劃,用數據分析,用數據說事。數學起源於應用,《管子》 可謂古代「應用數學」之祖,數字化的表達比比皆是。正如《七法》篇所云:「不明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經於水險也……舉事必成,不知計數不可」,即要成就大事業,不懂得數字計算是不行的。如《揆度》說明天下地勢是「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天下水佔到十分之七,陸地佔到十分之三。《地數》又云:「地之東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其出水者8000里,受水者8000里;出銅之山467山,出鐵之山3609山」。固然這些數字化表達還不甚準確,但在當時能有如此清晰的數字化思路的確難能可貴。又如其對「國有餘藏,民有餘食」的數字化論證:農民年耕30畝土地,就可解決吃飯問題,按豐歉年景平均計算:一畝地一年收穫一石,則此人就有30石的糧食,瓜果蔬菜收穫相當10石,糠秕六畜相當10石,此人一年就有相當50石的糧食收穫,糧食就有了相當的積蓄,社會穩定就有了堅實基礎。又如其對農業生產季節的把握: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春之計在於雨水後25日;冬至後60日為驚蟄,75日為雨水,而最佳的 春播時間,不能超過冬至後的100天,只能在雨水後的25日適時進行;故君王在這25日內絕不能擾農。另外,《管子》中除有大量整數計算外,還有不少分數、倍數、比例的表述,還有大量度量器、度量單位的表述;更可貴的是,《管子》是先秦典籍中引用乘法口訣最多的,共8條之多;故《輕重戊》云:「伏羲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提出九九乘法口訣是伏羲創製的,雖不能算科學的結論,但「九九之數」的概念,為《管子》首創。《管子》——先秦最重要的數學文獻之 一。
    
明確的分類說明
    
分類說明,是科學傳播有效方法之一,它可較準確,條理地傳播型態化的科學認知,給讀者以清晰、深刻的接受印象。《管子》中此類說明文字頗多,準確地抓住事物「同中之異」的表徵,根據一定標準,對事物作出原創性科學認知與分類說明。如《度地》篇根據水的源流、歸宿不同,在人類認知史上,第一次把水分為:經水、枝水、谷水、川水、淵水五類。即出於山而流於海者叫經水,從它水 分流入於大水者叫枝水,從山溝裡流出來的水叫谷水,從山溝裡流出又彙集在一起的水叫川水,從地下湧出而匯聚一起的水叫淵水。以上對不同水流的劃分,雖然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分類,但在先秦典籍中實屬首創;其對水流特徵宏觀上的把握,標誌著人類對水的科學認知邁出了理性的一步。又如《地員》篇對土壤的認知,將土壤劃分為上、中、下,然後根據其地勢、肥力、土性、地下水位的不同,分別說明上土有粟土、沃土、位土等;中土有壤土、壚土、壏土、沙土等;下土有 猶土、殖土、鳧土等。不同的土壤可生長不同的樹木花草,可種植不同的莊稼與經濟作物,因地制宜,才能地盡其用。再如,依據山地高度不同、地下水位深淺,將泉分為懸泉、復呂、泉英、山之材、山之側。鑿地2尺可至於泉水的叫懸泉,其上可長樠樹;鑿地3尺可至於泉水的叫復呂,其上可長柳樹;鑿地5尺可至於泉水的 叫泉英,其上可長楊樹;鑿地14尺可至於泉水的叫山之材,其上可長格樹;鑿地21尺可至於泉水的叫山之側,其上可長榆樹。2600年前,作者在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已經具有了如此清晰的分類思維趨向,這在人類科學認知史上也是值得大書一筆的。《管子》——先秦類化認知的標本。
    
縱觀先秦典籍,《管子》是蘊含科學思想與科技知識最豐富、求實精神最突出、數字化思維最鮮明、分類說明最清晰的一部,集中體現著管子2600年前行之有效的治國理念,被稱為「中國古代科技文化之宗」當之無愧。



来源:科學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