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兩會的一個最根本的宗旨就是要在維護共產黨政權的前提下,搞一些橡皮圖章式的所謂的立法程序。實際上,中共根本就沒有決心去做政治改革。
與此同時,在俄國雖然有民主選舉,但是民主卻在大倒退。以前的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戈爾巴喬夫,不久以前對俄國的民主倒退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戈爾巴喬夫是在共產主義體制內進行政治改革的偉大人物。他是1990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在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時,還是蘇聯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雖然他所代表的是一個不尊重人權的共產主義體制,但是在他到那個時候為止的五年的時間裏,戈爾巴喬夫有勇氣面對現實,認識到改革開放和民主自由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勇敢地向蘇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開刀,帶來了人類進步的巨大希望。
戈爾巴喬夫所代表的是中共必須要走的路,那就是政治改革。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戈爾巴喬夫這位風雲人物的來龍去脈。
戈爾巴喬夫生於1931年3月2號。1955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法律系。之後,他成為蘇共的幹部。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他成了一位農業經濟專家,是蘇聯新一代知識型官僚階層的代表人物。由於他處事週到,進退尺寸把握仔細,在蘇共體系裡面沒有大敵,官運一直很順利。
1970年,戈爾巴喬夫被選進最高蘇維埃,一年之後就進了蘇共中央委員會。1978年開始,戈爾巴喬夫成為中央委員會農業書記。到了1980年,他終於升到了蘇聯權力的核心,也就是蘇共中央政治局。
1985年3月,在蘇共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之後,戈爾巴喬夫終於被抬到了權力的頂峰、也就是蘇共中央總書記的地位,從此成為蘇聯的掌舵人。
當時,美蘇對抗熱火朝天、互不相讓,軍備競賽迅速赤熱化。但是戈爾巴喬夫逐步發現,在和美國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的競爭中,蘇聯的致命弱點是其人民缺乏主動、樂觀的創造性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社會活力。他認為這是因為蘇聯社會政治結構的僵化和社會文化封閉兩個因素造成的。
於是,為了挽救共產主義這個僵化和封閉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上任之後不久,就實行了兩項重大的措施。一是政治體制改革,二是開放言論出版自由,也就是公開化。可是結果是政治一民主化、社會上一有選舉,共產主義就馬上壽終正寢。
在蘇共內部一大批基層選舉上來的人民代表紛紛脫黨、退黨,最後連莫斯科市長和市委書記耶爾欽也脫黨,與共產黨唱對臺戲。戈爾巴喬夫一下子給死氣沉沉的蘇聯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和希望。
他改革現實的勇氣在1989年5月份訪問中國的時候,給天安門的學生帶來了行動的啟示。可是戈爾巴喬夫企圖挽救共產主義制度的希望被1991年8月19號的綁架政變事件徹底打破。
等到勇敢的耶爾欽用民主派的槍炮坦克把戈爾巴喬夫從綁架者手中解脫出來的時候,蘇聯的共產主義制度實際上已經徹底死亡了。正如在他接受諾貝爾和平獎的聲明中說的那樣,人類文明現在已經到了徹底講真話的時候了。
中國社會空話、假話很多。那麼,真正的真話就是在中國要實行真正、徹底的戈爾巴喬夫式的政治改革。否則,中國的政治前途是沒有什麼希望的。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史東為大家介紹對共產主義制度在前蘇聯崩潰作出巨大貢獻的前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