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顯示,小米可能最早源於中國,逐漸西傳
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黍稷類作物很可能是最早在中國培育種植,然後逐漸傳播到西方的。
考古證據還顯示,農業耕作的概念,過去一直以為是西方自己的發明,可能也是從亞洲傳播到西方的。
史前史學家曾一直認為,大約在12,000至7,000年前,從近東的兩河流域(Fertile Crescent)開始。那裡早期的人類社區開始培育所謂的「基礎作物」,比如小麥和大麥。
稍後,證據顯示,中國人自己獨立的完成了稻穀類作物,比如大米和小米的馴化培育,沒有受到任何來自西方的影響。
但是,一直沒有農耕技術從中國傳向西方的證據。
從東方傳入西方的證據
劍橋大學的馬丁•瓊斯(Martin Jones)教授和研究夥伴劉歆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說,最近的一系列考古發現,提供了稷類作物從東向西傳播的證據。
中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Neolithic)的農耕遺址上發現的碳化的穀粒表明,早在8,000年前當地就種植小米了。
在隨後的一千年間,小米開始出現在歐洲。在此期間,從黑海西岸到東歐和中歐的20多個不同地點,都發現了小米的遺蹟。
它證明,稷類作物首先在中國培育出來,逐漸西傳。它比同一時期中國的另一個主要作物,稻米的傳播更廣。
更重要的是,它比小麥和大麥從兩河流域向東傳播早了2,000年。
東西互動
瓊瓊斯教授說:「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農作物傳到歐洲要比兩河流域的任何作物傳到中國要早的多。歐洲的農業耕作並不是由此而啟動,但它顯示,農業耕作的知識是東西雙向交流的。」
瓊瓊斯教授認為,總體上說,對植物的馴化培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漸變與巨變交織。在這個過程中,史前農業的知識和技術的交流,是東西方雙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