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視(下篇,四)

作者:新生 發表:2010-03-19 00: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傳統三綱,全遭變異

【傳統三綱,陰陽主從,本源平等】

其實到這時,全部的三綱都已經遭到變異。

本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都是以「普遍關愛」為基礎,基於君臣職位的不同、父子先後的差異、夫妻剛柔的呼應,所總結的配合規律。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猶如螺絲與螺母、木塞與木洞,既有陰陽主從的一面,更有本源平等、和諧一致的一面。

【單一強調尊卑上下,三綱內容都生偏移】

但是為了配合「王位家傳」的目地,為了配合由此目地而發生的「忠」,君臣、父子之間被單一強調了尊卑上下關係。隨之夫妻也被強調為上下關係。三綱中本源平等、普遍被關愛的方面都被遺漏。三綱的內容都發生了一定的偏移。

正面文化偏移了上古傳統

【構成正面文化,偏移上古傳統】

以上是中華王道文化在周以後,經歷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所發生的逐步演變。這些演變完成以後,自漢代流傳到清末,構成上古以後中華文化當中正的一面。

但是如果與黃帝、堯舜的上古時代相比,也已經發生了相當的變化,偏移了上古傳統。

負面文化日益滋生,國政機括由成轉破
負面文化日益滋生

【負面文化流成體系】

負面文化就是鼓勵人們不通過修德,而通過其他方式來取得、維護王位或者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周初聖賢確立文化基礎以後,後代人仍然要根據自己的心性,走自己的路。後代的周王以及諸侯、臣民都出現了大量不遵王道的現象。致使出現了周王失德,諸侯不去朝覲,甚至周朝被迫遷都。春秋時,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面對這個局面,各國更加重視如何維護爵位鞏固、家族傳續,所以各種學說紛紜而出。除儒家的王道因應新時代、繼續流傳以外,法家的霸道、縱橫家的詐術等等一併粉墨登場,甚至流傳演變成為體系。這些負面文化通過歷史與現實,留傳至後代。

【忠於君主超越忠於社稷】

秦以後確立了君主集權、天下一統制度。但事實上,政權社稷內的權力中心不止一個,有時甚至有新皇帝與舊皇帝的區別。而且,任何時候都存在皇帝與國家的不同。

所以「忠」具體演化為多種形式。能夠無條件地聽從君主指令、圍繞君主利益,被現實政治以及部分輿論許為「忠」。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首先考慮忠於國家,卻可能被現任國君當作「不忠」。

【私人忠義,相互利益】

君臣之間的這一種「忠」,已經明顯包含了「助君為了私」的成分。其實這是一種「私人忠義」。

這種「私人忠義」一方面是道德的規範,另一方面也是相互支持的交換。如果臣下真的「忠」,那麼主上給予回報,賜予官職、爵位、俸祿。君和臣都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後代而相互利益、相互支持。

【演化幫派博弈】

因為私人忠義的存在,導致在朝堂上出現了幫派博弈。自漢代以後,包括君臣、王子在內的幫派博弈就化成歷史的綱要之一。首先太子和其他皇子都需要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從而鞏固或者取得皇位繼承權。而臣下也會分別支持不同的、自己認為最合適的王子,以此圖謀自己的前途。新皇帝即位後,也會對曾經並繼續支持自己的人予以必要的回報,賜予一定的祿位、官爵。

【演化君臣博弈】

皇帝自稱孤、寡,確實需要依賴臣下掌握朝廷、統治國家。但是在依賴運用官僚方面,皇帝也有難處。

假如能夠利用真正具有儒家王道精神的君子是最好的。因為這些人除了忠誠以外並無他意,所以利用過後沒有其他後果。但是儒家君子們不結幫,所以勢力不大,而且重視王道、原則性很強,如果君王想要附帶達到一些不正當的目地,有時也不方便。

如果利用勢力巨大的臣下,這些臣下往往有自己的一個幫派體系。而且他們會依賴皇帝而繼續擴張自己的幫派,逐漸就演變為權臣欺主。皇帝如果藉助聯姻,就容易發生外戚干政。皇帝如果依賴宦官,就容易演化為宦官專政。所以君臣之間形成權力博弈。有的皇帝大權旁落,在權臣覆蓋下作傀儡皇帝,甚至被權臣取而代之、或者被迫退位給新的傀儡。

有的皇帝通過努力,最終廢掉、殺掉權臣,從新佈置朝廷的權力結構。
國政機制,日益成熟

【歷代帝王的重要課題】

所以,在君臣依賴以及幫派博弈的過程中能不能建立穩定、平衡的權力結構,以便把臣下的權力控制在最適當的狀態,成為歷代帝王的重要課題。

【在君臣博弈中,皇族佔有天然優勢】

無論如何,皇帝在權力鬥爭中具有最終的優勢。畢竟臣下篡權名不正言不順,而只有皇帝統治才屬於天經地義。而且皇帝可以主導法律的制定,可以頒布詔令,政治權力的體制必須經過皇家首肯的程序才能決定。所以在君臣博弈當中,皇帝、皇族佔有天然的優勢。

皇帝、皇族對抗外戚干政、宦官專權、權臣謀權,主要的手段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人員調整,瓦解權臣幫派,鞏固自身的力量。二是體制調整,即修正原有政治制度,從而把權力越來越切實地集中到皇帝手中。由於體制調整的作用,導致從漢代到唐代之間,國家的各方面權力漸次上收。

【皇權上收利於王道實現】

客觀上,皇帝與外戚、宦官、權臣鬥爭的結果,會導致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因為大多數堅持王道的人不善於爭奪權力。所以皇帝日益把權力從權臣手中集中到自己手裡,國政權力就能夠有更大的機會被那些堅持王道的人所掌握,相對遠離那些以「忠」作為手段的人,所以客觀上有利於整個國家的治理,有利於王道實現、引領民生。

【隋唐時至於善成】

所以從王道實現、引領民生的角度來看中國發展到隋唐的國政體制,是基本善成的。皇帝通過家族繼承確定,是當時條件下的最佳選擇。而關鍵地,是皇家確立了良好的官僚選拔體系。尤其設立了宰相,是通過千挑萬選、實踐證明的人中之傑。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政事分屬六部,皆歸宰相領導。各項政策由宰相根據六部的情況進行綜合權衡,再經皇帝認可,然後由門下省下發公文執行。總之,完善的科舉選才制度,以及完善的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使唐代的國政體制臻於相對的完美、善成。

國政機括,轉為侷限

【對官僚體系的態度發生整體改變】

唐宋之際,皇家對於官僚體系的態度發生了整體改變。在唐代及以前,皇帝對於官僚體系的態度整體上以信任、授權為主。對於在信任、授權基礎上另外滋生幫派因而發生的權臣現象,只是在發生後努力剔除而已。但是宋代及以後,皇家對於官僚體系從整體上轉變為不信任,在授予權力的同時就預先佈置各種限制。在宋代及以後,對於官僚體系以及人性的不信任,已經成為國政體系的思想基礎之一。

官僚體系對於中華社會的治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皇帝到社會之間存在巨大的層級距離,所以直接作用於社會、作用於各種事務的都是各級官僚。中華歷代皇帝主要通過繼承而確定,其善惡是非不可一定、難以必美,所以官僚系統就是維護社會穩定、維持政事繼續運行的基本基礎。

官僚體系天然是上級決定下級。所以決定官僚體系最根本的是其最上層,即皇帝。如果皇帝的基本傾向是不信任官僚體系,官僚體系就會陷入虛弱,國政能力也會因此虛弱、甚至癱瘓。

【態度轉變,原因深遠】

宋代開始對官僚體系態度的整體轉變,具有深遠的原因。從夏代開始到唐末,歷史上臣弒其君、臣篡君權的現象,不斷出現。根據歷史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深謀遠慮、宅心仁慈的君王。他總結歷史上歷代動亂的原因,認定人心不可靠,決心直接從體制上完善設計,避免動亂。

宋太祖認定人心不可靠,最典型的是他在杯酒釋兵權的時候對功臣的談話。皇帝說:「我如果不是你們,不會到這樣。然而我作天子,竟然不如作節度使的快樂。我整個夜裡都沒有安穩地在枕上睡覺。」石守信等人跪地叩頭,說:「天命已經確定,誰還敢有異心?陛下為什麼說這個呀?」皇帝說:「人誰不愛圖富貴?哪一天有人用黃袍披到你的身上,即使你想要不那樣,那時能行嗎?」石守信等人表示說:「臣等愚笨,沒有想到這個,但願陛下可憐我們。」皇帝說:「人生,就像馬駒經過牆豁口一樣快。不如多積累金子細軟田土宅地用來留給子孫。藝人唱歌跳舞用以等到天壽,君臣之間沒有什麼地方猜疑忌諱,不也好嗎?」石守信表示說:「陛下想到這個,真好比讓死人復生,讓白骨長肉啊!」第二天,都稱重病,要求解除兵權。皇帝聽從他們,都因此解去官職回到家裡,賞賜很豐厚。

【宋代鉗制宰相】

限制官僚首先從限制宰相開始。

宋代軍權從宰相手中分出,形成文武兩個首腦。每天早晨上奏事務,軍事首腦與宰相先後陳述,各自所說的內容互不瞭解,所以經常造成兩人相互懷疑。這個局面是宋朝皇帝在設計行政體制時有意造成的。

另外,財政、戶口、支出由三司獨立負責,宰相不能分管。失去了對財政收支的把握,宰相在具體行政事務方面的意見是否可行,就很容易打折扣。而且,地方上的行政權、財政權、司法權、兵權一律收歸中央,許多機構直接負責於皇帝。所以宰相雖然名為最高輔相,但是扣除軍事、財政、戶口、支出、地方事務後,僅僅剩餘其他行政事務。而且其他事務方面,保留給宰相的許可權也很小,宰相客觀上演變成按照皇帝意志督促辦事的機構,真正的決策權集中於皇帝。

【明代鉗制所有官僚】

明太祖即皇帝位以後,尋隙殺掉當朝宰相,此後沒有任命宰相,所以明朝再沒有宰相的職位。明太祖直接管理六部,日理萬機,「中外奏章皆上徹御覽,每斷大事,決大疑,臣下唯面奏取旨。」

為解決皇帝精力有限的矛盾,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時正式稱為內閣大學士,負責幫助皇帝草擬文書、並作為顧問。內閣大學士僅僅是皇帝的私人顧問,既不是宰相,也不是法定的行政長官,與六部沒有直接領導關係。在明朝整個統治時期,大學士多半沒有實權,只有嚴嵩、張居正兩人因為太得君心而成為臨時的例外。

明朝盡量減少了行政對於社會資源的調度,連軍糧都經常是地方直供。這雖然減少了官僚腐敗的機會,但是也削弱了國政應對事變的能力。另外,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等特務組織,對官員、軍民進行無孔不入的內部偵查。文武官員一言與皇帝不合就可能被投入獄中、或者被廷杖,有時被剝衣廷杖。如果皇帝徵召而知識份子不出面做官,就可以按照「寰中大夫不為君用」的罪名,殺戮治罪。

明王朝對所有的官員都抱著不可信任的基本態度,試圖憑皇帝自身的努力,配合特務組織、臨時顧問、檢舉監察體系,使行政體系忠誠廉潔,使王朝穩固。結果這些措施沒能如願。

【清代佈置相互掣肘】

清朝嚴禁大臣交結朋黨,並且繼續加強集權。一切軍政事務都由皇帝「乾綱獨斷」。乾隆皇帝詔諭說:「此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無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有能榮辱人、能生死人者。」 皇帝親自批答內外大臣的奏折,並建立內閣,作為草擬機構。內閣雖然品級很高,但實權很少。

因為皇帝有旨意就當面告訴內閣大臣,內閣大臣出去寫好草稿再進去呈上,皇帝說行了,內閣大臣才退下。

清代還設立軍機處,所處理的事務遠遠超過軍事,遍及整個朝政。軍機處的信函分為「明發」與「廷寄」兩類。如果是廷寄,則按照軍事機密體制處理,由軍機大臣封緘並通過驛傳直接送到地方;地方對皇上的奏章也由軍機處直達皇帝。皇帝建立了與任何重要官員的直接信息傳遞系統,並據此掌握全部官員。

六部功能只剩下辦理手續、或者其他輔助工作。而且皇帝不斷跨越部門或者中央地方分野,把各種事務選擇性地交辦給地方官或者其他部的官員,一方面是為了展示對特定官員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識地使各個機關相互牽掣、制約。往往一個事務由幾個機關共管,防止權力專擅。這造成事權不一,責任不清,行政效率極為低下。

【許可捐納,引爆貪污】

明代中葉以後以及整個清代,都允許「捐納」,即通過捐錢取得做官的資格。這種現象全面敗壞了吏治,致使貪污完全不可控制,腐蝕了絕大部分官員的正氣,使人民遭到更嚴重的盤剝。

「捐納」現象表面上是中央財政不足、迫不得已之舉,實質是因為政事效率低下、導致開銷太大。皇帝治理國家,當然必須依賴官僚體系,但是又害怕官僚體系當中哪個人謀反,所以對官僚體系既利用、又削弱,設置相互牽制。因此官僚體系規模越來越大,能力卻不是越來越強。最終導致中央財政不足。但皇帝無法通過裁汰官員、增強官僚體系能力解決問題,才導致捐納。

至於皇家對軍人武將的懷疑、限制及其他處理,從更早就開始。
軍事機括,由成轉破

【漢唐之前,自然軍隊】

中華歷史上的軍隊,在漢唐及以前屬於自然形成。在天下大亂之際,振臂一呼、散盡財富、帶領軍隊,完成自己的理想,此後這支軍隊就屬於自己所有,這就是自然形成的軍隊。

【武人干政,屢現於漢唐】

自然形成的軍隊是完整的、有生命的力量。但是如果首腦思想不正,也可以危害很大。從漢末董卓、曹操開始,武人干政就不斷出現。在唐代出現的藩鎮割據,則是武人跋扈、與中央爭奪。

【削除武將】

王族、皇家因此經常削除武將。削除武將經常是因為單純的懷疑,沒有實際理由,有時十分殘忍。最早的例子目前可以追溯到晏子「二桃殺三士」。最著名的事件則是三個。第一是漢高祖劉邦誅殺韓信,蓋因楚漢戰爭已經結束、韓信已經無用,而且韓信的能力超出漢高祖子孫所能掌握。第二就是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第三是明太祖朱元璋炮轟慶功樓。其他削除武將的,在歷史上還很多。

削除武將對於王朝軍力有重大影響。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漢以後諸多王朝削除有能力的武將、只保留沒有威脅的武將,導致王朝軍力嚴重削弱。按照中華文化傳統的性格,中華不輕易對外用兵,軍隊多作本土守衛。 但是經過削除武將後,本土守衛也很難做好,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改變兵制】

自宋代開始,中國確立了兵將分離制度。因此兵不識將,將亦不識兵,相互之間沒有固定的關聯。能夠打仗的武將手中沒有兵丁,訓練士卒的武將雖然有兵丁卻無法調動,全部軍事的調度由朝廷統一安排進行。而且對軍事的調度權經常賦予朝廷任命的文官,而不賦予武官;在清代則屬於滿族官員。總之,兵制設計的根本目地不是增加軍隊的戰鬥力,而是防止軍隊可能被用來謀反。

所以宋代以後,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都不是政府軍,而是岳家軍、戚家軍、曾國藩湘軍等自行組織匯聚的軍隊。

中華國力走向衰敗
 

【宋代以後,國力逐步衰敗】

國力是諸多人力、武力的有序使用形成的整體效果。自宋代以後,隨著國政軍政體制的整體思想的轉向,導致國力逐步衰敗,直至清末。

元代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國家版圖。但是元代是依賴蒙古騎兵體制從而征戰亞歐,當時尚未受到中華文化正面因素的深入影響,也沒有受到中華文化負面因素的深入影響。由於中華文化強調「忠」的因素,宋是當時世界上抵抗最有效的國家。

清自身力量有限,利用借力使力的方法不斷擴充國家版圖、達到政治統治。國家版圖在康熙時達到最大,正是其實行相互制約、借力使力策略的成功。就中華整體的國力而言,清王朝蘊含著自我束縛的深刻因素。

【天下私有,無人可托】

反思中華國力走向衰敗的整體過程,可以簡單地一言以蔽之:自秦以來,諸多王朝以為天下國家屬於私有,因此逐步發現無人可以托付,難以選擇官吏,難以放心委託國政軍政;最終導致國政軍政力量衰敗。

歷史撞擊中華,眺望傳統進行批判
歷史撞擊中華

【直接反思,未得重視】

在明代末年,中華歷史上就出現了對自身歷史文化的反思。但是這些反思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上天訓教,依舊未醒】

清王朝以異族而入侵中原,隨後學習了中華文化,因之統治中華。
面對異族入侵的成功,中華在清朝初年繼續出現了對自身歷史文化的反省。但是也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

【西方侵略者接踵而入】

來自西方的侵略者接踵而入。西方以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侵略者的目地當然是掠奪,不是什麼好心。但是客觀上在推動中華反省。

中華漸次反省,政界表現仍多自私

【反省漸次深入】

中華民族漸次反省,漸次深入。從器物層面,到政事制度層面、國政根本制度層面,最終到文化層面。

【政界表現仍然多有自私】

但是雖然歷經多次反省,政治高層的表現依然多有自私。許多人一方面指責別人,另一方面做出了同樣的行為,為了自己或者上級的政權利益而計謀百變,不惜賣國。

眺望傳統進行批判

【遭到中國社會的猛烈批判】

政界、高層的自私,以及眼前傳統的不足,遭到了中國社會許多人的猛烈批判。

【依據原始文明精神進行批判】

那麼,五四運動的時候,甚至鴉片戰爭以來,中華人民是在使用什麼標準、依據,從而批判當時眼前的「傳統」?

說來讓人百感交集。自從明代末年以來,以及在鴉片戰爭以後,中華人民當中的先進份子,事實上在使用樸素心靈所信仰的、最原始的文明精神,來衡量現實,甚至衡量自秦漢以來變異了的中華傳統,以及批判所謂眼前的「傳統」。

這個最原始的文明精神就是愛民,以及天下為公。

【眺望中西方遙遠傳統,批判現實】

當時批判者所依據的原始文明精神,首先是借鑒了遙遠的西方當代,即由於嚴復翻譯的《法意》、各種信息來源從而知曉的西方民主。 其次是參考了遙遠的中華上古,即中華傳統文化原典自古所崇尚的「天下為公」。

【孫中山呼應了中華本來的精神】

在鴉片戰爭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在中華思想領域人們不自覺地把西方文化當成中華文化發展方向的主流。但是當時真正瞭解西方文化內容的,並不太多。孫中山在西方學習憲政理論以後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一時的社會思潮主流,但當時中華社會把三民主義以及西方憲政當做學術研究的並無若干人物。大部分人還是按照孫中山先生講什麼,就去做什麼。所以孫中山先生在中華當時影響比較大,三民主義在中華當時影響比較大,並不是西方憲政理論已經深入人心、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其實是由於西方憲政理論的抽象概念,以及孫中山的個人思想本身,一下子號召了中華人民內心深處的信仰:天下為公。所以才締造了孫中山先生的巨大影響力。

【真正的傳統一直沒有消失】

天下為公的信仰源自中華上古,在《史記》、《尚書》等中華文化元典當中生動呈現,所以一直沒有斷滅。
而且秦漢以來,中華的知識份子、士大夫以巨大的付出甚至犧牲,面對、引導、規範那些來源於社會不同階層的皇族,引領皇權儘可能接近王道。而在民間,士大夫階層比較忠實地在整個社會流傳了上古以來的中華王道傳統。佛道文化和神傳教誨也告訴歷朝歷代,必須愛惜人民。所以,秦漢以來的文化雖然包含了許多變異的成份,但是來源於上古和神授的傳統信仰從來沒有斷滅。

不能真正實踐,造成失敗回應
多有批判,缺少實踐,共產主義乘虛而入

百年遺憾:多有批判,缺少實踐】

但是從鴉片戰爭到共產黨建政百年時間的歷史,卻給中華留下了巨大的遺憾。中華人民從整體上似乎只能拿所信仰的「天下為公」來批判現實、批判別人,卻沒有在廣泛的領域、範圍、自身,予以實踐貫徹。

【整體社會陷入憤懣,共產主義乘虛而入】

政治和社會領域的諸多醜行,尤其是政治領域的醜行導致社會仁人志士陷入極端憤懣。共產主義乘虛而入,被一部分人接受遵行。

導致革命成為傳統,被共產主義所用

【面對批判醜行不斷,導致革命成為傳統】

而且批判歸批判,醜惡並未消失。由此形成了許多人的共同感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中華形成了必須繼續革命、必須繼續批判的現實。最終導致革命成為了傳統。

【共產主義乘機推行邪惡體系】

共產黨利用這種機會,在追求革命的口號下,引導中華人民批判別人、相互批判。從而將共產主義的邪惡羼雜進入中華的社會體系,推行、完成了剝奪所有人財產、控制所有人思想的共產主義體系。
中華民族失敗的回應

【歷史變局的深層真相】

其實中華民族從鴉片戰爭後開始至今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發展進程,有一個極端特別的深層真相。

那就是在中國人民眺望中西傳統批判現實,卻未能實踐、因而必然遭到失敗的時候,共產主義帶著它的一套理論進入中華,參與中華人民關於強國救國的反省。

這就是共產主義對中華的欺騙,但同時也是中華招來的。正邪同存於一定的宇宙中,生命自己的選擇決定自己的未來。共產主義將會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宇宙未來永遠的教訓。

【九評的結論:中華民族失敗的回應】

《九評》指出:「中華民族在一百多年來所面臨的挑戰中,從器物引進、制度改良到最後的極端激烈革命,付出了無數生命,喪失了絕大部分民族文明傳統,現在證明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回應。」

「在全民的仇恨、憤懣中,一個邪靈乘虛而入,最終控制了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仍然繼承古老文明的民族。」

根源還在自己身上

【一個巴掌拍不響】
中華俗語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在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能夠自救成功,那麼共產主義就沒有機會進入中華。

【民族命運變化的起點】

按照中華傳統經典《大學》的教誨,「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如果要發生歷史的大變化,關鍵在於首先自己發生變化,也就是首先要修身。而修身需要從「誠意正心」開始。

【重新檢點百年歷史】

如果重新檢點一下百餘年的歷史,當時能夠誠意正心的人士,有多少呢?沒有取得國家權力的時候還在為中華哀嘆、悲憤,一旦取得權力、有更好的機會可以代表中華的時候,共產主義就是在這種現實的基礎上,調動那些當時誠意而激進的人員當中的一部分,從而進入中華。卻不能誠意、無法正心,這樣的事實發生在多少人身上?傷了多少人的心?當時有多少人主張暴力、暗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