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篇文章討論陷於低谷的中美關係。一篇是美國前國防部助理部長,現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中國對美國的錯誤決策》,另一篇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的《盛世危言:中國周邊危機四伏》。兩篇文章從中美不同角度探討兩國關係惡化的原因和後果。
約瑟夫∙奈的文章說,從2009年底以來,中國改變了一年前同美國的密切關係,決定採取不合作態度。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不僅反對一年前談判的措施,溫家寶總理還決定派一名低階官員和歐巴馬會談,「這根本就是一種侮辱」;在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的副外長開會討論制裁伊朗時,中國卻只派一名參贊與會。
中國改變合作態度的原因何在?奈文分析可能有兩個,「首先,2012年是政權交接之年,隨著國內民族主義的升溫,沒有哪個中國領導人願意讓自己看起來比對手軟弱。」 其次是中國成功渡過全球衰退並取得高增長使中國「傲慢和過於自信」,以為世界權力格局變了,中國不應像從前那樣順從美國了。奈說,如果真的如此,「中國就嚴重失策了」。
他指出,第一,美國並沒有衰落,美國的核心競爭力排名第二,而中國則落後30多個名次;其次,中國持有巨額美元並非真正的實力來源,因為經濟關係是相互依賴的;再次,美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是中國無法抗衡的。最後他指出,中國現在的做法違背了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政治智慧。他引用一位資深亞洲政治家的話,「如果鄧小平掌權,他會將中國帶回2009年初同美國的合作關係。」
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的文章認為,歐巴馬上任之初「給足了中國面子」。他明確表示「中國崛起對美國並非威脅」、「美國不會遏制中國」。但今年初以來美國宣布對臺軍售,會見達賴喇嘛,並不斷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還加強支持谷歌公司的力度,「主動擺出將在兩國關係上打一場總體戰的架式」。薛文認為歐巴馬對中國「前恭後倨」的轉變可以從四方面尋找原因:
第一,美國將中國視為與之爭霸的「老二」;第二,媒體報導中國強勢挑戰美國得到印證;第三,民主黨選情告急,對中國強硬可減壓;最後是歐巴馬個人對中國的感受。在哥本哈根大會上,他僅蒞會兩天,但兩次會議中國總理均告缺席。「為了抓住最後的機會」,「歐巴馬硬是闖進了」中國同其他幾國領導人參加的會議,但最終未能說服中國。「美國總統硬闖入會場要求和中國總理會談,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薛文認為,中美關係近期惡化的導火索是北京最近處理雙邊關係時呈現的「飄」然之氣和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對美國總統的羞辱,雖然,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定位,以及美國國內政治也對這種「惡化」起了一定作用,但後兩種作用是間接的緩慢的,而前兩種原因卻「起著直接的催化劑的作用」。
上星期天,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特意用了相當於解釋人民幣匯率的時間長度來「澄清」有關中國在哥本哈根大會上的「傲慢」。他的潛台詞似乎在說,中國的傲慢其來有自,那是因為有人首先怠慢了中國。至於他為什麼兩次缺席後來與歐巴馬等多國領導人的會議,他沒有解釋,但直接的邏輯似乎是既然「你怠慢在先為何我不能傲慢在後呢?!
幾乎跟奈對後果的分析一樣,只是薛文是從美國方面入手的。薛文認為,如果美國把中國當作主要威脅的戰略定位一旦被採納為美國的政策,那麼「北京領導人或許會面臨來日大難卻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而中國則會面對一場與原來的美蘇冷戰「大異其趣」的新冷戰。因為今天中國的實力同當年蘇聯相差懸殊。中國如果早早把自己當作「老二」,將面對美國的全面遏制。
薛文認為,如果中國因為不能處理好中美關係而未能在本世紀頭20年的「戰略機遇期」中將中國的綜合國力再上幾個台階,那麼中國的領導人將被歷史評判為「不合格的戰略家」。他說,在中國近代史上「盛世之毀,誠轉瞬間之事」,並不少見。他在文中奉勸中國的當政者「在白宮尚未在棋盤上落子之際」,「須三思而行」。
薛理泰長期研究中國軍事戰略、臺灣、朝核、中美關係等問題,近年來經常同中國國內學術機構進行交流。薛理泰這篇長文首發在「領導者雜誌」今年二月號,約瑟夫∙奈的文章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