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食俗: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西元前676年)初 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 時菜陰生產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 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麵條、烙餅的食俗。
養生 莫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冬病夏治」在我國自古有之,有內服湯藥、食療、敷貼療法、熏蒸療法、推拿等數十種方法,其中「三伏天」敷貼療法是其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方法之一。它 是將一硬幣大小的藥餅置於特製的藥圈中,敷貼在人體脊背或腹部的特殊穴位上,讓藥滲透入腠理,隨經絡氣血運行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三伏天」的由來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群芳譜》中說:「暑期之此尚未極也。」因為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 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這天白晝 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氣溫卻一天 比一天持續升高,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叫數伏天。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後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例如:2010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時間是7月19日、中伏庚申日,末伏庚辰日。末伏第十天,以後就出伏了,隨著日照時間縮短,天氣也一天 比一天涼爽了。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農諺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伏天氣既要防暑, 又要防汛。我國用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週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西元前 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干支紀日與陰曆各月無一定對應規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 領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氣時才使用。
伏天的說法據說歷史相當久遠,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西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