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擁有兩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大約70%以美元資產存在,其中有七、八千億美元乾脆就是美國的國債。中國許多人歡欣鼓舞,認為這下可抓住美帝國主義的關鍵弱點了,美國人不聽話,咱們可以出售美債,他們便「吃不了兜著走了」。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中國人自古以來有這樣的看法。在債務這個問題上,債權人是強者,而債務人是弱者,對大部分平頭百姓來說,這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然而這個世界的問題很多時候並不像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尤其是涉及規模巨大的債務,再加上政治因素,債務套住了誰,往往就成了一個複雜的問題。
首先需要釐清的一個問題是,外匯存底不是資產盈餘,兩萬多億美元,中國政府已經用掉了。因為任何外匯進入中國,中國政府都必須髮行相應數量的人民幣購入,所以美債是「已使用」的資金而不是待用的「存款」。所以,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外匯只能以外國資產作為存在形式,拿回中國使用,就是虛發貨幣,等於惡意通脹。
因此,當中國軍方將領呼籲出售美債的時候,他並沒有考慮到一個基本問題,如果外匯存底不以美元資產存在,那用什麼資產存在?歐元?日圓?盧布?外國銀行內的黃金?
處理大規模資金,和處理小規模資金的手法和原則完全不同,大投資者對此最有感受。處理上萬億美元的資產,則與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資者也不敢想像。即使完全不理會政治的因素,這麼大的資金存在本身,就一定成為國際政治問題。
如果中國拋售美債,簡單來說,如果程度溫和的話,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存底大幅減少,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放慢,美中關係惡化;如果激烈的話,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嚴重受挫陷入衰退,貿易保護主義強烈抬頭,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止乃至倒退回上世紀上半葉,作為經貿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中國損失將最大。如果發生更為極端的情況,美國人可以停止償債,凍結支付,美國損失的是世界老大的信譽,中國損失的卻幾乎是一年的國內GDP,和未來對外貿易的機會。
中國八十年代之後的「崛起」,是在世界大佬「美國」的照顧下發生的。或許某些中國人有了崛起後已和美國平起平坐的感覺,但理性分析起來,這遠未構成真實發生的事實。
其實,這樣的問題早有人總結過了:「欠一萬元你是銀行的奴隸,欠一億元,銀行是你的奴隸。」如果欠了一萬億,誰是誰的奴隸,其實不難回答。對於美國人來說,美元貶值等於減少債務,當然是自利之道,對中國人來說,人民幣升值等於外匯存底損失,自然是自損之道。
但迫於形勢,少輸當贏,可能是中國當局最理性的選擇。持有龐大美國債務套住了誰?到此是不言自明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