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訊】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鯨豚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近年來擱淺死亡案例增多。從2003到2009年間,在珠江口擱淺死亡的中華白海豚數高達103頭。
據中新社日前報導, 僅在3月6號發生的今年第一宗擱淺案中,就有兩頭中華白海豚死亡。
珠江水質污染導致白海豚死亡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去年10月底發布一份《解讀珠江-珠三角工業水污染調查的報告》指出,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諸多工廠向珠江大量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正在毒害珠江三角洲,也嚴重威脅珠三角居民的飲水安全。珠江是中國的第三大河流,為大約4700萬人提供飲用水。 「綠色和平」 研究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大衛-桑提羅博士表示,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必須盡快加強對河流的保護。
旅居德國的環保活動人士王維洛指出,珠江水質環境的惡化是中華海豚和其他水生物生命面臨危機的最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質污染。因為白豚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一點。它不像有的魚,像鰱魚這樣的比較能夠適應污染的環境。珠江在最近的幾年裡污染得太厲害,還很臭。現在香港都抱怨廣東調給他們的水的水質相當差,都是污染。」
港珠澳大橋工程破壞白海豚生存環境
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加林表示,2010年9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在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全面施工,這對海豚救護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對此,王維洛先生表示:
「廣東到香港到澳門的這所大橋的建設,它的廣告上是一座大橋,後面的那些白豚在飛躍。他就沒想他的大橋的建設在施工期間或者是大橋建了以後,對白豚的這個生存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本身的工程建設就破壞了它的生存環境。當魚的生存環境都失去的話,這環境不會適合於人生存。」
中華白海豚可能會絕跡
中華白海豚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臺灣稱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牠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媽祖魚」,屬於鯨目海豚科,身長1至3公尺,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在中國河海交會及沼澤處,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口、漢江和珠江一帶,也可見到中華白海豚蹤跡。根據文獻記載,遠在唐朝時期,中國就有發現中華白海豚的歷史記錄。
不過,動物保育人士擔心,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將嚴重破壞中華白海豚日漸縮減的生存區域,甚至最終導致滅亡。
中新社也報導說,中華白豚的珍稀程度與熊貓相等。據現有的統計顯示,珠江口現存的中華白海豚大概有1200頭左右,但其雌雄各多少、每年出生比例多少,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統計。況且,育齡的中華白海豚每三年才生一胎,如果人為干擾因素不能得到遏制的話,中華白海豚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