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我的一位同學在鄉下的一個鐵廠當秘書,給我講了一個發誓的故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鐵廠要過中秋節,節前,員工集體放假回家,給留守廠裡的看門人買了五斤豬肉,讓其過節時食用。當時,做飯的師傅與看門人都在場。不久,五斤豬肉不翼而飛,看門的說是做飯的拿了,做飯的人不承認,兩人為此爭吵不休。看熱鬧的人不明白究竟是做飯的拿了肉,還是看門的冤枉人,一頭霧水。為了證明各自的清白,正當午時,兩個人在廠區的中心院子裡燒香發毒誓:看門的人發誓說,如果是自己冤枉了人,讓自己死在八月十五;做飯的人發誓說,如果是自己拿了肉,讓自己死在八月十五。看熱鬧的人都覺得很可笑,沒有當回事,一笑而過,也就散了。中秋節那天,做飯的師傅真的死了,讓人回想起這個故事來,不同的人又有了不同的猜想。
對發誓不相信有結果的人,認為是巧合;對發誓相信有結果的人,認為是報應。
這樣的故事,在所謂「迷信」的昔日農村,發生得屢見不鮮,結果也是應驗的多,巧合的少。
中國的古代小說經典中,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與羅成發誓的故事,就很耐人尋味。秦瓊與羅成是表兄弟,秦瓊的鐧神出鬼沒,羅成的槍天下無雙。兩人發誓把自己的絕活教給對方。羅成發誓:教不完羅家槍,被亂箭射死;秦瓊發誓:授不盡秦家鐧,吐血而亡。羅成教秦瓊的時候,留了一手回馬槍;秦瓊教羅成的時候,留了一手殺手鐧。以後,在一次戰役中,羅成被亂箭射死,在《薛仁貴征東》中,病重中的秦瓊爭奪帥印領兵出征,在舉石獅的比賽中吐血後不久而亡。應驗了各自的誓言。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發誓,給人留下了「義」的佳話的同時,三兄弟的先後去世,應該也讓人對發誓的事留下深深的思考。
過去的中國人,結婚要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拜天地的目的是把天地作為自己的證婚人,發誓對對方的終身負責,讓天地神明作證,監督自己的行為,如有違背,將受到神明的懲罰。
現在的中國人結婚,只保留了結婚拜父母、夫妻對拜的形式,把拜天地當作迷信的東西拋棄了,只能從演古裝戲的結婚中看到古代結婚的形式中有拜天地一說。其中的真實含義,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已經不知道了。就是知道,也很少去發誓了,把發誓當作可笑的迷信,也不把發誓的後果當回事。就是偶然間發點誓,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從不把發誓的事當回事。至於以後發生什麼事,也從不與自己的發誓聯繫起來去考慮。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3038&sid=e5d957f90ee95313d84ae179ac3deaf1
来源:看中國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