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究竟有哪些淵源?在聶榮臻元帥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到,1958年,中蘇曾有過核武器方面的合作,但是披露的細節不多。蘇聯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到底做過什麼?
蘇聯向中國大規模傳授核武器技術
根據赫魯曉夫的兒子賽季特·赫魯曉夫的回憶:「1957年我父親就考慮,要慎重地將蘇聯的核武器技術秘密傳給中國。在1957年的時候,蘇聯和中國的關係親如兄弟,絕對能夠相互信任。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才願意把原子彈的技術傳給中國,而且蘇聯向中國傳授核武器技術是大規模的。但是到了1959年,蘇聯突然停止向中國傳授核武器技術,兩國的緊張關係來得太突然。」
蘇聯向中國傳授核武器技術,後來得到了證實。1964年10月,赫魯曉夫與日本的政治家籐山愛一郎有過一次會見,米高楊也參加了這次會見。會見的談話內容被美國駐東京大使館收藏,2002年得以公諸於世。在會見中,赫魯曉夫說:「中國已經具備了生產原子彈的能力,因為蘇聯已經向中國提供了關鍵的幫助,中國派了很多專家到我們的設施裡,另外,他們的核燃料應該也不成問題。」米高楊接著說:「蘇聯幫助中國建立了原子彈的研發設施,包括一些生產原子彈的工廠和其它方面的設施。」
根據蘇聯大使館的記錄,1958年,111位蘇聯核能專家來到中國,蘇聯當時最著名的科學家:阿里克哈洛夫、維諾格拉多夫、布洛克欽契夫和弗拉迪米爾契夫,都曾幫助中國研發原子彈。
第一個核反應爐完全來自蘇聯
最近,曾參與中國原子彈研發的一些蘇聯專家的回憶文章開始與世人見面,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逐漸顯露。
這些文章的作者回憶,當時他們被派往中國,人數不少,主要負責指導中國開發原子彈,他們的一切活動都是蘇共中央委員會批准的;核武器技術的傳授是全面的,並且是按照時間表一步一步展開的;蘇聯除了在技術上對中國進行指導外,還在核工業的基礎設施方面向中國提供物質援助;當時,蘇聯計畫幫助中國製造出蘇聯1951年水平的原子彈;雖然蘇聯並沒有向中國直接提供原子彈,但蘇聯提供的關鍵技術,使中國距離成功研發原子彈只有一步之遙。
蘇聯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的最高級助理歐羅比耶夫,從1957年到1959年一直在中國。歐羅比耶夫回憶說:「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決定向中國傳授原子彈技術後,很快在北京建立起一個原子彈研發中心,相當多的蘇聯專家都到過那個中心,在很多方面對中國人進行指導,包括核裂變、同位素分離、核反應、核物理、核化學、地質勘探、鈾的分離等。薩帝基是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的總工程師,1956年至1960年,他曾在中國擔任顧問,負責指導中國的核反應爐、同位素分離以及中國科研人員的培訓。薩帝基說:‘北京這個中心成立之後,中國開始把在國外留學的人員召回來,主要是在蘇聯的留學生。當時留蘇學生中學核物理的人數最多。’」
1957年歐羅比耶夫被派往中國的原子彈研發中心時,中心裏一共有60多位研究人員,到了1959年,研究人員已達6000多人。歐羅比耶夫在這裡指導中國人進行核子融合和濃縮鈾。在此基礎上,中國才有可能進行第一代核反應試驗。隨著核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第一個核反應爐正式運作。這個核反應爐完全來自蘇聯。歐羅比耶夫說:「蘇聯的同位素鋰分離技術基本上被中國分享了。這套相關設備重達250多噸,全部運到中國,其它的設備如真空設備、分離泵和高壓供電設備等,也同時運到中國。」
歐羅比耶夫承認,來自居裡實驗室的中國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對中國原子彈的開發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他也提到,當時錢三強和他有過多次技術交流和討論。「錢三強擬訂計畫之後,就會來找我討論。中國的第一次核反應試驗也是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蘇聯專家還對試驗進行了微調。此外,中國相關核設施的建設,也是在蘇聯專家直接而詳細的指導下完成的。」
裝著原子彈的車皮「人間蒸發」
中蘇兩國發生矛盾的徵兆可能出現在1958年,當時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第一副部長埃夫雷莫夫率團訪華時就有所感覺。根據協議,蘇聯每年都要派一個代表團前往中國進行講學和指導。埃夫雷莫夫此行也是為慶祝北京原子彈研發中心的成立,他同時還去拜見了毛澤東,並就臺灣問題轉達了蘇聯領導人的意見。
據當年代表團的成員回憶,埃夫雷莫夫回到酒店時,臉色相當難看。據說,毛澤東不把埃夫雷莫夫稱為「同志」,而是把他稱為「外國人」。在長達半小時的會見中,埃夫雷莫夫覺得自己充當了一個不討好的角色。後來埃夫雷莫夫才聽說,毛澤東與赫魯曉夫發生了爭執。
1958年6月,一批蘇聯核物理學家來到北京。此時,蘇聯已進行了62次核試驗。這些蘇聯專家向中國提供了更詳細的、更新的信息。
這些專家在北京頂著酷暑作了一場又一場演講。來聽課的人很多,有些蘇聯科學家很緊張:來了這麼多人,蘇聯的核機密很容易泄露吧?這種疑慮很快被帶隊的領導打消,一位領導說,大家都是黨員,都是同志,不會有問題。
蘇聯的專家們回答了中國技術人員提出的許多問題,包括如何構建核設施基地,以及原子彈的開發問題。專家們還參觀了中國的不少核設施、大氣壓設施和原子彈組裝車間等。代表團帶回的信息是:中國方面希望繼續擴大兩國在這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蘇聯專家的這次北京之行,原先已經得到了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的批准,但他們回到蘇聯後卻被告知,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並沒有批准這次北京之行。
這個代表團回國不久,得知蘇聯已經準備了兩節車皮運往中國,一節車皮中裝的是模擬原子彈,另一節車皮中裝的是測試控制器、設備和原子彈支撐的鐵架。這兩節車皮一直有重兵把守,卻一直不見動靜。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丘爾金向上面請示:那些運往中國的原子彈為什麼還不起程?領導聽後很生氣:什麼原子彈送往中國?絕對不要想,立刻取消!後來,這兩節車皮就消失了。
此後,中國的科學家仍然到蘇聯的原子彈試驗場參觀。1959年1月27日,赫魯曉夫在蘇共中央第21屆委員會上向與會代表吹風:中國和蘇聯出現了矛盾。
来源:百年潮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