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戶籍制度產生於計畫經濟時代,受到人口流動大增的衝擊。
中國的人大和政協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全國13家報紙3月1日發表共同社論,呼籲兩會代表敦促有關部委加速制訂戶籍制改革時間表。
社論開篇就指這種計畫經濟時代的「弊政」困擾民眾數十年,「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的程度。
包括《雲南信息報》、《南方都市報》和河南《大河報》在內的13家報紙覆蓋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社論發表後國內外報章和網路媒體廣為轉載、報導,也為近日中國官方和民間圍繞戶籍制度改革的討論增添了新的助燃劑。
造聲勢
據新華社旗下的環球網報導,1月27日,《經濟觀察報》及其網站聯合了新浪網、鳳凰網,就取消戶籍制度倡議書議題,在網上開展投票、留言、徵文等活動。然後,以這些網站為網路支持的報紙在3月1日發表了共同社論。
環球網說,媒體如此「抱團」的方式固然不同於此前就戶籍制這個民生話題的單打獨鬥,前所未聞且能吸引不少眼球,但實際收效則「拭目以待」。
BBC中國事務編輯陳時榮指出,這次聯合社論呼籲逐步廢除戶籍制度,除了選題重要,方式罕見,社論本身的內容和行文措辭也很不尋常,令人聯想到美國的《獨立宣言》和廢除奴隸制的《解放黑奴宣言》。
社論稱中國現行戶籍政策造成城市居民與農民、城市居民之間地位的不平等,制約了中國公民的自由遷徙,明顯違背了《憲法》。
社論開篇即言明:「中國患戶籍制度之苦久矣!我們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擁有自由遷徙之權利!然此誕生於計畫經濟時代、不合時宜地存在數十年之久之弊政至今仍時時困擾著我廣大民眾,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非革新不足以與時俱進之境地。」
社論還聲明:「我們希望,我億萬國民,地無分南北,人不分城鄉,都擁有同樣的就業、醫療、養老、受教育、自由遷徙的權利。我們希望,一向為患數十年的弊政,能終止我們這一代人,讓下一代人真正享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憲法賦予的神聖權利!」
「弊政」
戶籍制改革並非今日熱點話題。改革開放30年,中國人口流動性激增,早有學者和官員指出戶籍制的僵化和危害。
但是,這個在中國媒體時起時伏的話題最近急劇升溫。今年1月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提出「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一時引起熱議。
今年1月27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與網民在線交流時,回答有關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時回答說,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已經是農民,他們應該享有同城市人一樣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條件。
不少中國專家學者指出,戶籍制延緩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國經濟網發表文章說,居民身份證取代戶口登記制度是戶籍改革必然。
但是,批評者則針鋒相對地說,中國現行的二元制戶籍制50多年來證明仍然是科學有效的,而戶籍制改革應該針對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動城鄉二元制大框架,也不能打斷農業戶口與土地的聯繫。
有網友指出,取消二元制戶籍制度將給土地管理造成極大混亂。而提倡取消戶籍制的背後動機之一,是有人在「打農民土地的主意」。
如果取消了城市和農村之分,中國現有的保障農民權益的法規和對農民傾斜的優惠政策就面臨失去對象的可能性。
13家報社的共同社論呼籲「兩會」代表善用手中的權力,加快戶籍改革進度,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記制度取代現行戶籍制,直到最終把它徹底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