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愛與中庸理念

作者:孑伊 發表:2010-01-25 23: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儒家的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黃帝紀元2146年,前551年)夏歷八月廿七(現行陽曆9月28日),出生於魯國。孔子的先世可追溯至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從此孔氏在鄒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仁愛為本

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大抵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騖遠,從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當子貢問仁時,孔子用比喻的手法來告訴他"以友輔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是孔門弟子中的模範生,孔子曾稱讚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禮"來進一步約束自己就可以了!《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冉雍品德優良,又有政治才幹,曾任季氏宰。當他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回答比較偏向政治層面。孔子告訴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寬愛,如此一來,大眾對你都沒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中庸與教育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

孔子教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見於《論語*述而篇》)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結語

儒家思想延續至今,他的中庸理念影響了華夏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