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正處於候鳥遷徙必經之路上,成千上萬隻百餘種候鳥棲息在位於大橋南側的濕地上。這個方圓面積43.5平方公里的濕地號稱將成為世界級的候鳥棲息地。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的副主任侯韻秋認為:「相信飛鳥的死因與大橋有關」。侯韻秋正對國內所建跨海大橋對候鳥遷徙的影響開展研究,她希望研究結果能使有關部門在跨海大橋設計建設時,不要破壞候鳥生態。
「大橋在竣工前,我們在橋面上發現了大量鳥的屍體。」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何文宏說。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通車,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縣,南至浙江寧波慈溪市,全長36公里,橫跨整個杭州灣。這座大大縮短寧波至上海距離的大橋,目前日車流量超過兩萬。
浙江野鳥會的一名成員佐證了何文宏的說法:「2008年4月25日,我與一群朋友一起偷偷地騎車上了杭州灣大橋,一直騎到了大橋中央約18公里處,一路上發現很多遷徙的候鳥的屍體。那時大橋還沒有開放,基本上沒有車子來往,可以排除鳥被汽車撞死的可能。」
大橋通車後,經常奔波在杭州和寧波兩地的商人李先生見過橋面上的死鳥:「有時我開車去上海辦事,經過杭州灣大橋時,偶然發現乾淨的橋面上,有好幾個看起來不像垃圾的黑點,放慢車速開到近前,發現是一群被軋得血肉模糊的死鳥,估計有十來只。返回時候又看到這種景象,大橋上有這麼多死鳥,太奇怪了!」
在杭州市一家媒體工作的葉女士,曾跟隨浙江野鳥會成員進行了實地觀察。他們以規定的最慢時速60公里行駛,在距大橋起始點兩公里處,他們在硬路肩上發現一隻完整的死鳥,幾分鐘後又發現另一隻……一趟來回,在海鹽往慈溪方向發現5只死鳥,慈溪往海鹽方向發現3只,另外還有幾攤血肉模糊的死鳥。
一名大橋養護中心工作人員在受訪時確認大橋上頻繁出現死鳥,尤其是夜間出現死鳥的概率更高。
這種情況引起了浙江省一些鳥類保護人士的關注,併進行了觀測。據他們觀測,若遇到大霧或大雨等惡劣天氣,死鳥會更多一些,死的主要是信鴿和水鳥,大雁和野鴨等飛得高的鳥,似乎沒發現過。
1月中旬,大橋的養護中心負責人謝明浩告訴記者,大橋剛開通時死鳥較多,一般是晚上發生。
死鳥在大橋上出現較多的是在春秋兩季,而此時,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
杭州灣濕地是候鳥遷徙的一個停歇地。這是位於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側的大片開闊的濕地,系中國八大咸水濕地之一,面積43.5平方公里。這裡有廣闊的灘塗,也包括大片的蘆葦蕩與荒草地,有候鳥喜好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每年,它們都會往返於澳大利亞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之間,遷徙距離長達1.5萬公里。如此漫長的旅途,中間它們只停歇兩三次,杭州灣濕地就是其中一個停歇地。
每年的四五月份,它們如期從南方來,在這裡停歇20天左右後繼續北行。秋天到了,它們又往南飛,在九十月份再次到這片濕地歇腳覓食。
在這些候鳥中,既包括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遠的鴴鷸鳥類,也有斑嘴鵜鶘、黑臉琶鷺等珍稀瀕危鳥類。目前,濕地內的鳥類有102種,有8種珍稀鳥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中朱鹮則是國家一級瀕危鳥類。
「如果沒有杭州灣濕地這樣的中轉站,它們就飛不到目的地。」澳大利亞著名鳥類生態學專家、鴴鷸鳥類研究組副主席菲力史卓先生在考察後這樣說。
「這裡的百姓以農漁業為主,在灘塗上養魚養蝦,生態環境較好,而且蘆葦、雜草叢生,非常適合候鳥棲息、繁衍,像白鷺一年四季都看得到。」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何文宏說。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尚未竣工時,杭州灣濕地辦對外宣布,要將杭州灣濕地建設成為世界級的候鳥棲息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觀鳥濕地,附近一些休閑農莊已把濕地觀鳥作為吸引遊客的項目。在一個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上,一座高矗的觀光塔已經封頂。
杭州灣濕地項目引起了世界銀行與全球環境基金會(GEF)的高度關注,世界銀行為該項目提供了500萬美元的贈款,以支持自然濕地保護區及處理污水的工程濕地的建設。GEF希望,最近幾年內,濕地內的鳥類數量和種類能逐年增加,遞增幅度不少於10%。
但是橫跨在候鳥南北遷徙必經通道之間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不是候鳥的死亡之網呢?
杭州市跨海大橋上死鳥頻繁出現,使人聯想起位於北大西洋馬尾藻海的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那麼,杭州灣大橋會不會也是飛鳥的「百慕大」?
来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