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國(烏孜別克撤馬爾罕)一再挑釁,非常憤怒,決定親自出征。這是他發動的第一次西征,帶有很大的風險,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進奏:望大汗考慮一下,一旦大汗「大樹般的身體突然傾倒」,您的百姓交給誰掌管?這便是第一道遺囑最初的源頭。
成吉思汗有39名后妃,地位最尊貴的是他的結髮妻子--大皇后孛兒臺旭真。孛兒臺旭真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拙赤、次子察合臺、三兒子窩闊臺和幼子拖雷,他們都在蒙古帝國中擔任要職。
儘管蒙古汗國沒有立嫡長子為太子的傳統,但四兄弟當中,拙赤畢竟年長並功績卓著,所以,成吉思汗首先詢問他的意見。然而,拙赤還未回答,察合臺搶先大聲嚷嚷起來:「父汗讓拙赤說話,莫不是要傳位給他?我們怎能讓這蔑兒乞惕野種管治?」
原來,拙赤的出身一直很有爭議。當年,鐵木真(成吉思汗的本名)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孛兒臺旭真被蔑兒乞惕人俘虜,並被收娶為別人的妻子。數月後,鐵木真消滅了蔑兒乞惕部,孛兒臺旭真得以返回成吉思汗身邊。而拙赤本人,就是孛兒臺旭真在返回的歸途中所生。因為時間的淒巧,正好是九個月的時間,拙赤究竟是孛兒臺旭真在被俘前所懷還是被俘後懷上的,一直眾說紛紜。儘管成吉思汗對待拙赤和對待其它三個兒子沒有任何差別,但無論拙赤本人,還是另外三個兒子,都免不了有自己的想法。
拙赤也是個血性的蒙古漢子,怎受得了察合臺這樣當眾的侮辱,他激動地揪住察合臺的衣領要和他比試本領。
成吉思汗對察合臺說:「怎麼可以這樣說拙赤呢?拙赤不是朕的長子嗎?以後不許說這樣的話!」
察合臺聽父汗說話了,不再揪扯,轉而笑著說道,願和拙赤一起為父汗效力。他雖是這麼說,但還是暗中下套,不願意拙赤成為新汗王,於是提議,讓窩闊臺在父汗的身邊,接受繼位者的教育。
這種情況下,即便拙赤不服氣,又怎能再為自己說什麼話呢,只好回答,願意一起效力,共同推舉窩闊臺。
成吉思汗於是鄭重地降旨,把繼承人擬定為窩闊臺。
成吉思汗在立下這些遺囑後,就開始了第一次西征。在其強大的攻勢下,花刺子模被征服。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終於在征伐的途中病倒。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據此,他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派人將駐兵於附近的兒子窩闊臺與拖雷召到身邊,鄭重地立下遺囑:
「吾死後,汝等應奉窩闊臺為主,不得違我遺命。察合臺不在側,應使其勿生亂心。」
此時,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中,拙赤已去世,所以,窩闊臺的繼位似乎是毫無懸念的。
但是,按照遊牧民族「幼子守產」的習慣法,在成吉思汗逝世後,小兒子拖雷實際上繼承了成吉思汗本人所統領的諸部及大部分軍隊。這便意味著,雖然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窩闊臺將成為整個帝國的汗王,但其本人實力卻遠低於弟弟拖雷。
成吉思汗一生發動的最後戰爭,就是對西夏的戰爭。
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拖著病體率大軍出征,在途經阿兒不合地區的時候,馬受驚將成吉思汗摔了下去,摔得很重。他的兒子及部屬們建議回師,等成吉思汗身體好了,再去征討。但成吉思汗不同意,決定先派使者去,看他們有何話說。這其實是西夏免除兵禍的一個好機會。
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使者責備西夏國王不僅不履行諾言發兵,而且惡言挖苦,如今蒙古大軍要和他們算賬。
西夏國王聽了有所畏懼,說:「我沒有說過挖苦的話。」
但他的掌權大臣阿沙•敢不又冒了出來,挑釁地說:「我是說了挖苦的話,你們又能怎麼樣?若想與我廝殺,就到賀蘭山來戰。要想得到金銀緞匹,就到我們西涼來取!」說完,就把使者打發回去。
成吉思汗聽了使者的匯報,覺得受了侮辱,馬上抱病率軍進發,直攻西夏,勢如破竹,將駐紮在阿拉善的阿沙•敢不擊敗,使其淪為奴隸。
大軍繼續進發,當年11月,蒙古大軍已奪取靈州,進圍西夏首都興慶府,西夏末帝糧盡援絕被迫遣使乞降。而在這個時候,成吉思汗的病情也加重了,天氣炎熱,他不得不到六盤山避暑。
眼見著自己將一病不起,這都是不忠的西夏人導致的。成吉思汗憤恨不已,他決心要把出爾反爾的西夏人消滅乾淨,殺死!而他本人卻不能親手做到了。所以,他留下了第二道遺囑:一方面令部屬隱瞞自己的死訊,使西夏人不再改變投降的主意,使其國王親自來到蒙古大軍的營帳,另一方面,他又密令,要將唐兀人,自父母及其子孫,全部斬盡殺絕,作為他遺體前的祭品。
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終年66歲。成吉思汗的部下嚴格執行他的遺囑,秘不發喪,等西夏最後一個皇帝來到大汗帳篷外行禮時,以為成吉思汗只是生了病不能見他。三天後,西夏末帝被殺。蒙古大軍進入興慶府(即今寧夏銀川)後,大肆屠殺。
在成吉思汗的第二道遺囑下,西夏被滅,再未復甦。
《元史》卷一中記載了成吉思汗的第三道遺囑:
成吉思汗臨崩謂左右日:「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言訖而崩,壽六十六,葬起輦谷。
成吉思汗臨終前仍唸唸不忘自己的恢弘事業。他令人驚奇地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竟如此清晰地說出一個關係著蒙古、金、南宋三個大國的生死存亡的作戰方略。這一道最後遺囑是非常完備的,其主要策略是避實擊虛、以逸待勞、聯宋滅金。而隱含的策略還有假道滅虢。即先借宋朝的道路滅掉金國,然後返回頭來再滅宋。不僅如此,成吉思汗還非常具體地指出了出兵的路線,並按照南宋與金國的關係,指出方案可以實施的現實依據。
成吉思汗的祖先曾被金人所殺,所以與金國有不共戴天的世仇。西夏被滅後,金國感受到強大的壓力,於是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在金國使節面前使了一個障眼法,對群臣說,他蒙古大軍將不再殺掠。以此來麻痺金國。而事實上,成吉思汗將金國所獻的珠寶分贈於將領的同時,又對將領們說:「他們殺死了我們的祖先,應該把他們的男子做我們的僕役,把他們的女子做我們的侍女。」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已下決心滅掉金國。深思熟慮之後。成吉思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已經成熟的計畫告訴了他的兒子及親信。這便是成吉思汗第三道遺囑的主要前因。
窩闊臺繼位後,蒙古大軍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志,發動了對金國空前強大的攻勢。整個戰略部署也完全按照成吉思汗的遺囑進行,最後滅亡了金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