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河南省漳河邊上,有曹操的72個疑塚。據說是曹操怕自己死後遭人 掘墓,因此生前就建立了72個墳墓,個個相似,用以迷惑世人,藉以保存自己的屍體。更有傳說指出曹操出殯的當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同時打開,72具棺木分別 從東南西北同時抬出,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墓室內,因此沒有人知道哪座為真,哪座為假。
此外,曹操生前提倡「薄葬」,不但遺囑吩咐不要立墳頭,甚至連記號標注都不用,僅指示「西門豹祠西邊高原上的貧瘠之地建造」,更是增加尋找其真實墓穴的難度。
這 座墓佔地740平方公尺,大約220坪,位在安陽縣安豐穴鄉西高穴村。墓有墓道、前後墓室和四個側室。墓曾經被盜,不過還有不少陪葬的明器可以證明墓主是 曹操。另外,考古學家在墓中,還發現一名男性遺體,年齡初步研判為60多歲,與曹操年終66歲吻合;另兩具屍體為20多歲和40多歲的女性。
出土的59面石碑記載了陪葬的物品,有曹操常用格虎大戟和格虎大刀以及玉器、瑪瑙、金、銀、銅、鐵、漆器和陶器等陪葬品兩百五250多件。另外根據墓的形制以及出土的文獻來驗證,這座墓的確是東漢晚期的帝王之墓,也就是文獻記載的高陵。
考古學家表示,他們在墓中發掘到的「魏武王」銘文就已經足夠證明墓主人身份,因為這和曹操死時的身份相符合;曹操是在兒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後,才被追封為魏武帝的。
另 外,還有一塊在1998年被穴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時挖出的一塊魯潛墓誌,志文提到了魯潛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與距離:「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 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這裡所說的魏武帝陵應該就是高陵(西陵),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 古代「決」通「穴」,這說明曹操的墓地應該在西高穴村附近。考古人員就按圖索驥去尋找,沒想到還真的找到藏匿千年之久的曹操陵墓。
安陽位於 河南省最北部,太行山東麓,處於新鄉和邯鄲之間,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上古三皇五帝時代,顓頊、帝嚳兩位帝王都在安陽境內建都。殷商時期時期為商都殷墟, 商朝以此為都歷273年。漢末以後,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王朝的都城。以殷墟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