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8日晚,北京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奧運會倒計時一週年"紀念儀式。儀式中有文藝演出,其中有鋼琴家郎郎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
在激越的"保衛黃河"樂曲聲中,旋律轉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東方紅"曲調,電視鏡頭逐漸推向天安門城樓正中的毛澤東像,最後定格。當軸者在這裡把自己的意念巧妙地強加於全世界。
使人驚訝的是,畫面上打出樂曲改編者的姓名,居然是儲望華--儲安平先生的兒子。
這首鋼琴協奏曲推出的時間是1968年年中,正值"文革"中"清理階級隊伍"甚囂塵上的時候。那一年,距離儲安平先生赴難剛好是兩週年。儲安平先生 1957年領了頂"資產階級右派份子"的大帽子,運交華蓋。最終,以自身的毀滅,實證了他二十年前提出的"多、少、有、無"論。儲安平先生屍骨無存。
這首協奏曲1968年推出時就嵌入了《東方紅》,這好理解,那個年月不這樣還不行。估計那時沒儲望華先生什麼事,"江青同志"親自抓的"樣板"當然不會有儲望華先生。後來他以"著名華人音樂家"的名義重新改編,進入再創作,於是就有了"奧運會倒計時一週年"儀式上演奏的版本,當然,"......他是人民大救星" 的旋律是保留的。
一九八二年六月的一天,儲望華正要離開北京到澳大利亞留學,待向送行的朋友告別,坐進汽車前往機場時,忽見他原來所在單位中央音樂學院辦公室主任匆匆跑來,手中拿著一份文件向他宣布"剛剛接到中央統戰部來函,對你父親儲安平,正式做出‘死亡結論',特通知其子女。"儲望華事後,在《父親,你在哪裡?》一文中沉痛地寫道:"在父親失蹤十六年之後,在全國範圍上上下下幾度調查無結果之後,而在我即將離別多災多難故土的瞬間,竟以獲得父親的‘死訊'來為我離國壯行送別,心中猛然泛起一種莫可言狀的感慨與傷痛......"
現在,二十多年又過去了,在儲望華先生那裡,感慨估計沒有了,傷痛大概也被撫平了吧?
附註:儲安平的"多、少、有、無論"
-- "老實說,我們現在爭取自由,在國民黨統治下,這個‘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問題,假如共產黨執政了,這個‘自由'就變成了一個‘有'‘無'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