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是全球公認的把"視覺快感"鍛造得最完美的電影機構,偶爾迎合一下中共的胃口,無非就是為了票房能在中國也一起有快感起來,因為中國審片機構那把剪刀常常是和好萊塢大片對著干的。《2012》沒有被大陸"破身",說明好萊塢終於找到了中國市場的致富捷徑。不過,《2012》本質上還是虛構的災難片,娛樂是第一要素。《臺灣大劫難》卻是完全寫實,資料來源據說都是中共高層的會議和領導人的講話,警醒作用巨大。
我知道臺灣人看這本書的心情是沈重的,但現實就是這般殘酷,大陸的老百姓就是這樣被殘酷過來的。在歌舞昇平的背後是刀光劍影,在耳鬢廝磨的底下,是暗槍冷劍。你或許不能接受這本書給你投下的震撼,但歷史的傷痕猶在,只是有的人故意忘記罷了。
小馬哥上臺後,我和很多人一樣,對國民黨和中共之間的交往捏著一把汗,因為國民黨太面、太君子,擔心它又被中共欺負。因為經歷了60年,別看表面上笑容可掬,其實中共的脾氣一點都沒有改。無論是毛澤東的"思想"、鄧小平的"理論"、江澤民的"代表",還是胡錦濤的 "科學",歸其一點就是一個"騙"字。
離開了騙,中共一天也混不下去。前幾天,溫家寶總理又在寄語大陸有"花瓶"之稱的國務院參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這本是毛澤東戲弄文化人的老唱本,不知道多少人被這些話害得家破人亡。我認為,只要拿掉兩個無,再把第三個"無"搬到後面來替換那個 "足"就最貼切了,全句可變成:知不言,言不盡,言者罪,聞者無戒。凡事倒著看,往往離中國的現實和中共的內心世界比較接近,這幾乎是真理。
中國老百姓的這點生存法則,都是一滴血一把淚積攢起來的:打土豪分田地,最後農民連自留地都保不住了。響應黨的號召給黨提意見,結果右派的帽子20多年才勉強摘掉。知識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結果變成變相勞改,年老體衰返城後變成了社會的累贅。中共堅稱決不秋後算賬,但經常不到秋後,黃梅天就已經開始算賬了。中共這六十年騙了整整三代人。
按理國民黨上當受騙的例子也很慘痛。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上共產黨的當是1924年,當時蘇聯和中共要和國民黨搞聯合,孫中山心一軟同意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25個人裡面中共就佔了11個。但明確了三個原則:堅持中國國民革命,反對世界共產革命。堅持走共和建國的道路,反對階級專制。堅持走三民主義的道路,反對走共產的道路。中共滿口答應,但孫中山自己是君子,以為蘇俄和中共也是,結果中共把國民黨那鍋粥搞得一團糟。第二次輪到蔣介石上當了,那是因為抗日,國民政府把已經氣息奄奄的中共歸於抗日大軍的麾下,哪知中共還是老毛病不改,搞陽奉陰違那一套,"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碩果僅存那場"百團大戰",八路軍指揮者彭德懷還被毛澤東罵了個半死,說是"過早暴露了實力"。
如今,看著連爺爺踩著紅地毯牽著中共高官的手那個樣,我就直冒虛汗。還有那個宋楚瑜,滿嘴政協委員的口氣和大陸老百姓說著話,心裏那個著急啊。不錯,如今台海兩邊確實看上去風和日麗,國共兩黨溝通順暢,兩岸互訪頻繁,尤其是在諸如APEC領袖高峰會等國際外交舞臺中共給足了馬政府面子。眼下,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MOU(金融監管備忘錄)簽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連兩岸和平協定、胡馬會等都要提到議事日程了。當漸進式的軍事互信尚未建立、敵對狀態尚未完全解除,甚至中共連中華民國持續存在的事實都還無法面對的情況下,兩岸要處理相對高難度政治性議題,只能說是國民黨中的一些人的一廂情願吧。
國民黨裡最清醒的莫過於胡適。六十年前,國共都在"搶救"文物和名人,老毛對胡適的學生、明史專家吳晗說:如果胡適留在北京,可以讓他做北平圖書館的館長。吳趕緊去胡適那裡面請。胡對吳說:"不要信共產黨那一套",決然登機南去。胡的話應該是今天國民黨和中共打交道時的座右銘,時刻提高警惕,不是去做麻煩製造者,也不是去惡化兩岸的關係,而是為了一個百年老店的榮辱以及2300萬族群的興衰。
為了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請國民黨細讀一下《臺灣大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