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劉建軍率領的小組,在分析蒐集的基因樣本後也發現,以廣東省的廣東、潮州和客家族群來說,潮州人的基因更接近中國北方人的基因,客家人的基因則接近中國中間地帶的基因,廣東人則是道地的南方人基因。
新加坡人大多數以福建移民居多,因此方言屬於閩南語,但劉建軍指出,這次蒐集的基因樣本中,並沒有包括福建省,所以缺乏福建人的基因圖譜作為依據,以這次新加坡的樣本和其他省份比較之下,新加坡人分析起來最像廣東的基因圖譜。
劉建軍告訴媒體,這項大型基因研究顯示,中國北方和南方人的基因存在0.3%的細微差異,甚至說不同方言的社群間基因也會有差異,可能是同語系通婚者多的關係。這種差異,和受測者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一定關聯。
這項研究已刊登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引起國際的注意。
劉建軍表示,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在研究牛皮癬(psoriasis)、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痲瘋病、鼻咽癌和皮膚白斑病(Vitiligo)等疾病蒐集了大量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血液樣本。
這項研究取得的樣本共8200份,但研究小組僅分析其中的6000份,其中來自新加坡的樣本有500多份,其他來自中國最北至遼寧、東至安徽、西至四川,南至廣東的10個省份,也涵蓋了北京和上海。
劉建軍說,由於取得樣本中的DNA有小部分不同,因此小組就研究這個不同的部分,探討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是否會相似或差異較大,因而根據樣本為不同省份的漢人擬出基因圖譜。
他指出,從基因圖譜上,發現同一省份的樣本會形成一個聚落,不同省份的樣本會佔據不同的位置,從而證明中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基因有些不同,地理上差距愈遠的方言群,DNA的差距就愈大。
劉建軍表示,這些不同地區的漢族基因圖譜,有助瞭解祖先遷移和進化的過程,也能幫助小組設計和解釋基因與疾病的關係。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