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貧困山區的教育局長默默無聞,在寂寞與憂憤中死去,貴為武大原第三把手的陳昭方被捕後,妻子乘坐專車風光探監,這兩件事實在太有比照價值,也太有"警示"意義。
前者大概是一個沒時間琢磨人而只琢磨事的主兒,生前身後都寂寞、孤獨、不招上邊待見,處處碰壁;而後者,"進去"前權傾一時威風八面,即便"進去"了也照樣風光,這樣的派頭和人脈,這樣令人眼熱的待遇,豈止是葛祥這個典型的"一根筋"、"榆木疙瘩"所能望其項背的?
稍加留意便會發現,葛祥與陳昭方其實是我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人物,每一個有一定職場閱歷和經驗者,對這兩類人的行事風格、為人處世態度及由此產生的人生、事業、官場的遭際可能並不陌生。
顯然,陳昭方們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會琢磨官場動靜,琢磨領導個人喜好,圓滑世故。因而他能由一名工農兵大學生一路順風順水,步步高陞,即便一天書沒教,也能躋身博導、教授之列,甚而晉升為百年武大的第三把手。校長換了三茬,他陳昭方雖不斷因涉嫌貪腐被人舉報,卻依然能穩坐高位15年不倒。
如果將只琢磨事、不善琢磨人的葛祥,與可能恰好相反的陳昭方虛擬換位一下,結果會如何?
縣裡領導要建標準學校不是缺錢嗎?不管是通過招商引資、土地置換,發動幹部群眾集資,還是從銀行、建築商那裡"騙"來資金,建校還不是小菜一碟?蔚縣不是缺好生源嗎?那就用高額獎金懸賞,獎學生獎老師,幾年功夫不就把優質生源招來了嗎?學校缺煤缺錢,先賒銷來了再說,總不能把局長抓去賣錢還賬吧?至於學校招聘老師,雖說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進人先交3萬,但至少領導寫條者一律錄用就是,哪能像葛祥那樣竟膽敢不買領導的賬?葛祥這樣的局長,就是把全體教師學生都感動得一塌糊塗,可如果得不到領導的首肯和賞識,那又有什麼用?
一直到自殺的10天前,葛祥還在對朋友說"我怎麼到處碰壁";而陳昭方"進去"之後,老婆依然能專車探監。現實生活中迥然不同的兩種人生際遇在此展示得淋漓盡致,也讓看客黯然神傷,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