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1-23 09:59:33作者: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種途徑。
認識一位思想家,也有很多種途徑。
莊子是個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詩情、生命體驗和批判頭腦的詩人哲學家,他妙解生死、漫畫人生的曠達與幽默,讓一代代的中國人傾心。
漆園小吏的生活
大約公元前369年, 一個叫莊周的孩子在宋國蒙城出生了,父親為他取名為周,可能是嚮往文質彬彬的西周盛世吧?"周"是個蘊涵豐富而深邃的語詞,《易經》就被名為《周易》。春 秋戰國時,人們起名字都很隨意,比如孔子的名叫"丘",就是因為他的腦袋長得像曲阜城外的尼丘山;孔子的兒子出生時,國君送來了大鯉魚祝賀,孔子就給兒子 起名孔鯉;而鄭莊公因"寤生"(難產),竟被起名"寤生",可笑之極。莊子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身份雖然不得而知,但從他文雅的名字"周"、他豐厚的文化素 養和後來的窘迫生活來看,他可能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他的少年時代在歷史上也是模糊的,我們從史書上認識的莊周,已經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成年人了。
他曾經做過管理漆園的小官。漆不但用於建築、傢俱、器皿,甲盾和戰車都要漆過才能耐用,所以說漆是重要的物資。漆園是個種植漆樹的大園子,作為一個漆園小 吏,莊周收入微薄,僅足餬口。雖然這只是個級別很低、待遇很差的官職,但就連這個差事他大概也沒干多久,因此,莊周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據《莊子》書中的 描寫,他住在窮街陋巷,靠打草鞋維持生活,餓得面黃飢瘦;他身穿打著補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繩子綁在腳上。有人諷刺他是"槁項黃馘",就是脖子很細 長,像乾枯的樹枝一樣,臉是黃黃的,這估計是營養不良形成的。某年春荒,莊家無米下鍋了,莊周去向一個朋友借糧食,那是個管理黃河一個河段的小官,人稱監 河侯。監河侯說很好,沒有問題,等到年底領地的百姓給我交了租子以後,我可以借三百金給你。莊周很生氣,因為他家已經斷頓了,還能等到年底?但莊周很幽 默,他不直接點破,而是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在來的路上聽到一陣呼喊聲,一看,原來有一條魚在路邊車輪碾成的小水坑中跳著喊救命,我就過去問是怎麼回 事,魚說請你弄一盆水來救救我吧。我告訴魚說沒有問題,我到前面去引西江水來救你。魚說等你把西江水引過來,恐怕要到乾魚店去找我了。你引來的水很多,但 我已經等不及了。這個餓著肚子、生著氣也能講笑話的莊周,真是個很特別的人!
優遊自在的"真人"
莊周所處的戰國時代是一個金戈鐵馬的功利時代,各國為爭奪土地和人口連年征戰。那時,各國統治者都認識到人才的重要作用,於是,就紛紛招攬飽學之士,以達到 圖強爭霸的目的。"得士則得天下",成為當時的名言。張儀和蘇秦就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兩個代表。照理說,莊周作為男人,並不是沒有才能養活家人。當時讀書 人的出路其實很多,比如可以去遊說諸侯,像孟子,儘管學說未被採納,卻衣食不愁,生活得很氣派;要不就去投靠豪門做食客,有個窮得活不下去的叫馮諼的人, 去投靠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做了他家的食客,不但自己吃飯有魚、出門坐車,還可以養活父母。莊周卻從未用自己的思想來謀取飯食。貧困的生活並沒有使 莊周頹廢或改變自己,卻使他找到了求得身心解脫的自在、快樂。
一次,楚王聽說了莊周的學識,就派兩位大夫去聘請他為宰相。莊子不在家,正在濮水岸邊釣魚。那兩位大夫找到莊子釣魚處,客氣地說:我們受大王的委託來請您, 我們是先導,隨後大王還要親自來請,大王願意把我們的國家托付給您,讓您受累了。莊子以他的慧心早就看透了權勢威福背後的淒涼和可憐,他豈能放棄自由,走 向牢籠?此刻,那兩位大夫還站在身後等著他的回話呢。清風美日,濮水波光粼粼,投鉤處似乎有了游魚的影子,莊子專心致志地看著浮漂的動靜,根本無暇瞟一眼 身後,楚國的相位莊子"持竿不顧"!他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個神龜,死了三千年,楚王用布巾把龜殼包上,用盒子裝起來,擺在廟堂之上,準備用來佔卜國家大 事。我們站在老烏龜的立場上想一想,是願意死了以後讓人家把骨頭供起來呢,還是願意活著沒有人理睬,拖著尾巴在泥裡爬來爬去呢?那兩個大夫說,還是在泥裡 爬來爬去吧,那到底是活著。莊周說,你們走吧,我寧願做搖著尾巴在泥灘上爬的烏龜,在淤泥中快活嬉戲啊,哪願意做什麼宰相受束縛吶。莊周就這樣拒絕了權 勢,拋棄了高官厚祿。在知識諂媚、趨從於權勢的戰國時代中,有這樣一位智者,莊周真是了不起!每次讀《莊子》讀到這個故事都會為之感動。中國歷史上許多文 人都是出仕嘗到苦頭之後才生出歸隱之心的,未入仕途就冷眼看穿功名利祿的,莊周千古一人!
名和利是使人失去自由的腳鐐和手銬,當莊周發現戰國時的人們都為名利而忙碌時,他的內心非常痛苦。莊周自己編草鞋換米,我想,他編草鞋的時候,嘴裡一定還哼 著《詩經》的小調兒,心中無比恬適,出將入相又怎麼樣?如果能有精神上的恬淡自在,那麼,功名利祿,只不過是貓頭鷹嘴裡腐爛的老鼠屍體。
莊周之所以是莊周,就在於他給世人的灑脫、放達、愉悅的感覺。特別是把他這種形象和戰國時風雲無限的諸子對比時,那種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更是鮮明。古代的哲 學家都有理想的人格追求,儒家人格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君子和聖人,莊周的最高人格追求則是"真人"。"真人"反對人為破壞自然本真的狀態,而尊崇任性自然。 "真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對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他真實地反映著事物本身而無所隱藏,又因去留自在而不勞心費神。
宋國有個人叫曹商,宋康王派他出使秦國。他去時,從宋康王這裡得到幾輛馬車。到秦國後博得了秦王歡心,秦王又賞賜他一百輛馬車。返回宋國後,曹商喜滋滋地向 莊周顯擺:"住在偏遠狹窄的巷子裡,窘困地編織草鞋,臉色蠟黃,脖子枯槁如樹枝,我曹商不擅長。我的本領是,一句話把萬乘大國的君主說開心了,跟隨的馬車 就變成一百乘。"莊子說:"我聽說秦王有一次生病,能擠破膿瘡消除膿腫的,賞車一乘。肯用舌頭舔痔瘡讓他舒服的,賞車五乘。治療的方式越無恥下賤,賞賜的 馬車越多。你大概也為秦王舔了痔瘡吧?不然怎麼賞的車子竟有這麼多?"
像這樣的故事莊周留下了很多,如果從人情世故的角度去看,莊周似乎有點太刻薄了。然而,對那些蠅營狗苟、追名逐利的人來說,這種刻薄又算得了什麼?這正是對 純潔正直的社會風尚的嚮往。從這裡可以看出,莊周對那些以無恥所換來的榮華富貴是那麼深惡痛絕。當曹商的車子和監河侯家的米都已灰飛煙滅之後,莊周當年在 薄薄的竹簡上寫下的字句仍在散發著醉人的馨香。
莊周的身邊人
從現有材料看,莊周在世時,身邊的人不多,據專家們考證,《莊子》一書提到的眾多人物中,有史料記載的,只有所謂一妻一友一弟子。
莊周這樣非凡智慧的哲學家會有什麼樣的妻子呢?這是讓人很好奇的。《莊子》中沒有過多描述他的妻子,唯一一次提到莊妻時,她已死了。莊周叉著雙腿坐在棺槨 邊,手拍著瓦盆,唱著歌。這讓前來弔唁的惠施非常不滿、不解。在莊周看來,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就像四時更替一樣不可抗拒。人留戀生命而畏懼 死亡,必然帶來精神的痛苦。妻子活著時因為莊周的懸想而受盡了勞累之苦,那麼她的離世在莊周看來,就是痛苦的解脫了。從莊周為妻子鼓盆而歌來看,他們夫妻 的感情還是很深的。這在思想家中很少見。孔子周遊列國14年,妻子死了,也未能送行,儒家的大丈夫兒女情短啊。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莊周的妻子會怎麼樣?想一下都怕。戰國時,因為鐵器的廣泛使用,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做莊周的妻子,意味著家裡可能吃了上頓沒下 頓,可能孩子沒有新衣帽,而自己永遠都不能去集市上買首飾和化妝品。那是個知識可以獲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年代,她沒有像蘇格拉底的老婆那樣,每天對可敬的哲 學家破口大罵,河東獅吼;也沒像蘇秦的老婆那樣,在丈夫遊說秦王失敗、身無分文時,對丈夫不理不睬、百般鄙夷;更沒像漢代朱買臣的妻子那樣,嫌棄暫時困頓 的丈夫,另嫁他人。莊周的妻子應是一生都默默守護著他,哪怕是野菜,也會煮出鮮美的味道給莊周吃吧?一個能欣賞哲學家的女人、一個愛惜哲學家的女人,她的 人生,該是更深刻的哲學。
惠施是莊周唯一的朋友,這是眾所周知的。這個人是一個名辯家。說起名辯家,您可能有點陌生,"白馬非馬論"就是名家的著名人士公孫龍的代表論點。惠施的詭辯 之才比公孫龍還勝一籌,他很喜歡辯論。從《莊子》一書看,惠施不但是莊周的密友,也是論敵,兩人既離不了又合不得。惠施喜歡功名利祿,莊周愛自在逍遙,他 們的人生觀有著極大的衝突。《莊子》書中,共記錄了莊周與人的22次對話,其中10次 是跟惠子說的。事實上,惠施不僅是莊周唯一的朋友,也是莊周實有其人的唯一見證。因為在歷史上惠施確有其人,所以,也就間接證明了,莊周,也確有其人。莊 周經常和惠施辯論,他有很多精彩的思想都是通過和惠施的辯論表達出來的。有一場著名的濠梁之辯--濠水上有一座橋,莊周和惠施信步到那裡,站在橋上看著清 澈的濠水,莊周嘆了一口氣說,魚在水裡面游來游去真是很快樂。惠施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呢?兩個人見面就抬槓。莊周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 我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惠施說好,我不是你,我確實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魚快樂,按這道理,你不是魚,你也不能知道魚是不是快樂。莊周說,這個問題又轉回 來了,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莊周的詭辯之才可見一斑!兩個好朋友在一次次的辯駁、爭論中豐富了自己的思想,加深了相互的友誼。
惠施也是宋國人,但做過魏國的宰相。莊周聽說老朋友惠施當了魏國的宰相,就想去拜訪他。惠施害怕自己的宰相位置被莊周搶去,於是,就在莊周還沒來拜訪之前, 在城中大肆搜捕他三天三夜。莊周見到惠施後嘲弄地對他說:"貓頭鷹抓到一隻腐爛的老鼠,喜歡得不得了,看見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的鵷鶵飛過來,就趕緊把死 老鼠緊緊摀住,抬起頭喊‘嚇'!它怕鵷鶵搶他的死老鼠,難道鵷鶵也稀罕那個臭老鼠嗎!放心吧,我才不稀罕你的魏國吶。"說完,莊周就從懷中摸出自帶的餅, 嚼了起來。兩人拜見魏王時,莊周穿的麻布長袍補丁摞補丁,提腳上台階,草鞋的帶子都斷了。魏王很奇怪地問:"先生,您怎麼這樣狼狽?"莊周說:"我只是 窮,並不是狼狽。一個人的道德不佳,才叫狼狽;而破衣草鞋,只是窮而已。"還有一個故事,說惠施在魏國做了宰相後,很得意地帶了一個車隊浩浩蕩蕩地衣錦還 鄉。莊周正在釣魚,他已經釣了一桶魚了。一看到惠施這樣子,他就把一桶魚全倒進河裡,只留了一條拿回家去了,不理惠施。他對惠施的好排場、擺闊氣十分鄙 夷:你要坐那麼多的車子幹什麼?你一個人屁股有多大?一個車肯定把你拉回來了。那麼多車子要顯示什麼東西?同樣道理,他覺得,我一個人釣那麼多魚乾什麼, 一條魚就夠吃了。
莊周的一生,總結起來講,是一個隱者。他始終是站在生活邊上看生活。那麼,他一輩子都和什麼人打交道呢?主要是社會下層人和社會邊緣人,《莊子》中常講一些 工匠的故事,如宰牛人、木匠、粉刷匠、石匠等等,這說明莊子比較瞭解當時下層工匠的生活情況;《莊子》中還講了很多殘疾人的故事,他們或是腿被砍掉了、手 被砍掉了,或是長著奇怪的大瘤子和膿瘡,他對這些人也很熟悉。莊周拒絕和上流社會往來,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惠施,這是莊子在主流知識圈中唯一的一個好朋 友。莊周的那個弟子,其實也是郭沫若推測的,就是《山木》篇中,莊子遊園回來,問莊子話的藺且。
莊週身邊實實在在能交往的人,大概就這些了,我想他其實是個孤獨的人。妻子、弟子、惠施,乃至全天下的人都不能明白他的心。他怎能不孤獨呢?即便群居,周圍 有一群人,有許許多多的摯愛親朋,一個人面對世間的無常,他也是孤獨的--夢蝶只能一個人、大鵬展翅時也非出雙入對、井底之蛙自個兒望天......,在精神上, 他無人對話。於是,莊周走入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他邀請了各種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山川河海、骷髏鬼魂,甚至人的影子,一起來參加一場空前絕後的哲學盛宴! 莊周就像《聖經》裡創世紀的上帝一樣,想讓誰說話,誰就能說話。他用一個個奇思妙想的寓言,架構出了一座美麗的海市蜃樓,那思想的美景既近在眼前又遠在天 邊,既呼之欲出又飄渺無蹤。讓人雖然真真切切地明白那是虛幻,卻又欲罷不能地沈迷!
亦莊亦諧寫人生
莊周的日常生活是安靜恬淡的,他常常閑庭信步,優遊於自然之間,思考著人生。有一天,他到雕陵的栗園去遊玩,看見一隻巨大的異鵲從南方飛來。那異鵲翼展七 尺、眼大一寸,翅膀掃了莊周的額頭一下,然後停在栗子樹上休息。莊周很奇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很長卻不能飛高,眼睛很大卻視力不佳。"就提起衣角快步 跟過去,手持彈弓瞄準那異鵲,留意其舉動。這時,莊周突然看見一隻蟬,正躲在樹葉下邊唱歌邊納涼,非常忘我;而一隻螳螂在樹葉遮蔽下正伺機捕蟬,由於將有 所得而非常忘我;那只異鵲吶,正準備捕殺螳螂,也因為將要獲食而非常忘我。
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場景,在莊周的形象描繪下,瞬間之際,鮮活在我們眼前。當莊周發現,自己與異鵲、異鵲與螳螂、螳螂與蟬之間,構成了一串利害相生的"生物 鏈"時,他怵然道:"唉!世間萬物原本互相牽累,每一物類都有它的剋星。"--"莊周怵然"四個字,驚心動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就出自於此。當莊子翻然醒悟,扔掉手上彈弓,準備離開時,栗園的守園人發現了他,以為莊周要偷栗子,於是對他好一陣追趕與斥罵。
莊周回到家裡,幾天都心情不好。弟子藺且問:"夫子為何這幾天心情很不好?" 莊 周說:"我只知守護肉身,反而忘了真身。我習慣了在濁水中認知肉身,在清泉中看到真身反而感到迷惑。況且,我早已聽老師說過:‘沉溺俗世之中,就要合乎俗 世的法令。'如今,我在雕陵遊玩就忘了真身,那只異鵲的翅膀掃過我的額頭令我驚醒。栗林守園人懷疑我偷竊而侮辱了我,因此我心情不好。"
一個玩彈弓的莊周!一個被人追趕斥責了一下,就幾天委屈不舒服的哲學家莊周,是多麼可愛呀。
"莊 重"和"詼諧",這兩個好像是很矛盾的姿態,卻被莊周完美地統一了,他"亦莊亦諧"。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講了一種"正邪兩賦"的人,這種又"正"又 "邪"的人跟大聖人不一樣、跟大惡人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陶淵明、阮籍、嵇康、劉伶、李後主、唐玄宗和宋徽宗等等。莊周也是一個"正邪兩賦"的 人,他的一生不像孔子那樣入世,也不像屈原那樣壯烈,而更接近於一場輕鬆的在小劇場表演的文化喜劇。
莊周快要死時,弟子們想厚葬他,他對弟子說,我死了以後不要埋葬了,扔在野地裡就行了。弟子找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來說服他,說扔在外面是沒關係,但是您的屍 體可能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啊。莊子說:"扔在外面是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但是埋到土裡,最後也會被螻蟻吃掉。你們現在是要從老鷹和烏鴉嘴裡搶東西給螻蟻吃 嗎?我把天地當棺槨、日月當玉璧、星辰當珠璣,萬物當赍品,一切葬具都齊全了。還需要什麼呢?"
莊週一生著述十餘萬言,名為《莊子》。這部書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了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連《紅樓夢》中的妙 玉都說:"文章是莊子的好。"莊周死後,又過了大約六十年,暴秦統一了天下,焚書坑儒之時,《莊子》一書因為散淡飄逸,竟保存了下來。這恐怕也是莊周為人 的"無為"之功吧?他的思想,也如一隻奇異美麗的巨大蝴蝶,在中國文化史上翩躚起舞,引起無數後人的驚艷!
這就是莊周的故事。
就是這個脖子瘦瘦臉黃黃的漆園小吏,這個隨性散淡的人,卻開創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儒家精神的重要補充,讓中國人的靈魂在剛健有為的進取和社會責任心的重壓下,還能適度地調節與平衡。
(節選自《莊子看人生》,東方出版社,2007年4月)
認識一位思想家,也有很多種途徑。
莊子是個非凡的思想家--他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富有浪漫詩情、生命體驗和批判頭腦的詩人哲學家,他妙解生死、漫畫人生的曠達與幽默,讓一代代的中國人傾心。
漆園小吏的生活
大約公元前369年, 一個叫莊周的孩子在宋國蒙城出生了,父親為他取名為周,可能是嚮往文質彬彬的西周盛世吧?"周"是個蘊涵豐富而深邃的語詞,《易經》就被名為《周易》。春 秋戰國時,人們起名字都很隨意,比如孔子的名叫"丘",就是因為他的腦袋長得像曲阜城外的尼丘山;孔子的兒子出生時,國君送來了大鯉魚祝賀,孔子就給兒子 起名孔鯉;而鄭莊公因"寤生"(難產),竟被起名"寤生",可笑之極。莊子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身份雖然不得而知,但從他文雅的名字"周"、他豐厚的文化素 養和後來的窘迫生活來看,他可能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他的少年時代在歷史上也是模糊的,我們從史書上認識的莊周,已經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成年人了。
他曾經做過管理漆園的小官。漆不但用於建築、傢俱、器皿,甲盾和戰車都要漆過才能耐用,所以說漆是重要的物資。漆園是個種植漆樹的大園子,作為一個漆園小 吏,莊周收入微薄,僅足餬口。雖然這只是個級別很低、待遇很差的官職,但就連這個差事他大概也沒干多久,因此,莊周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據《莊子》書中的 描寫,他住在窮街陋巷,靠打草鞋維持生活,餓得面黃飢瘦;他身穿打著補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繩子綁在腳上。有人諷刺他是"槁項黃馘",就是脖子很細 長,像乾枯的樹枝一樣,臉是黃黃的,這估計是營養不良形成的。某年春荒,莊家無米下鍋了,莊周去向一個朋友借糧食,那是個管理黃河一個河段的小官,人稱監 河侯。監河侯說很好,沒有問題,等到年底領地的百姓給我交了租子以後,我可以借三百金給你。莊周很生氣,因為他家已經斷頓了,還能等到年底?但莊周很幽 默,他不直接點破,而是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在來的路上聽到一陣呼喊聲,一看,原來有一條魚在路邊車輪碾成的小水坑中跳著喊救命,我就過去問是怎麼回 事,魚說請你弄一盆水來救救我吧。我告訴魚說沒有問題,我到前面去引西江水來救你。魚說等你把西江水引過來,恐怕要到乾魚店去找我了。你引來的水很多,但 我已經等不及了。這個餓著肚子、生著氣也能講笑話的莊周,真是個很特別的人!
優遊自在的"真人"
莊周所處的戰國時代是一個金戈鐵馬的功利時代,各國為爭奪土地和人口連年征戰。那時,各國統治者都認識到人才的重要作用,於是,就紛紛招攬飽學之士,以達到 圖強爭霸的目的。"得士則得天下",成為當時的名言。張儀和蘇秦就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兩個代表。照理說,莊周作為男人,並不是沒有才能養活家人。當時讀書 人的出路其實很多,比如可以去遊說諸侯,像孟子,儘管學說未被採納,卻衣食不愁,生活得很氣派;要不就去投靠豪門做食客,有個窮得活不下去的叫馮諼的人, 去投靠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做了他家的食客,不但自己吃飯有魚、出門坐車,還可以養活父母。莊周卻從未用自己的思想來謀取飯食。貧困的生活並沒有使 莊周頹廢或改變自己,卻使他找到了求得身心解脫的自在、快樂。
一次,楚王聽說了莊周的學識,就派兩位大夫去聘請他為宰相。莊子不在家,正在濮水岸邊釣魚。那兩位大夫找到莊子釣魚處,客氣地說:我們受大王的委託來請您, 我們是先導,隨後大王還要親自來請,大王願意把我們的國家托付給您,讓您受累了。莊子以他的慧心早就看透了權勢威福背後的淒涼和可憐,他豈能放棄自由,走 向牢籠?此刻,那兩位大夫還站在身後等著他的回話呢。清風美日,濮水波光粼粼,投鉤處似乎有了游魚的影子,莊子專心致志地看著浮漂的動靜,根本無暇瞟一眼 身後,楚國的相位莊子"持竿不顧"!他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個神龜,死了三千年,楚王用布巾把龜殼包上,用盒子裝起來,擺在廟堂之上,準備用來佔卜國家大 事。我們站在老烏龜的立場上想一想,是願意死了以後讓人家把骨頭供起來呢,還是願意活著沒有人理睬,拖著尾巴在泥裡爬來爬去呢?那兩個大夫說,還是在泥裡 爬來爬去吧,那到底是活著。莊周說,你們走吧,我寧願做搖著尾巴在泥灘上爬的烏龜,在淤泥中快活嬉戲啊,哪願意做什麼宰相受束縛吶。莊周就這樣拒絕了權 勢,拋棄了高官厚祿。在知識諂媚、趨從於權勢的戰國時代中,有這樣一位智者,莊周真是了不起!每次讀《莊子》讀到這個故事都會為之感動。中國歷史上許多文 人都是出仕嘗到苦頭之後才生出歸隱之心的,未入仕途就冷眼看穿功名利祿的,莊周千古一人!
名和利是使人失去自由的腳鐐和手銬,當莊周發現戰國時的人們都為名利而忙碌時,他的內心非常痛苦。莊周自己編草鞋換米,我想,他編草鞋的時候,嘴裡一定還哼 著《詩經》的小調兒,心中無比恬適,出將入相又怎麼樣?如果能有精神上的恬淡自在,那麼,功名利祿,只不過是貓頭鷹嘴裡腐爛的老鼠屍體。
莊周之所以是莊周,就在於他給世人的灑脫、放達、愉悅的感覺。特別是把他這種形象和戰國時風雲無限的諸子對比時,那種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更是鮮明。古代的哲 學家都有理想的人格追求,儒家人格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君子和聖人,莊周的最高人格追求則是"真人"。"真人"反對人為破壞自然本真的狀態,而尊崇任性自然。 "真人"的心就像一面鏡子,對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他真實地反映著事物本身而無所隱藏,又因去留自在而不勞心費神。
宋國有個人叫曹商,宋康王派他出使秦國。他去時,從宋康王這裡得到幾輛馬車。到秦國後博得了秦王歡心,秦王又賞賜他一百輛馬車。返回宋國後,曹商喜滋滋地向 莊周顯擺:"住在偏遠狹窄的巷子裡,窘困地編織草鞋,臉色蠟黃,脖子枯槁如樹枝,我曹商不擅長。我的本領是,一句話把萬乘大國的君主說開心了,跟隨的馬車 就變成一百乘。"莊子說:"我聽說秦王有一次生病,能擠破膿瘡消除膿腫的,賞車一乘。肯用舌頭舔痔瘡讓他舒服的,賞車五乘。治療的方式越無恥下賤,賞賜的 馬車越多。你大概也為秦王舔了痔瘡吧?不然怎麼賞的車子竟有這麼多?"
像這樣的故事莊周留下了很多,如果從人情世故的角度去看,莊周似乎有點太刻薄了。然而,對那些蠅營狗苟、追名逐利的人來說,這種刻薄又算得了什麼?這正是對 純潔正直的社會風尚的嚮往。從這裡可以看出,莊周對那些以無恥所換來的榮華富貴是那麼深惡痛絕。當曹商的車子和監河侯家的米都已灰飛煙滅之後,莊周當年在 薄薄的竹簡上寫下的字句仍在散發著醉人的馨香。
莊周的身邊人
從現有材料看,莊周在世時,身邊的人不多,據專家們考證,《莊子》一書提到的眾多人物中,有史料記載的,只有所謂一妻一友一弟子。
莊周這樣非凡智慧的哲學家會有什麼樣的妻子呢?這是讓人很好奇的。《莊子》中沒有過多描述他的妻子,唯一一次提到莊妻時,她已死了。莊周叉著雙腿坐在棺槨 邊,手拍著瓦盆,唱著歌。這讓前來弔唁的惠施非常不滿、不解。在莊周看來,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就像四時更替一樣不可抗拒。人留戀生命而畏懼 死亡,必然帶來精神的痛苦。妻子活著時因為莊周的懸想而受盡了勞累之苦,那麼她的離世在莊周看來,就是痛苦的解脫了。從莊周為妻子鼓盆而歌來看,他們夫妻 的感情還是很深的。這在思想家中很少見。孔子周遊列國14年,妻子死了,也未能送行,儒家的大丈夫兒女情短啊。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莊周的妻子會怎麼樣?想一下都怕。戰國時,因為鐵器的廣泛使用,人們的物質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做莊周的妻子,意味著家裡可能吃了上頓沒下 頓,可能孩子沒有新衣帽,而自己永遠都不能去集市上買首飾和化妝品。那是個知識可以獲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年代,她沒有像蘇格拉底的老婆那樣,每天對可敬的哲 學家破口大罵,河東獅吼;也沒像蘇秦的老婆那樣,在丈夫遊說秦王失敗、身無分文時,對丈夫不理不睬、百般鄙夷;更沒像漢代朱買臣的妻子那樣,嫌棄暫時困頓 的丈夫,另嫁他人。莊周的妻子應是一生都默默守護著他,哪怕是野菜,也會煮出鮮美的味道給莊周吃吧?一個能欣賞哲學家的女人、一個愛惜哲學家的女人,她的 人生,該是更深刻的哲學。
惠施是莊周唯一的朋友,這是眾所周知的。這個人是一個名辯家。說起名辯家,您可能有點陌生,"白馬非馬論"就是名家的著名人士公孫龍的代表論點。惠施的詭辯 之才比公孫龍還勝一籌,他很喜歡辯論。從《莊子》一書看,惠施不但是莊周的密友,也是論敵,兩人既離不了又合不得。惠施喜歡功名利祿,莊周愛自在逍遙,他 們的人生觀有著極大的衝突。《莊子》書中,共記錄了莊周與人的22次對話,其中10次 是跟惠子說的。事實上,惠施不僅是莊周唯一的朋友,也是莊周實有其人的唯一見證。因為在歷史上惠施確有其人,所以,也就間接證明了,莊周,也確有其人。莊 周經常和惠施辯論,他有很多精彩的思想都是通過和惠施的辯論表達出來的。有一場著名的濠梁之辯--濠水上有一座橋,莊周和惠施信步到那裡,站在橋上看著清 澈的濠水,莊周嘆了一口氣說,魚在水裡面游來游去真是很快樂。惠施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呢?兩個人見面就抬槓。莊周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 我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惠施說好,我不是你,我確實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魚快樂,按這道理,你不是魚,你也不能知道魚是不是快樂。莊周說,這個問題又轉回 來了,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不快樂呢?莊周的詭辯之才可見一斑!兩個好朋友在一次次的辯駁、爭論中豐富了自己的思想,加深了相互的友誼。
惠施也是宋國人,但做過魏國的宰相。莊周聽說老朋友惠施當了魏國的宰相,就想去拜訪他。惠施害怕自己的宰相位置被莊周搶去,於是,就在莊周還沒來拜訪之前, 在城中大肆搜捕他三天三夜。莊周見到惠施後嘲弄地對他說:"貓頭鷹抓到一隻腐爛的老鼠,喜歡得不得了,看見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的鵷鶵飛過來,就趕緊把死 老鼠緊緊摀住,抬起頭喊‘嚇'!它怕鵷鶵搶他的死老鼠,難道鵷鶵也稀罕那個臭老鼠嗎!放心吧,我才不稀罕你的魏國吶。"說完,莊周就從懷中摸出自帶的餅, 嚼了起來。兩人拜見魏王時,莊周穿的麻布長袍補丁摞補丁,提腳上台階,草鞋的帶子都斷了。魏王很奇怪地問:"先生,您怎麼這樣狼狽?"莊周說:"我只是 窮,並不是狼狽。一個人的道德不佳,才叫狼狽;而破衣草鞋,只是窮而已。"還有一個故事,說惠施在魏國做了宰相後,很得意地帶了一個車隊浩浩蕩蕩地衣錦還 鄉。莊周正在釣魚,他已經釣了一桶魚了。一看到惠施這樣子,他就把一桶魚全倒進河裡,只留了一條拿回家去了,不理惠施。他對惠施的好排場、擺闊氣十分鄙 夷:你要坐那麼多的車子幹什麼?你一個人屁股有多大?一個車肯定把你拉回來了。那麼多車子要顯示什麼東西?同樣道理,他覺得,我一個人釣那麼多魚乾什麼, 一條魚就夠吃了。
莊周的一生,總結起來講,是一個隱者。他始終是站在生活邊上看生活。那麼,他一輩子都和什麼人打交道呢?主要是社會下層人和社會邊緣人,《莊子》中常講一些 工匠的故事,如宰牛人、木匠、粉刷匠、石匠等等,這說明莊子比較瞭解當時下層工匠的生活情況;《莊子》中還講了很多殘疾人的故事,他們或是腿被砍掉了、手 被砍掉了,或是長著奇怪的大瘤子和膿瘡,他對這些人也很熟悉。莊周拒絕和上流社會往來,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惠施,這是莊子在主流知識圈中唯一的一個好朋 友。莊周的那個弟子,其實也是郭沫若推測的,就是《山木》篇中,莊子遊園回來,問莊子話的藺且。
莊週身邊實實在在能交往的人,大概就這些了,我想他其實是個孤獨的人。妻子、弟子、惠施,乃至全天下的人都不能明白他的心。他怎能不孤獨呢?即便群居,周圍 有一群人,有許許多多的摯愛親朋,一個人面對世間的無常,他也是孤獨的--夢蝶只能一個人、大鵬展翅時也非出雙入對、井底之蛙自個兒望天......,在精神上, 他無人對話。於是,莊周走入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他邀請了各種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山川河海、骷髏鬼魂,甚至人的影子,一起來參加一場空前絕後的哲學盛宴! 莊周就像《聖經》裡創世紀的上帝一樣,想讓誰說話,誰就能說話。他用一個個奇思妙想的寓言,架構出了一座美麗的海市蜃樓,那思想的美景既近在眼前又遠在天 邊,既呼之欲出又飄渺無蹤。讓人雖然真真切切地明白那是虛幻,卻又欲罷不能地沈迷!
亦莊亦諧寫人生
莊周的日常生活是安靜恬淡的,他常常閑庭信步,優遊於自然之間,思考著人生。有一天,他到雕陵的栗園去遊玩,看見一隻巨大的異鵲從南方飛來。那異鵲翼展七 尺、眼大一寸,翅膀掃了莊周的額頭一下,然後停在栗子樹上休息。莊周很奇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很長卻不能飛高,眼睛很大卻視力不佳。"就提起衣角快步 跟過去,手持彈弓瞄準那異鵲,留意其舉動。這時,莊周突然看見一隻蟬,正躲在樹葉下邊唱歌邊納涼,非常忘我;而一隻螳螂在樹葉遮蔽下正伺機捕蟬,由於將有 所得而非常忘我;那只異鵲吶,正準備捕殺螳螂,也因為將要獲食而非常忘我。
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場景,在莊周的形象描繪下,瞬間之際,鮮活在我們眼前。當莊周發現,自己與異鵲、異鵲與螳螂、螳螂與蟬之間,構成了一串利害相生的"生物 鏈"時,他怵然道:"唉!世間萬物原本互相牽累,每一物類都有它的剋星。"--"莊周怵然"四個字,驚心動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就出自於此。當莊子翻然醒悟,扔掉手上彈弓,準備離開時,栗園的守園人發現了他,以為莊周要偷栗子,於是對他好一陣追趕與斥罵。
莊周回到家裡,幾天都心情不好。弟子藺且問:"夫子為何這幾天心情很不好?" 莊 周說:"我只知守護肉身,反而忘了真身。我習慣了在濁水中認知肉身,在清泉中看到真身反而感到迷惑。況且,我早已聽老師說過:‘沉溺俗世之中,就要合乎俗 世的法令。'如今,我在雕陵遊玩就忘了真身,那只異鵲的翅膀掃過我的額頭令我驚醒。栗林守園人懷疑我偷竊而侮辱了我,因此我心情不好。"
一個玩彈弓的莊周!一個被人追趕斥責了一下,就幾天委屈不舒服的哲學家莊周,是多麼可愛呀。
"莊 重"和"詼諧",這兩個好像是很矛盾的姿態,卻被莊周完美地統一了,他"亦莊亦諧"。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講了一種"正邪兩賦"的人,這種又"正"又 "邪"的人跟大聖人不一樣、跟大惡人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陶淵明、阮籍、嵇康、劉伶、李後主、唐玄宗和宋徽宗等等。莊周也是一個"正邪兩賦"的 人,他的一生不像孔子那樣入世,也不像屈原那樣壯烈,而更接近於一場輕鬆的在小劇場表演的文化喜劇。
莊周快要死時,弟子們想厚葬他,他對弟子說,我死了以後不要埋葬了,扔在野地裡就行了。弟子找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來說服他,說扔在外面是沒關係,但是您的屍 體可能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啊。莊子說:"扔在外面是會被老鷹和烏鴉吃掉,但是埋到土裡,最後也會被螻蟻吃掉。你們現在是要從老鷹和烏鴉嘴裡搶東西給螻蟻吃 嗎?我把天地當棺槨、日月當玉璧、星辰當珠璣,萬物當赍品,一切葬具都齊全了。還需要什麼呢?"
莊週一生著述十餘萬言,名為《莊子》。這部書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了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連《紅樓夢》中的妙 玉都說:"文章是莊子的好。"莊周死後,又過了大約六十年,暴秦統一了天下,焚書坑儒之時,《莊子》一書因為散淡飄逸,竟保存了下來。這恐怕也是莊周為人 的"無為"之功吧?他的思想,也如一隻奇異美麗的巨大蝴蝶,在中國文化史上翩躚起舞,引起無數後人的驚艷!
這就是莊周的故事。
就是這個脖子瘦瘦臉黃黃的漆園小吏,這個隨性散淡的人,卻開創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儒家精神的重要補充,讓中國人的靈魂在剛健有為的進取和社會責任心的重壓下,還能適度地調節與平衡。
(節選自《莊子看人生》,東方出版社,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