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明:既反共又堅持與中共對話

發表:2009-11-17 05: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潔明2003年在臺北總統府參加會議( 資料照片 )

美國著名外交官兼亞洲事務專家李潔明 (James R. Lilley) 11月1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去世,終年81歲。李潔明大使生前警告說,美國在外交事務、尤其是對華政策方面應當切忌一言堂的局面。

*中國:生活和事業的主線*

李潔明1928年1月出生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一生的經歷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他在《中國通》這本自傳中寫到,自從1916年我父親作為標準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的代表乘船抵達上海那一刻開始,中國就一直是我們全家生活和事業的一條主線。

李潔明一家1940年回到美國。他在美國一所著名的寄宿學校畢業後,加入了美國陸軍,之後考上耶魯大學。在耶魯期間,被美國中央情報局召錄。1951耶魯畢業以後,一直到70年代,李潔明大使一直在中央情報局工作,曾經參與中情局在朝鮮半島、日本、寮國、香港、臺灣、中國等地的作業,並擔任該局駐北京分部的第一位負責人。中情局後授予他傑出貢獻獎。

*效力中情局防共產中國*

也是中央情報局出身的老布希總統稱李潔明生前乃是他的一位好友。老布希總統說,就在李潔明病逝前幾天,他們還通了話,李潔明那個時候還保持著他一貫的幽默感和一種特有的魅力;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的。

李潔明在他的自傳中寫到,當年投身中情局,就是要效力美國,不讓亞洲被共產中國全面控制。

從80年代開始,李潔明被裡跟總統和布希總統任命為美國駐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大使。1981年到84年,他出任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之後又作為大使赴韓國,並於1989年到1991年這段時間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

*方勵之、李淑賢的回憶*

李潔明在出任駐華大使期間,中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六四事件。被中國政府指控為六四黑手的方勵之先生和夫人在美國政府的保護下,於美駐華使館內避難,直到 1990年離開北京。星期天,方勵之教授夫婦從旅居美國的家中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回憶了那段時間內和李潔明夫婦的交往。


方勵之夫婦1989年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內

方勵之教授在亞利桑那州的家中說,李潔明是一位很能幹的外交官,他的逝世很可惜。

方勵之先生回憶說:"我們是在進了大使館以後才認識他的。"他說,之前並不認識李潔明,在大使館那段時間裏,和李潔明大使的交往,主要涉及美方和中方就方勵之夫婦如何出大使館所進行的談判。他說,李潔明告訴他,中方當時負責談判的是外交部美大司負責人、後來升任副部長的劉華秋。

方勵之說,李潔明後來告訴他,以往和中方談判,我們往往是輸的,但是在你這個問題上,我們贏了!

方勵之先生對李潔明做事的效率和專業精神,記憶深刻。他說,李潔明有多年在中央情報局的經歷,說話滴水不漏;不過,就在他把方勵之夫婦送上飛機離開北京之前,他還是透露了一點"情報"。方勵之說,李潔明告訴他,那個時候柴玲已經早他一步出境了。

方勵之先生的夫人李淑嫻那個時候也一直在大使館。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李淑嫻教授說,李潔明夫婦很有人情味;李潔明的夫人還特意在過節的時候,為他們送去自己親手做的餅乾。

*駐華經歷事業頂點*


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資料照片)

李潔明在自傳中說,出任駐華大使這段經歷,是他事業的頂點。

美國前外交官員譚慎格 (John Tkacik) 說,我在八位大使手下工作過,李潔明是我共事過的最傑出的一位。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期間,譚慎格也正在美國駐華使館工作,親眼目睹了李潔明大使的工作風範。他說,李潔明那個時候不分晝夜地工作,不僅果斷地做出決定,保證美國公民安全撤離北京,還勇敢地保護了中國的異議人士,讓他們在美國駐華使館內臨時棲身。這中間最著名的要算是前中國科技大學的方勵之教授和夫人了。

*美利堅合眾國的忠誠使者*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得知李潔明病逝的消息後發表聲明說,1989年到1991年美中關係最為艱難的一段時間內,李潔明大使堅決捍衛了人權。克林頓國務卿說,李潔明一生正直、忠誠、勤勉,堪稱是美國外交界的典範。

幾年前,李潔明在華盛頓的一個研討會上回顧一生經歷時,特別講到了一個小插曲。


李潔明大使(中)與里根(左)和老布希總統(右)

李潔明說:"我常常想到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 (George P. Shultz);很多大使被任命之後,舒爾茨都把他們叫到他在國務院的辦公室,指著(標有各個國家名稱的)地球儀,問這些大使:你是代表哪個國家的?很多人立即回答說,我代表印度,或者是柬埔寨、再或者是智利,等等。但是舒爾茨馬上更正說:不對,你代表的是美國。"

李潔明說,舒爾茨的話往往把那些新任大使都感到震撼,但是他這番話的涵義不言而喻。

李潔明去世了,但是他幾年前講的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概括了他一生所秉持的原則和理念。

*警告一言堂局面的危險*

目前在華盛頓傳統基金會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擔任亞洲事務高級研究員的譚慎格 (John Tkacik) 是李潔明生前特別看中的一位政策分析人士。譚慎格回憶了最後一次見到李潔明的情景。

譚慎格說:"去年10月,他請我到他家吃飯,很簡單的午飯,是他太太親手做的,就是麵包和湯,伴著一杯酒,席間自然談到了中國、臺灣;一個多小時的交談期間,可以看出,他對牽扯到中國的整個局勢、對美中關係、台海關係的前景是持悲觀態度的。"

譚慎格說,李潔明的這種悲觀,來自他對美國外交和情報界在中國問題上隱隱存在的一言堂現象的憂慮;李潔明去世前發表演講時,也特別闡述了自己的這種憂慮。

李潔明說:"我認為,在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和信息的過程中,我們應當特別小心;目前存在一種現象:不完全是集體思維 (group think),但是,有一種要在政治上保持正確 (political correctness) 的風氣。一些人的分析乍看去條條是道,但是在內容上,卻存在著嚴重的偏見。"

李潔明說,美國情報界有些人把中方的一切舉措都從最積極的角度來看待,這很讓人擔心。

李潔明對美中之間"戰略夥伴關係" (strategic partnership) 的定位提出質疑;他認為,說美中兩國之間擁有"戰略往來關係" (strategic relationship) 更為準確。

*要勇於逆流而上*

譚慎格回憶說,在他最後一次和李潔明交談時,李潔明特別叮囑他要堅持下去,把自己所持的觀點表達出來,讓公眾和政策制定人士聽到不同的聲音。

譚慎格在美國政策和學術界以挑戰美國外交以及情報界目前似乎佔有主流地位、比較親北京的觀點為名。

*反共的同時保持對話*

一方面,李潔明提醒美國在戰略上應當採取審慎的態度,從多方面來考慮問題,另一方面,他同時也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保持各種層次的往來、包括和中國政府之間的對話 (engagement),是非常重要的。

譚慎格在回憶李潔明的時候,也談到了李潔明在國際交往中現實的一面。

譚慎格說:"他很明白美國外交政策的侷限性;比如在臺灣問題上,他就認為美國在現實中不可能支持臺灣獨立。"

儘管如此,李潔明生前一直高度關注臺灣的局勢,並且在很多場合,為臺灣說話。他去世之後,臺灣外交部官員表示,正是因為李潔明當年幫助臺灣保住了在亞洲開發銀行 (Asia Development Bank) 的正式席位,臺灣日後才有可能加入世貿組織 (WTO) 以及亞太經合組織 (APEC)。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凱麗.克瑞(Kelley Currie)女士說,在中國問題上有兩派陣營,而李潔明經常對這兩派都提出挑戰。跟那些從事經貿、親北京的一派說話時,他就會提到人權、自由、政治犯這些問題;跟那些主張人權、或者是持有所謂中國威脅論觀點的人討論時,他會提醒他們,中國的經濟改革確實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自由度,而且提醒他們,美國需要在各個層面和中國保持交往。

目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University of Arizona) 物理系執教的方勵之教授說:"他當然是反共的,他的意識形態是反共,但是同時,他也主張要和中國(政府)之間有deal(進行談判、協商),就是說不能夠完全不接觸、不做交易,總是要做這種事情的,政治就是這樣。"

*能夠以中國人的方式進行思維*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漢學家、著名歷史學教授Arthur Waldron (林蔚)說,李潔明是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人當中,很少能夠以中國人的方式來進行思維的一位,而這也正是他看問題準確的原因所在。

2004年,紐約的公共事務 (Public Affairs) 出版社出版了李潔明大使和他的兒子傑夫裡(Jeffrey Lilley)共同撰寫的《中國通》(China Hands)一書,書的副標題是《90年亞洲諜報、外交歷險記》(Nine Decades of Adventure, Espionage, and Diplomacy in Asia)。

在華盛頓傳統基金會為他舉行的新書出版招待會上,主持人介紹說,《中國通》一書的作者是一位"傑出的美國公民,一生中在美國對中國以及亞洲的外交事務中,扮演了獨特的、至關重要的角色"。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