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個排行榜,自從國美黃光裕被稀裡糊塗的拉下馬之後,比亞迪汽車的老總王傳福就榮登榜首了。有意思的不是這個人,而是福布斯同時公布的其資產增長值引起了我的注意:據統計,王傳福的財富淨值已經從12個月前的10.6億美元增加到了58億美元。一年之內足足增長了近5倍!要知道這一年可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最為低迷的一年!
王傳福現象並不是一個特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亞軍劉永行的總資產也從去年的30億美元增加到了如今的55億美元。季軍宗慶後則從13億美元增長到了48億。而所有排名前40位富豪的總資產額則翻了一番,由520億美元增加到1060億美元。
富豪們還在賺錢,說明中國的市場果然還是異常的活躍,說GPD在增長那是完全可能的。那麼是不是說中國的形勢果然一片大好呢?從掌權的中共角度來說,當然是。GDP增長既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又增長了富豪們(絕大多數都是體制內的人)的資產,還增加了稅收,那是大大的好。可是對於普通百姓呢?這個問題就不能這麼簡單的看了。
中共天天喊著保八保八,這裡GDP增長8%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市場經濟就是富人們賺錢的遊戲:他們將低工資窮人們生產的商品高價賣回給窮人,從而賺取差價。如果生產不擴大,GDP不增長,那麼這個遊戲漸漸的就玩不下去了,因為窮人們已經被掏空了荷包,再也沒有錢給富人們賺取了。為了賺更多的錢,富人們把錢借給窮人讓其有能力繼續購買商品,也就是避免市場的資金鏈斷裂。可是窮人們就更可憐了,他們不但要支付商品的差價,而且還要為借款支付利息。所以他們不得不干更多的活,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就是總生產必須不斷的加大,也就是GDP必須保持增長。中共口中的8%就是要維持中國市場的穩定所必須死保的一條火線。可是大家也看到了,GDP增長最終受益人還是那些掌握著資源和錢財的富人(中共自身),普通百姓並無受益,相反負擔越來越重。
當然維持市場的穩定是必要的。在當今的社會道德條件下,我們不能指望當市場崩潰時富人會拿出錢來接濟窮人。那麼維持讓富人賺錢的市場的運作,也維持了窮人們的一份工作,也只能是當前的權宜之計。這次經濟危機,其本質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的市場資金鏈條斷裂帶來的連鎖反應。我們不期望看到富人自覺自動的拿出錢來彌補這個空缺,最後的依靠還是各國政府拿出老百姓的稅金。
反觀中國,經濟危機發生後中共積極回應,宣布拿出4萬億人民幣救市。當然這4萬億從哪裡來,又用到了哪裡去都是"國家機密",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大致分析其來源不過以下幾種:
1. 稅收或國家債券。不過債券最後還是要靠稅收來還,只不過是預支了未來的稅收而已。從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的角度來看,用稅金救市對百姓來說還是有益的:首先穩定市場的資金鏈就是確保了大家的工作,讓百姓不至於失業;其次國家用稅金購買大企業的股份,這些股份當然就屬於納稅人所有,將來股份帶來的收益如股息之類自然就轉變成為百姓的福利。所以政府救市對老百姓是一舉兩得的。
可是這個道理放在官商勾結的中國大陸就行不通了。用稅金救市,國家得利,老百姓卻不得利。真正的受益者是中共及其體制下貪官與奸商。財富榜上富豪們資產滾雪球般的增長就是一個明證。換一個通俗的說法:官商榨取百姓的血汗,經濟危機讓他們做不成生意,於是讓百姓拿出錢來救市,以便官商能夠更多的吸取民脂民膏。老百姓得到了什麼?僅僅是保住那一份相對收入極低的工作而已。
2. 增加外匯儲備。本來兩國之間做生意目地在於互通有無,可是中共將百姓創造的商品出口後卻將外匯存儲了下來,並不從國外買回等值的產品。為什麼呢?因為外匯可以通過匯率變換成人民幣,從而增加國內市場的貨幣發行量。這些錢也許就是救市資金的來源之一吧。我們看到雖然由於經濟危機中國的出口總量大規模減少,可是中國的貿易順差(出口減進口)卻穩中有升,可見是刻意壓低了進口,直接結果就是增加了外匯儲備。
把外匯變成人民幣拉動國內市場不好嗎?我只能說這是權宜之計,其害處不亞於飲鴆止渴。總體上看,貿易順差的結果就是國內市場的商品減少與貨幣的增加,這就是通貨膨脹,這就是漲價的根源。市場中的貨幣變多了,可是老百姓口袋裡的貨幣並沒有成比例增長,所以老百姓們參與的社會分配的比例就進一步減少了。從另一個角度說,外匯的發行國只要印錢就可以從中國買回商品而不用付出等額商品為代價(因為中國根本不買),那不相當於把老百姓的血汗白白送給了外國?這不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行為嗎?而且賣了國還不討好,人家國家還怪我們破壞他們的市場秩序!
3. 再接下來的途徑就只剩下印刷鈔票了。其後果還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老百姓的存款貶值。
話說回來,不管中共的這4萬億是通過什麼途徑籌集來的,也不管其將來會產生怎樣的惡果。就目前的情形看,中國的市場確實是穩定了,保八看來也不是一句空言,世界市場似乎風景這邊獨好。那麼這是不是中共經濟政策上的成功,甚至又一次的"勝利"呢?當然不是。
市場經濟的本質決定了經濟泡沫的不斷產生:當富人們通過借錢給窮人來維持市場交易的資金鏈時,窮人們的實際資產是負值,而富人們的資產總量則超過了市場中所有商品的價值,這就是泡沫。泡沫是不穩定的,是容易破裂的:假如富人們突然要求用所持有的貨幣全部購買商品時,市場就崩潰了,因為市面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商品給他們買!為了維持市場的穩定,就必須小心翼翼的制衡作用在泡沫每個方向上的力量,使其不至於破裂。政府救市,就是在這個泡沫在自由市場下受力不均勻時,人為干預市場的無奈之舉。
評價政府救市的成效,不能僅僅看短時間內市場的穩定,更要看這樣的穩定能夠維持多久。假如說今年投入4萬億維持了市場穩定,明年還要投入另一個4萬億才能繼續保證市場不崩潰的話,怎麼能說這些救市資金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呢?
正確的救市方法,當然就是要藏富於民,減少貧富差距,增加老百姓的購買力(不是內需,政府造大樓也是內需),從而減小泡沫,維持市場長久的健康發展。具體的做法,就是要投資實業,投資基礎建設,擴大生產規模,特別是產品價值高的高科技產業。相反,錯誤的救市方法就是投資金融,救股市,造成市場表面的虛假繁榮。
股市反應了市場好壞,這是不錯。可是把救市場的"救市"理解成救股市的"救市",那就大錯特錯了。好比一個人的體溫反應出他的健康。發燒的人病了,這是正確的。可是把一個發燒的人泡在冰水中強行維持其體溫在正常範圍,絕對不是治病的正確方法。同理,股市暴跌,雖有人為操作的可能,可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市場的萎縮才是其根源。將救市的錢投向金融股市而非基礎建設與實業,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不治本的舉措。
可以想像,通過將大量的資金投入股市,股市必然上漲,這就導致了股票持有者的資產上漲。誰是受益者?當然是大戶、大股東,也就是富人,他們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維持他們的生意。當然老百姓也能從中得到一點好處,不過那也僅侷限於有限的散戶,而且其實際收益佔總救市資金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股市很容易熱過頭的,如果大戶們拋售股票,造成又一次的暴跌怎麼辦?難道又要政府拿出百姓的血汗來救市?吃虧的永遠是百姓。從本質上講,投資股市是一種主動擴大經濟泡沫來賺取資金的方法。政府投資金融股市,非但沒有抑制泡沫的產生,反而推動了其生長擴大,就為了表面的繁榮,這不是飲鴆止渴又是什麼?
當然中共有沒有投資股市,4萬億中又有多大的比例投資於股市我不知道。不過福布斯對於中國首富們資產增長原因的分析歸於他們從股市中的得益。這恰恰證明了中共至少有很大的一筆錢用於了股市的救市,至少那些富豪們的資產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從政府的救市資金中來的。政府救市讓富人富上加富,老百姓得到了什麼,市場又得到了什麼?除了股市,樓市也是一樣。中國的房子不是還在漲價嗎?又是政府出窮人的錢救富人,讓窮人更加買不起房。這根本就是劫貧濟富嘛!
不要忘記了,股市也是市場,樓市也是產業!一買一賣之間,就有國家的稅收,就有GDP的增長!當中共投下4萬億重金救市之後,我們沒有看到基礎設施的增加(一些道路的修建是原來的計畫之中的),沒有看到教育投資的增加,沒有看到環境污染的治理,沒有看到醫療教育等各種老百姓切身福利的增加,只看到將錢投向股市樓市這些個無底洞,然後富人們一把一把的抓錢。百姓勉強保住了工作,保住了飯碗,可是明年呢,後年呢?百姓不富裕,來年的商品還是無法消化,市場的資金鏈還是要斷裂,經濟危機又要捲土重來!
中共難道認識不到這些嗎?它認識到了,這就是它常說的產業機構不合理。中國特色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可不是衣服生產太多,褲子生產太少這種意義上的不合理。而是大量的資金沒有用於實業與基礎建設(用於增加百姓的財富和社會商品總量),卻投資於商品性價比嚴重失調的股市、樓市及其它金融衍生品(所謂的投資)。救市的資金不是用於抑制泡沫的產生,而是催生其不斷的膨脹。
中國GDP增長的歡,經濟泡沫增長的更歡!可是中共早被實現保八目標的"偉大勝利"沖昏了頭腦,哪裡還有心思顧及"產業結構不合理"帶來的致命弊端?我相信中國的GDP在蓬勃的發展,迅猛的提高,可是我決不看好中共胡亂救市下中國市場的前景。牛皮吹的越大,離破裂也就不遠了。各位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者們,可千萬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