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畢業的賙濟曾經留學美國,回國後任華中理工大學校長,二○○三年接替陳至立出掌教育部長,在此期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教育改革愈改愈亂,問題成堆,民怨滔滔。在教育部好大喜功的思想指導下,各地大學盲目擴張擴招,無序競爭,學費濫收狂漲,窮人家庭付不起學費,被老百姓稱為「新三座大山」之一,與此同時,學校師資質量滑坡,造假腐敗無日無之。
身為教育部長的賙濟難辭其咎,廣遭社會各界批評,成為輿論、專家、網民,甚至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萬炮齊轟的眾矢之的。在去年全國人大表決部長人選時,連任教育部長的賙濟得票倒數第一,被媒體冠為「反對票王」,故今次提前卸職,成為教育亂局的替罪羊,雖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反腐不力打假無策
在賙濟主持教育部長期間,大學腐敗愈演愈烈,猶如井噴,實為中共主政六十年來所罕見,其中不少大案發生在直屬教育部領導的重點大學,影響十分惡劣。譬如近期被捕的武漢大學常務副校長兼總會計師陳昭方、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以及已被判刑十年的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世明,被控受賄一百六十萬元的南京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劉代寧等人,都屬於「教育部管理」的官員。
高等學府是培養國家棟樑的神聖之地,如今墮落成腐敗重災區,而大學校長淪為貪腐高危人群,追根溯源,與教育當局急於躋身「教育大國」的假大空政策有關。這些年來,各地為實現「擴招」目標,大躍進式地跑馬圈地,一下子建成六十多座大學城。期間,校長書記集官學商於一身,招標採購,大權獨攬,不貪瀆腐敗也難。
更不堪的是,這些年來大學高度官場化、學術領域圈子化,評職稱、申請科研經費,不是比誰的能力大小,而是看誰的背景強後臺硬,學術腐敗伴隨而來,大量質素低劣的論文充斥高校,教授們紛紛淪為「文抄公」,論文抄襲醜聞頻傳,包括不少大學校長、副校長也加入了抄襲論文之列。作為主管當局,教育部對此卻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未有組織認真的學術打假,遑論霹靂行動,身為部長的賙濟甚至連放狠話的膽量也沒有,簡直就是束手無策,放任自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收拾教育亂局,絕非換一個部長那麽簡單。教育腐敗與官場腐敗同流合污、相得益彰,當局只有從體制上撥亂反正,廢除校園的官僚化管理,恢復專家教授治校,才能遠離腐敗,真正還教育界清淨。
袁貴仁升任部長後,中國教育部目前共有五位副部長,分別是陳希、魯昕、陳小婭、李衛紅、郝平。
袁貴仁簡歷
袁貴仁,男,漢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鎮人,1975年2月入黨,1969年5月參加工作,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
現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69-1978年 安徽省固鎮縣王莊中學、五七大學教師
1978-1984年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學習,獲學士、碩士學位
1984-1989年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師、系副主任
1989-1995年 北京師範大學社科處處長、副教務長、教科辦副主任
1995-1996年 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
1996-1998年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1998-1999年 北京市市長助理兼市教委主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1999-2001年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2001-2005年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
2005-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2009年10月31日 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職位。
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
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賙濟簡歷
賙濟 男,漢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黨,1970年3月參加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5-1970年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機械製造專業學習
1970-1978年 新疆工學院教師
1978-1980年 華中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0-1984年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
1984-1995年 華中理工大學(原華中工學院)教師、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995-1997年 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
1997-1999年 華中理工大學校長(其間: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2001年 湖北省委常委、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湖北省科技廳廳長
2001-2002年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2-2003年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2003-2009年 教育部部長
2009年10月31日 被免去教育部部長職位
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来源:東方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