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近六年後,臺灣衛生署昨日宣布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衛生署長楊志良對於未能擋住美國牛的內臟及絞肉進口,坦承遺憾。
最快11月2日公告 即可進口
代表談判的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認定,美國是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症)風險已控制國家,臺美雙方於二十二日簽署協定,即日起預告。三十月齡以下美國牛只在去除扁桃腺及迴腸末端後,包括牛小排、丁骨牛肉、牛肚、牛胃等內臟及絞肉都可以進來。至於牛腦、頭骨及脊髓神經等部分,則經雙方私下協議,未來不會進到臺灣。預告十天後,若各方沒有意見,最快十一月二日即可正式公告,業者即可自行決定何時進貨。
沒能擋住內臟 楊志良很失望
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政治不會凌駕專業,所有流程也會經過嚴密把關,楊志良表示,未來進口的美國牛肉產品都會經過美國"品質系統評估制度",而且是每一批進口牛肉都要認證,然而臺灣不能百分之百相信美國,政府要加強監督,確保民眾食用安全。蕭美玲亦說,未來如果美國再次出現非偶發性的狂牛症,我方隨時都可關上開放大門。
不過,楊志良承認對最後談判結果感到失望,因為他一直努力不要讓內臟及絞肉來臺,主要是內臟和絞肉含導致狂牛症的普利昂變性蛋白濃度較高,容易引發民眾疑慮。但臺灣談判籌碼不多,最後只能比照南韓標準。
內臟易含致病原 專家吁勿吃
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威宏表示,"狂牛症"主要是牛只因"普利昂變性蛋白"堆積,造成腦部呈現海綿化空洞,牛隻身上的內臟、腦、神經、脊髓及淋巴等部位,普利昂變性蛋白最容易堆積。肌肉內的普利昂變性蛋白濃度較低,是內臟、神經的五千到一萬分之一,比較沒有問題;但內臟及神經因普利昂變性蛋白濃度高,建議不應進口。
臺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說,國人喜好吃牛內臟,但美國把內臟當垃圾,怎麼可能把危險物質去除乾淨?民眾最好不要吃美國牛肉,也千萬不要吃內臟,以避免吃到致病原。消基會強烈批判衛生署,根本罔顧民眾健康。
朝野立委齊轟 誰決定誰下臺
朝野立委昨天一致抨擊,國民黨團揚言"誰做的決定,誰就要下臺",若是吳揆的決定,也一樣要下臺。衛署若不踩煞車,就全數刪除或凍結衛署預算。
國民黨團書記長呂學樟質疑,臺灣立法院在民國九十五年就決議,進口美國牛肉前衛生署須向立法院相關委員會報告並經同意;民進黨團亦主張,除非經立法院同意,衛生署不可以片面決定開放,否則不排除率眾包圍港口;立委黃淑英更質疑,突然開放美國牛肉,難道是用臺灣人赴美免簽證來作交換?對此,蕭美玲坦承未依立院決議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