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視公司因與納米比亞政府簽署的一份價值5500萬美元合同而受到當地反貪機構的調查,目前有三人因行賄罪被起訴。這份合同涉及民營的清華同方集團威視高科技公司向納米比亞海關提供用於機場以及港口等的透視掃瞄器器。
據法院的文件指出,在2007年,中國政府向納米比亞提供了一筆一億美元以2厘5分20年償還的貸款,條件就是必須將部分的貸款5530萬美元用於購買中國製造的掃瞄器器,並將掃瞄器合同提供給中國公司。
去年3月,納米比亞財政部向中國指定的威視公司支款了1280十萬美元作為購買掃瞄器器的定金,但財政部通過例常對銀行的檢察發現,這筆巨款已轉入了另一個與合同無關的帳戶,因而引起當地反貪機構進行調查。
調查發現,這個帳戶的三個所有人分別是納米比亞一家顧問公司的老闆拉邁克(Tekla Lameck)和其合夥人,以及威視公司在納米比亞代理人楊帆 (Yang Fang)。三人在今年七月因行賄罪被逮捕和起訴,他們都否認控罪。納米比亞一家法院早前宣布,繼續凍結三名被告人的資產,並延後對案件作出裁決。
納米比亞財政部向本臺記者書面回覆有關案情時透露,威視公司近日已同意與他們就有關的合同重新談判,但至於何時舉行會談以及合同價格會否降低,他們也不知到。
財政部表示,他們與威視公司的合同仍然是有效並在執行當中,但他們同時會在法院進行民事和刑事的法律程序,並希望在重新談判中與威視公司達成協意。
中國的國營企業有著背後數以百億計外匯儲備,近年來在一些非洲國家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採礦採礦貿易等投資項目投資,引起外界日益關注其商業運作模式。
倫敦經濟與政治學院教授艾頓 (Chris Alden) 接受本臺記者訪問時表示,中國以賄絡取得合同的事件並非不尋常,歐洲的公司亦發生過以類似手法取得合同的情況。但中國到非洲國家投資,應奉公守法,遵守當地的法律。
非政府國際組織國際透明一項目負責人瓦來然(Francois Valerian)說,全球自由貿易為非洲國家帶來更多的競爭,已成為一個經濟強國的中國,不應降低其透明度的標準。
在去年﹐國際透明的貪污指數報告,在22個最貪污腐敗國家中,中國排名第21位。
雖然胡錦濤長子胡海峰曾擔任威視公司的董事長,不過他在去年已經升任母公司清華同方集團的黨委書記。納米比亞的反貪機構早前表示,胡海峰並非嫌疑人,但希望通過與威視公司管理人員的對話,更多地瞭解中國的商業運作程序和手段。
與此同時,英國《每日電訊報》週日又刊登了英國主要儀器設備製造商史密斯集團向歐盟投訴"威視"在歐洲有"軟貸款"行為。
倫敦大學金融學教授孫來祥就此接受本臺中文網採訪時說,提到軟貸款的做法中國並不陌生。他說,改革開放初期,日本就利用軟貸款讓中國購買他們的儀器設備或工廠。
孫來詳認為,中國幫助一些非洲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往往是非洲的一些國有公司購買中國的設備或用地價把自己的石油開採權出讓給中國。
與西方國家提供的捆綁援助相比,軟貸款在非洲國家更受歡迎,因為它不涉及主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