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0-09 23:33:42作者: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彷,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臺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宰相並不是一個官名,實際上是一個群體,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領導層。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閑職。實際權力歸屬「中書門下」這一機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同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此外,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
宋神宗元豐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
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復參知政事。此外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宰相權力太重而有篡位奪權的危險,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洪武十三年 (1380年),對左丞相胡惟庸以「圖謀不軌」誅殺後,乾脆乘機廢除宰相制度。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便從此永遠消失了!宰相原有的權力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來分擔;而這六部尚書則由君主直接管轄指揮,君主的權力便大大增加了!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使相沿一千餘年的宰相制度至此銷聲匿跡,君權、相權合二為一,使封建君主集權專制制度發展到了最頂峰。從唐代中期以後君主集權和分割相權的總的趨勢來看,明代最終廢除宰相制度,也是宰相制度的必然歸宿。而權力的高度集中也使朱元璋成為歷史上空前忙碌的皇帝,後人據史書記載統計,僅在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朱元璋就處理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處理200多件。這使他感到十分勞累,所以他對身邊的侍從說:「朕自即位以來,嘗以勤勵自勉,未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宮,夜臥不能安席。
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
史上名相:管仲 田單 魏冉 商鞅 呂不韋 李斯 蕭何 曹參 周勃:漢文帝時丞相。 曹操 諸葛亮 陸遜 王猛 謝安(東晉)狄仁傑 趙普 寇准 王安石 司馬光 文天祥 陸秀夫 于謙 張居正 張廷玉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與秦朝相彷,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臺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
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宰相並不是一個官名,實際上是一個群體,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領導層。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閑職。實際權力歸屬「中書門下」這一機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同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此外,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
宋神宗元豐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
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復參知政事。此外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
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宰相權力太重而有篡位奪權的危險,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洪武十三年 (1380年),對左丞相胡惟庸以「圖謀不軌」誅殺後,乾脆乘機廢除宰相制度。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便從此永遠消失了!宰相原有的權力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來分擔;而這六部尚書則由君主直接管轄指揮,君主的權力便大大增加了!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使相沿一千餘年的宰相制度至此銷聲匿跡,君權、相權合二為一,使封建君主集權專制制度發展到了最頂峰。從唐代中期以後君主集權和分割相權的總的趨勢來看,明代最終廢除宰相制度,也是宰相制度的必然歸宿。而權力的高度集中也使朱元璋成為歷史上空前忙碌的皇帝,後人據史書記載統計,僅在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朱元璋就處理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處理200多件。這使他感到十分勞累,所以他對身邊的侍從說:「朕自即位以來,嘗以勤勵自勉,未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宮,夜臥不能安席。
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
史上名相:管仲 田單 魏冉 商鞅 呂不韋 李斯 蕭何 曹參 周勃:漢文帝時丞相。 曹操 諸葛亮 陸遜 王猛 謝安(東晉)狄仁傑 趙普 寇准 王安石 司馬光 文天祥 陸秀夫 于謙 張居正 張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