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出爐的兩份調查報告指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愈演愈烈,20國集團(G20)陽奉陰違,未遵守去年底作出的自由貿易承諾,持續推出投資限制與貿易障礙措施。
其中一項統計顯示,中國是遭受最多國際貿易限制的國家,美國次之。
世界貿易組織(WTO)與獨立智庫「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TA)的報告顯示,中美上週末的輪胎與雞肉貿易摩擦只是冰山一角。GTA估計,目前全球光是計畫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就超過130件,這些保護措施包括政府金援企業、高關稅、移民限制及出口補貼。
舉例來說,俄羅斯正計畫全面提高關稅;南非正在修法鼓勵政府向黑人經營的當地公司採購;日本則在修改檢疫規定,將衝擊食品進口。
這些規定花樣繁多,不像1930年代的貿易戰爭那樣直接築起關稅壁壘。大蕭條時期的貿易戰爭可能不會重演,但全球貿易正在遭受衝擊,預計今年的全球貿易額將比去年縮水10%。
GTA召集人伊文內(Simon Evenett)說:「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個成員國違背自由貿易承諾。」
去年11月,在雷曼倒閉引發全球經濟風暴的高潮,G20領袖公開共同承諾不會採取妨礙自由貿易的政策。但根據GTA統計,G20成員國自此又實行了逾百項「明顯的貿易歧視政策」。
WTO的批評則相對溫和,僅表示發現G20成員國的自由貿易承諾出現「疏漏」。WTO表示,在今年4到8月期間,沒有發現以大規模限制貿易或投資來挽救內部經濟的作法。根據WTO統計,今年7到9月間共在全球出現53筆貿易保護措施;而根據GTA,這段期間執行的貿易保護措施高達95件。
這兩項報告都意在對下週末召開的G20匹茲堡高峰會議提出預警。
根據GTA統計,全球貿易保護的立法數目是貿易自由化立法的六倍。全球各國政府平均以每季60次的總數推出貿易保護措施。在國際貿易流通的貨物中,超過90%受到或多或少的貿易限制。
GTA統計,中國是最大的圍堵目標,共有54國針對大陸貨採取限制措施;其次是針對美國的49國,及針對日本的46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