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藝術已成藝術顯學(圖)

作者:蕭宗煌(臺灣博物館館長) 發表:2009-09-08 17: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類祖先千百年來仰賴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似乎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然而隨著人口增長、環境污染及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地球已經逐步陷入自然生態的浩劫。

今日,地球生物正以自然滅絕千百倍的速率消失,許多物種甚至在被認識之前就已經絕種。

而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與文化多樣性的流失息息相關,世界上許多文化滅絕的區域正是生物多樣性破壞最嚴重的地方。

自然與生物向來是藝術家最喜愛的創作題材,臺灣對自然環境問題的覺醒源,自八十年代環保意識的抬頭、輿論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敏銳的文學家、藝術家們意識到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會給臺灣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因而相繼投入生態環境議題的創作,並逐漸脫離傳統的學院美學與裝飾藝術形式,藉由藝術作為自然保育工作的推手,以生態環境為題材的藝術形式因而蓬勃發展。

臺灣生態藝術從萌芽、發展到逐漸被大眾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便是延續了八十年代關注生態環境的思潮,生態藝術終可脫離博物圖鑒的輔具角色,獨立成一個藝術的顯學。

因此,臺博館特別與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策辦"自然香頌─臺灣生態藝術特展",提醒觀眾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尊重土地倫理,在追求人類生存目標的同時,和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一起邁向永續的未來。

 
上:紅胸啄花鳥 Orange Parrotbill
下:煤山雀 Formosan Barwing, Lithograph
(石版畫,Ibis)

紅胸啄花鳥是臺灣體型最小之鳥類之一,全身長度約九公分,嘴尖細、眼周圍有白色細毛,主要食物為昆蟲及果實;煤山雀主要特徵為其頭上之黑色羽冠,身長約十公分。此二種鳥類皆為英國自然探險家古費洛於1912年發現之鳥種。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