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國富論》中提到的「鑽石與水的矛盾」,前提設定可能要重新改寫了!氣候變遷加劇、環境惡化,西亞、南亞、北非皆面臨水資源匱缺的窘境,恐怕水會越來越貴。不過臺灣學者表示,臺灣有獨立的水資源體系,雖不致引發爭奪戰,但需妥善調配運用、系統化管理,否則將連帶影響糧食供需量。
目前西亞、南亞、北非等地皆陷入水資源爭奪戰。以西亞為例,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土耳其建造水壩,阻斷了下游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水源。近日即傳出伊拉克近兩百萬人為缺水所苦。流經以色列、巴勒斯坦的約旦河,也讓兩國情勢更為劍拔弩張。目前以色列聲稱握有九成的河流控制權,巴勒斯坦人只能使用不到兩成的水量。
南亞地區,印度河流經的兩國,巴基斯坦與印度,也引發搶水糾紛。水庫、水壩同樣造成下游地區喀拉蚩一帶的水荒問題。不過若要關閉其中一個水壩供水,就變成旁遮普地區缺水。顧此失彼,問題相當棘手。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柳中明表示,1970年代已降,西亞、南亞、北非等地皆是氣溫明顯上升、乾旱頻傳的地區,再加上不斷增加的人口,水資源缺乏是一定的。
北非尼羅河區域長久以來也為「水」爭執不休。烏干達、盧安達至今仍為了是否能自由在河畔建蓋水壩等設施,試圖與埃及協商。不過埃及最近也面臨大麻煩。科學家在兩年前就曾提出警告,若海平面上升,尼羅河三角洲區域難逃一劫,現在果真一語成讖。最近英國《衛報》報導,因海平面上升,尼羅河三角洲一帶開始面臨海水侵襲,不利農民種植。這塊土地生產全國近六成的農產品,未來發展,令人憂心。
臺灣會不會面臨搶水困境?柳中明持否定意見。他認為臺灣有獨立河川系統,不致於與其它國家爭奪資源,反倒是如何調配運用、減少高耗能產業用水,發展綠產業,才是關鍵。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也同意此說法,並認為「臺灣恐面臨產業間的爭奪」,如何系統化管理,提高水資源運用效率,如雨水儲集、循環水利用、海水淡化等,皆是參考方案。
但童慶斌也憂心,氣候變遷加劇,但在目前農業用水量不調漲、農地廢耕的情形下,恐怕也會如他國面臨缺糧問題。他建議,政府應以土地為單元管理系統,將農地、水等因素納進考慮,這也是目前學界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