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讓食物成為我們的藥」,其中就指出日常飲食對於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現今人們因為攝取貧瘠、過度加工的食物,以及錯誤的飲食 方式,使得現代人因為不正確飲食習慣而宿疾纏身。為落實「醫於未病」的預防醫學理念,我們希望國人可以及早建立一個正確健康飲食概念,並且確實由日常生活 中去落實。
以下簡單匯整幾個重要的飲食原則,方便民眾在每日飲食中有所依循,來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1、攝取適當的熱量並控制體重:均衡食物熱量分配比例應為:總熱量的50~60﹪來自碳水化合物、20~30﹪來自脂肪、其它10~20﹪則由蛋白質攝取。
2、補充足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因為人類無法在體內製造出自身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而現在食物中普偏缺乏足夠微量元素,因此,建議每天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3、飲食應含50%的高纖維食物:建議飲食中選擇全榖類食物作為主要碳水化合物來源,並盡量攝取大量天然的蔬菜及適量的水果。
4、攝取適量油脂:不論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都重要,但是建議應以椰子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及堅果為主要油脂來源。每日油的攝取量約為2至3茶匙,而堅果則為1至3份。此外,不要攝取反式脂肪酸。
5、盡量以豆類為蛋白質及鈣質的來源:蛋白質在體內是可以再循環利用的,因此並不需要攝取太多蛋白質。許多植物中已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八種必需胺基酸。因此,建議以植物性蛋白質(如大豆)作為蛋白質來源,肉類則以魚肉、雞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
6、攝取適當比例的酸性及鹼性食物:人體必須保持體液的酸鹼值恆定,否則構成細胞的蛋白質便會變性,體內各種酵素活性也會減弱。我們建議平日飲食中酸鹼性食物比例應為20%:80%。
7、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咽,讓每一口食物都充分與唾液浸潤,才可以讓消化功能達到最佳狀況;另外,飲食勿過量,而且就寢前不要大量進食。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國人整個飲食習慣有重大改變,例如外食人口增加,食用加工食物機會增加等,卻也因此增加許多飲食衛生方面的危機,影響的不僅是個人健康,更可能造成社會恐慌,增加醫療成本。
因此,我們堅持民眾應該著重天然、均衡的食物,並以愉快優閑心情專心進食,才是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因為好的飲食可以幫助身體發揮自我療愈的能力,漸漸回覆最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