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龐大最浪費的教育組織
首先,中國大學的組織架構是如何浪費資源的。不瞭解中國大學的人,很難想像中國的大學是一個機構龐雜的官僚組織。在大學既有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也有學校的行政組織。這些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大學校一級的組織──學院一級的組織──系一級的組織──教研室一級的組織。大學日常運作的程序是這樣的:學校開會之後,傳達到學院;學院的負責人開會後,傳達到系負責人,系負責人開會後,傳達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再傳達給教師。在現代網際網路路條件下,一個小小的通知,往往要經過層層傳遞,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可能會導致教師接收不到信息。可以這樣說,在這樣的官僚體制下,普通教師是最沒有權利,也最沒有發言權的職工。學校的絕大多數資源,都耗費在這些組織機構裡面。從教研室、系辦公室、學院的辦公室到學校辦公室,都有專門的行政管理人員,他們不僅耗費教育撥款,而且更主要的是,會層層加重教師的負擔。
大學是按照行政級別分配資源的。學校的負責人除了有專車、辦公室和服務人員之外,還有特別的出差費用和電話費用;學院的負責人除了不配備專車之外,辦公室和服務人員以及出差費用、電話費用樣樣齊全;在許多大學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都有專門的電話通訊補貼。假如學校有數十個院級單位,上百個教研室,那麼,僅僅辦公費用和電話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根本談不上效率,普通教師的辛苦所得,幾乎都耗費在這些機構及其負責人的身上。中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是世界上最龐大也是最浪費的教育組織。
現在許多年輕教師不安心學術研究,一心向上爬。究其原因就在於,在這樣的官僚體制中,只有獲取一官半職,才有可能得到資源,包括教學和科研資源。普通教師要想完成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這是中國教育界的普遍現象,也是許多青年教師希望在大學擔任領導職務的根本原因。
資源分配學校領導說了算
其次,大學的資源掌握在各級官員的手中,級別越高,獲取的資源就越多。不同的大學實行不同的財務管理制度,但是,資源的層層分配體制卻大體相同。據筆者瞭解,大學的經費來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學費、政府的撥款、學校的經營性收入。這些資源被稱作基本資源。在分配的過程中,完全由校一級領導說了算。學校領導可以根據自己的好惡,向不同學院分配不同的資源,其理由往往冠冕堂皇。譬如,支持學科建設、申報博士點、申報碩士點、資助年輕教師、申報國家重點課題、扶持核心刊物、獎勵優秀教師、增加重點專業等等。學校的領導可以頒發各種文件,尋找各種藉口使用資金。不用問,這些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向各級領導傾斜,普通教師只有在極力迎合領導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享用這些資源。令人感到好笑的是,一些學校的領導認為這種尋找理由制定紅頭文件的做法,過於複雜,於是設置各種校級或者院一級的課題,直接以課題費的方式,將這些款項撥給自己或者自己的學生,然後由自己使用。
可以這樣說,在大學資源的配置方面,學校完全可以自定規則、自行操作。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大學的領導出手闊綽。他們可以採用各種手段把學校的經費據為己有。少數學校領導幹部,把自己的黑手伸向學校的基本建設,貪污受賄獲取鉅額資金。這樣做十分愚蠢,只要行賄人員告發,那麼,學校的領導就會被送進監獄。事實上,近些年來大學負責人鋃鐺入獄,絕大多數是在學校基礎建設方面貪污受賄而被人揭發的。現在許多大學領導早已意識到,制定各種教學科研獎勵制度,可以公開獲得鉅額的資金,根本不值得與建築承包商同流合污。現在大學領導中絕大多數都是重大課題的負責人,他們擁有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科研資金,這些人整天在國內外飛來飛去,打著學術交流的幌子,遊山玩水。
官僚體制層層盤剝
到了學院這一級,很少有經營性收入。但是,學院可以開辦培訓班,收取合作單位的學費,用於支付自己豪華的旅遊費用。現在,大學學院的領導,如果沒有公費出國訪問,簡直就是另類動物,絕大多數學院領導,把出國訪問作為自己的日常工作。當然啦,他們出國訪問的費用,就是辦公費用或者申請的課題費用。
到了系主任這一級,可支配的資源相對較少,但並非沒有油水可撈。且不說在申報各種課題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即使在教學安排環節,也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把許多費用相對較高的課程,放在自己的名下。根據筆者所知,僅辦公費用、學科建設費用、研究生培養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如何使用這些資金,全由系主任決定。系主任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這些費用報銷處理,只要給出一個理由,這些資金都可以化為己有。
教研室在學校是最基本的官僚單位,教研室主任享受電話津貼,並且可以安排課程。教研室主任不一定是學科帶頭人,但肯定是惟命是從的人。表面上看教研室主任忙忙碌碌,但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最基層的單位負責人,他們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最大限度地獲取好處。
可憐學校的普通教師,成為學校的弱勢群體。由於校長、院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往往都兼任教師,佔有教師的編製,所以,扣除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的教師,那些不擔任任何職務的教師才是學校最辛苦的大多數。過去筆者總以為,系主任承上啟下,不可能有更多的權力,但現在看來,在這樣一個官僚體制內,層層盤剝,只要擔任領導職務,都可以佔有一定的資源。
神聖學府淪為商業機構
第三,由於學校實行後勤社會化管理,學校早已淪為商業機構。中國的大學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產物──一方面對外反對教育產業化,可是另一方面,在學校內部卻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學校的後勤實行企業化管理,各種設施都要付費使用。大學的後勤集團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機構,它們不僅可以利用國家劃撥的土地從事各種經營性活動,包括開辦商店、書店、餐館食堂等,而且可以從日常教學活動中收取費用,可以這樣說,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是後勤集團獲取利潤的來源。不僅如此,學校的各個部門也從事經營性活動,譬如,研究生部本來是負責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可是,研究生部可以通過合作辦學的方式,收取各種費用。各個學院也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或者社會合作辦學等形式賺取外快。這些收入既不納入教育管理預算,也不需要向教師公開,只要各單位的領導作出分配決定,就可以進入個人的腰包之中。
莘莘學子成了賺錢對象
現在很多人抱怨中國大學費用太高,其實他們不知道,看得見的費用是有限的,看不見的費用卻是驚人的。大學生進入校門的那一刻起,就成為學校賺錢的對象。大學賺取的這些費用,很少用在普通教師的身上,學校的各級官僚之間相互進行利益輸送,相當多學校負責人成為百萬富翁。
分析中國大學的種種弊病,讓人感到切齒痛恨。十年寒窗苦讀的學生,在這樣的組織機構逐漸沉淪。中國大學的悲劇就在於,大學的校長和書記由上級任命,他們頤指氣使,享受優厚的福利待遇,可是,卻把學校當作官僚體制經營。不少學校的負責人拉幫結派,普通教師只能忍氣吞聲。現在許多學校的領導對外公開反對官僚主義,但是在學校內部,他們比官僚主義更加官僚主義。學校的普通教師要想與校領導聯繫,必須通過層層關口,學校的領導高高在上,很難顧及教師的實際問題。人們很難理解,在這樣一個日漸透明的社會,為什麼還有這樣的封建堡壘?人們也無法想像,在學生分配日益困難的情況下,為什麼學校還會疊床架屋,不斷地消耗著學生的學費?
大學自治早已是社會共識
大學自治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中國的大學之所以成為官僚組織,就是因為中國的教育管理者,希望大學成為官僚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他們就可以安插領導幹部,作為政治酬佣,也可以通過強化管理,從而壓縮學校的自由空氣。現在一些大學早已不是學術的殿堂,而是官僚政客相互勾心鬥角的試驗場。大學教師要想放下自己平靜的書桌,必須俯首稱臣,否則,大學負責人會尋找各種藉口,將其掃地出門。
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越來越多,可是,中國的高等教育質量越來越差,各種學術泡沫不斷泛起,畢業生的就業率越來越低。面對此情此景,教育主管當局難道還不應該深刻反思,盡快改弦更張嗎?
(本文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爭鳴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