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在最新的文章中說,"強姦被抓住了,就說是反華;孩子壓死了,問房子質量也是反華;食品中毒被曝光了是反華;打打殺殺欺壓百姓被上訪也還是反華;賣孩子、賣艾滋血、黑煤窯、假新聞、司法犯法、貪污腐敗、違憲侵權、網路驢霸(名為"綠霸"的封鎖軟體),只要是說到你的問題就是反華。"可以說,突出地描述了"反華勢力"擴大化的傾向。不光如此,現在連最不政治的環境問題,也被冠以"反華勢力"以打壓質疑中國環保的言論。09年2月的《中華英才》報導,在全國政協首屆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態勢分析會上,中國的環保部長周生賢就曾說:"在西方敵對勢力出於阻礙中國發展的險惡目的而攻擊我們環保成就的形勢下"云云,頓時讓國內媒體噤若寒蟬。要知道,這是在金融危機,全球加強合作,誰都不能忽視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克服金融危機積極作用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6月5日是,周生賢又用"無知和偏見"這類我們常批判西方反華勢力的用語,進一步回應西方媒體的質疑。但大家都明白,"反華勢力"或許在此前或此後謀求"阻礙中國發展",但絕不會在西方陷入金融危機,有賴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而緩期危機的情況下,"阻礙中國發展"。
但事實上,目前這種"反華勢力"的擴大化,並非"反華勢力"力量的增長,在國內問題上,是我們自己劃地為牢,將人民內部矛盾,無限上綱到敵我矛盾的結果。充分顯示了某些領域當政者的心虛,和對社會的不信任--現在根本的問題,不僅是民不信官,而且是官不信民。另外從技術上講,複雜的民意化解工作即繁重又耗時耗力,將一些民意打成"敵對勢力",有助於地方官啟動暴力措施,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正如艾未未所說的:"只要是為了公眾的事就是聚眾鬧事突發事件;要是為了國家就是政治風波動亂;要是明擺著有錯,就是別有用心;要是憤怒的人太多了就是不明真相被人教唆;要是國際譴責就是境外反華勢力。"
"反華勢力"的輕易使用和擴大化,也根本不利於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往。
所謂的"反華勢力"或"對華不友好人士",是一個太籠統的超大概念,它把所有對華不滿、投了"反華"法案票或同情中國"異議勢力"的人都放到一個內涵極廣的概念裡面了,而且這種標籤貼上容易,拿下難,實不宜經常啟用。這類詞或概念目前依然使用頻繁、隨意,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對待不同意見人士的處置態度。既把許多不必然會成為"反華勢力"的人推向真正的反華陣營,同時對準確把握中外關係也會有許多誤導。
最近聯合早報發表美國華裔社會活動家薛海培的文章,就較為深刻地剖析了這一點。薛海培說,在這種思維方式引導下,人們很難看到絕大多數佔據中間灰色地帶,既不反華也不親華的人士。它也無助於釐清問題的是與非。假如中國確實在某些問題上存在有待改進之處,你又如何判斷對方批評的動機呢?假如對方既批評又讚賞中國,那又該如何是好呢?以這種兩分法眼光看問題,我們平時對中國的建設性批評和建言,一不小心,也可能被劃入"對華不友好人士"之列。它像1997 年取消的"反革命罪":內涵和外延極廣,定義模糊,執行主觀,概念不合時宜。在對人的問題上,標籤要盡量中性,盡量少用,特別是像"反華人士"或"對華不友好人士"這種可以拎起來打人的大棒,一旦常用會把自己傷害得更厲害些。
薛海培說,美國及西方也確有逢中必反的反華人士,但那畢竟只是極少數。但就是對他們也要加以細化和分解,知道人家不滿的出處和動機,這樣才能在對應時做到有理有據有節。薛海培認為,美國左翼左派在人權議題上的"反華"更多的是從這種普世價值、社會進步的角度來關注中國人權狀況,儘管不時會開錯藥方。誇張點講,是從"一顆流血的心"的角度來"反華",常常並非惡意。
既使是那些鐵桿"反華人士",也要文明相待,你越是搞那種"千古罪人,遺臭萬年"式的大批判,甚至對人格貶低,就越容易顯示出你自己的非理性和不文明,反而容易失去道德制高點和政治上的優雅。薛海培認為,對政敵或持不同意見者的不黑既白和情緒化處置,究其根源,其實是中國文化中相對缺少人性寬容和中國政治史上千百年來你死我活殘酷鬥爭的反映。
前有著名"反華人士"彭定康與中國國家領導人一起大罵美國搞單邊主義,並期望加大與歐盟外交事務的協調。後有著名"反華人士"佩洛西議長訪華,實現了溫總理的"和而不同"。這些都說明,在國際關係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我們不能輕易用"反華"與否來劃線、標籤不同的意見和訴求,否則有一天,我們也許會真的被我們自己所製造的敵人所包圍,陷入"反華勢力"的四面楚歌之中。
来源:多維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