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6-21 23:05:00作者:
大學畢業需要論文評職稱晉級需要論文,巨大的需求使中國成為一個論文繁榮的國度.
"女教授聯名舉報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論文抄襲,遼寧大學副校長涉嫌論文抄襲" ... ...翻開報紙,近期一連串與論文造假相關的學術腐敗事件撞入公眾眼帘.其實,無論是走進大學校園,或者上網搜索,代寫論文,代發論文的廣告到處都是.只要出3000元,或者更低的價格,你就可以享受到從寫到發的一條龍造假服務,而且還可以讓這些來路不明的論文登上指定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有的論文造假中介甚至堂而皇之在寫字樓裡租起了辦公間.
論文造假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黑色"產業鏈.南京是眾多高校和學術機構的所在地,近日,快報記者對這產業鏈上的相關節點進行了調查.
[ "黑色"產業鏈中介]之誰在提供一條龍服務
就在各地學術醜聞驚爆四起的時候,南京的學術界仍是風平浪靜.但可以肯定的是,南京並不是一塊"淨土.經快報記者多日調查發現,南京竟然存在多家學術造假一條龍服務專業公司.
"中國期刊社在線網南京編審中心(以下簡稱南京編審中心),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學術不端的中介機構.這個機構在南京算是做得比較大的,有自己專門的網站,還在南京市鼓樓區一個新建的寫字樓裡擁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配有三到四個工作人員.
在南京編審中心的網站上,他們打出的口號是"為工程師,統計師,經濟師,政工師,教師,醫師等職稱論文的發表提供便捷.網站也把他們能夠發表論文的雜誌一一刊登出來,有科技類期刊,教育類期刊,經濟類期刊,社科類期刊和醫藥類期刊,各種雜誌報紙有近百種.在他們的展示平台上,一些號稱國家級核心期刊的雜誌也赫然在列,如"中華消化外科", "中國教師"等.
從這個對外公開的網站上,記者發現這個編審中心的"業務"很繁忙,而且還把生意做到了全中國.在這個網站,他們專門開闢有一個"期刊發表動態"的欄目,公布客戶的論文發表情況.上面寫道: "南京張老師,文章"英語閱讀課程中閱讀策略運用和英語泛讀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安排"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1月刊出刊,通知書本編審中心已經郵遞.
"河南鄭州吳老師,文章"大學生利用網路學習英語的建議,已經安排"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09年第2期上,通知書正在郵遞中. "
"朱先生,您的論文"基於CAN匯流排的礦井人員定位系統分站的設計,經過審閱,已經安排在"科技風"雜誌2008年第11月出刊,屆時有雜誌社直接郵遞給你樣刊,錄用通知書也已由本編審中心郵局平信昨日郵遞出去,請查收. "
... ...
從這些通知單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客戶有中學老師,大學老師,工程師,醫生,涉及多個學科.
記者以想要發表論文者的身份來到了他們的工作間.位於寫字樓20樓的辦公間窗明几淨,門口就挂有"中國期刊社在線網南京編審中心"的牌子.有兩個工作人員正在電腦上操作.他們不是在寫論文,而是通過QQ和外界取得聯繫.
但是,在這些工作人員的名片上,卻都印著編輯和記者的頭銜.
論文造假流程揭秘
"我們提供收稿,審稿,發稿的一站式服務."在編審中心的宣傳冊上,印著這麼一句廣告語.
但這個中心的服務還不限於此.記者以一個中學語文老師的身份,和中心工作人員在QQ上進行了聊天.下面是部分聊天記錄:
記者:我想問一下,發一個語文類教育論文大概多少錢,包括代寫?
南京編審中心:初中還是高中?
記者:初中.
南京編審中心"考試"雜誌,可以安排8月份出來.
記者:多少錢?
南京編審中心: 300元代寫,代發600元,一共900元.
記者:怎麼交錢?
南京編審中心:來我們編輯部交,或者匯款.你可以先定一下題目,構建和諧語文課堂"如何?還是"語文的審美創造?
記者:論文能保證原創嗎?現在網上抄襲的人很多.
南京編審中心:抄襲的論文都是不能發出來的,我們把文章給你的時候,你可以先去檢查一下.
記者:你們幫我寫論文的都是些什麼人?怎麼保證論文的質量?
南京編審中心:我們會幫你找個有語文教學背景的老師,保證是你的同行.質量以發出來為準.能發出來的,肯定是質量好的.
暗訪中,記者也進一步瞭解了這個編審中心論文造假的流程:客戶必須先繳納50%的保證金,然後由編審中心挑選一位和客戶身份背景差不多的槍手,寫出一篇論文.
論文寫好後,由客戶挑選需要發表的期刊.不是所有期刊的版面都是可以用錢買到的,所以,編審中心會把和自己有合作的雜誌名錄提供給用戶,在這個有限範圍內進行挑選.
期刊確定之後,論文由編審中心郵寄過去.期刊不同,編輯的週期也不同.一般在一個星期內,如果論文通過期刊編輯審核,期刊編輯部會發一個錄用函給用戶,用戶只要根據錄用函,把剩餘50%的錢郵寄給期刊,論文就能在不久後刊登了.
不同的期刊,版面費不一樣.一般每個版面都在千元以內,一個版能刊登1500-2000字元數.如果有圖或表格的話,必須另外加一個版面.
南京編審中心還作出承諾:作者一個星期左右可以收到採用稿件的書面通知書,優先安排的稿件1-2個月就可以發表,當月出刊郵遞給作者雜誌本2.
[ "黑色"產業鏈客戶]之一個人的職評經歷
南京編審中心是眾多學術造假機構之一.打開網際網路搜索引擎,輸入"論文代寫,論文代發"等關鍵詞,跳出來的搜索項竟然達到數百萬條之多.
如此龐大的市場,背後支撐它的是旺盛的需求.
劉啟(化名)畢業於蘇州大學新聞系,目前在江蘇一家縣級報紙做中層幹部.這個從業五年的"老"記者,從來沒有為寫文章操心過,但是,在如何寫論文的時候,他卻發了愁.
"這倒不是我不會寫論文,而是不知道該往哪裡發.劉啟知道,刊登新聞類學術論文的好雜誌並不多,如果他純粹按照一般的投稿流程,把自己的論文投過去的話,估計等一百年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從業五年,劉啟一共評了兩次職稱,發了兩個論文.這兩次發表論文的經歷,劉啟都很有感慨.
記得三年前,劉啟要評初級職稱了.他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寫就了一篇新聞業務論文,內容是關於如何寫農業新聞的,洋洋灑灑寫了3000多字.寫完後,劉啟感覺很滿意,於是投給了自己母校的一份學術期刊-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劉啟現在想來,自己的這篇論文最多算是業務交流稿,毫無學術可言,所以在投稿了兩個月後,他沒有得到任何回覆.這可急壞了他,因為評職稱要求的論文發表的期限馬上要到了.
最終,劉啟在一個朋友幫忙下,聯繫上了另外一所大學的老師,這個老師兼任學校內一張報紙的編輯. "像你評初級職稱,根本不需要發到好的期刊上去,隨便哪裡只要能發出來就可以了. "
隨後,劉啟在一家很好的飯店請這位老師兼編輯吃了頓飯,又送了很多土特產,前後包括路費花去近千元,終於在一個星期後看見了自己已經被刪成五六百字的"論文."
無論長短,好歹也算過了關,劉啟很順利地評上了初級職稱.
等到今年評中級職稱的時候,劉啟已經老練多了.而且,已經升任中層的他,也根本沒有時間寫什麼論文.於是,他打開電腦,找了一家代寫論文的網站,花了300元讓他們為自己寫了一篇新聞類"學術論文.
但是,他並沒有享受這家網站的"一條龍"服務,價格太貴,開價要3000元,我自己找雜誌社便宜多了. "果然,根據這家網站推薦的雜誌名單,劉啟打電話給"× ×記者"雜誌.電話裡的編輯非常爽快, "你只要出點版面費就行了,保證能發,如果質量不好,我們幫你修改.
雜誌編輯開出的價格是800元,兩個頁面,能夠發2000多字.劉啟在心裏估算了一下:不用請客送禮,也不欠人家人情,這點錢還是值的.
於是,劉啟把論文郵寄過去的同時,又把800元版面費匯到了編輯部.兩個月後,刊登他論文的嶄新雜誌郵寄到了他的手中.
劉啟前後花去了1100元,比代寫論文網站的開價便宜了1900元.玩這樣的小聰明,劉啟覺得非常值.
市場的需求有多大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鐵律.那麼,論文造假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只要有評職稱的地方,就有論文發表的需求."南京一家專門代寫代發論文的機構,在自己的廣告語上就這麼寫道: "為評定系列職稱的企事業單位人士,提供收,審,發稿一站式服務. "
但這只是需求的一部分.有些單位為了自身的評級,也在進行集體學術造假.在採訪中,記者獲知,在多年前,江蘇有一所中學曾經為了提檔升級,花了10多萬,購買了某大學學報的所有版面,發表本校老師的論文.
而這家大學的學報為了保證自己的學術質量,並沒有把這些老師拼湊出來的論文發在日常的版面上,而是另外出了一個"特刊"發行範圍只限於這所學校.但無論是裝幀設計還是版面樣式,和正版的學報沒有任何差別.
這種各取所需的合作方式達到了雙贏的效果,學報獲得豐厚利潤,而學校也提升了自身形象,為未來的成功晉級打下基礎.
已經有工作的人,為了晉升,加薪,只好四處找門道去發論文,而對於那些準備畢業的高校學生來說,寫論文也是一個頭疼的事情.
走進南京的一些大學校園,特別是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在校園的宣傳欄內,貼滿了代寫論文的廣告.而這些像牛皮癬一樣的廣告,在大學師生的眼裡,已經見怪不怪.
南京某大學一位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告訴記者,按照規定,在學位論文答辯之前,必須要有公開發表的論文,否則不能參加答辯.
"我們畢業前,先是忙著實習,然後忙著找工作,想要靜下心來寫一點論文,是不太可能的."這位學生說,現在一些期刊社的反抄襲功能特別強,以前還可以東拼 西湊,弄出一篇論文,現在想要抄襲,確實有點困難.所以,那些代寫論文的中介機構,打著"反抄襲,包原創"的旗號,還是很能吸引一部分人的.
"對這樣的抄襲行為,我向來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河海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劉慧明在一次論文答辯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學生的論文有明顯抄襲的痕跡, 立馬取消了他的論文答辯資格,讓他重新寫. "你提交的論文不一定非得有什麼創新,但必須要以自己的體例,方式,來把自己理解的東西寫下來."
"現在確實有些機構在幹這些學術不端的行為.劉慧明說,他自己發表論文的時候,有時候也會遇到需要收取版面費的情況,他都一概拒絕.但是,一些不收版面費的期刊,沒有人際關係也很難刊登,對於一些真正研究學問的人來說,自己得意的論文一般都拿到國外去發了. "
記者在採訪多名大學教授時,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濃厚的商業操作方式已經讓中國的一些期刊沒有可信度,學術價值也在下降."一些理工科專家更是以論文能發在國外的期刊上為榮,國內的刊物基本不予考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