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6-21 15:10:07作者:
無可懷疑,「外交使節」現在指的是外交人員,但是「使節」的原始意義,卻指的是物而不是指人。
「使節」最早指的是諸侯遣使出聘所授予使者的「憑信」。派使者外出,為了讓其方便證明自己的身份,國王需要給使者配備相應的、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
這種東西古代就叫做「節」,使者所帶的「節」就稱為「使節」。使節所持的「節」對外來說近於後代的「國節」,對內來說則是「特別通行證」。
「使節」以金屬(一般使用的材料是由銅製成),其上分別鑄有龍、虎、人三種圖案,稱為龍節、虎節和人節。《周禮》規定:「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關門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
這裡的「掌節」是個官職名稱,他的職守是負責保管王國的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掌節負責保管王國的節,並能分辨它們的用途,以輔助執行王的命令。
諸侯派遣使者出使於國內用玉節,採邑主派遣使者出使採邑內用角節。凡諸侯國的使者出境所用的節就是這樣安排的,山區之國用虎節,平地之國用人節,澤地之國用龍節。
節都是銅製的,用有畫飾的盒子盛著。出入國都城門和關門用符節,運輸貨物用璽節,通行道路用旌節。
各種節都有規定的有效日期以便按時歸還。凡通行天下,必須持有節,沒有節的人,遇有檢查就不能通過。
「使節」的作用和信陵君「竊符救趙」過程中使用的兵符的作用很接近,都是證明某種身份和權力的憑據。
只要一個人掌握了兵符,就可以號令三軍,兵符要比人重要的多。「節」也一樣,很多時候要比「使」重要得多,因此,「使」也就慢慢變成了「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