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的教訓

作者:林建甫 發表:2009-06-15 17: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的人看到最近股市大漲,覺得金融海嘯已經退去,經濟狀況已然好轉;但是也有不少人說還沒有。尤其是以中風來作妙喻,之前的震盪是第一次中風。之後雖然藥石拯救,命是保住,未來若處理不好,二次中風的嚴重程度與後遺症都將比第一次來得大,且死亡率更高。實體面並沒有轉好,通用才剛宣告破產,美國金融也還沒有穩定,要說海嘯已過,恐怕言之過早。。

例如,為什麼次級房貸這種區域性的房地產問題,會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崩盤,美國聯儲局為了救經濟,當時連降13次利率,將聯邦資金率(Federal funds rate)由6.5%降到1%,並維持1年之久。這中間當然包括令美國人心碎的911事件,讓經濟情勢雪上加霜。但低利率是房貸的溫床,助長了金融泡沫,實在是葛林斯班不容推卸的過失。用大炮打小鳥,注下這一波的金融危機。

其次因為利率太低,爛頭寸充斥,高報酬的商品,成了金融機構、投資人的最愛。因此房貸的證券化,演變成CDO、CDS等複雜的金融商品,投資銀行的高度財務槓桿操作,都推波助瀾地讓危機事件一發不可收拾。信評機構看不懂隨便評,銀行看不懂隨便賣,投資人看不懂也隨便買。整個房貸建構出來的證券化金融世界,成了建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旦CDO、CDS演變成毒資產,不但投資人血本無歸,更傷害了金融機構,也波及了保險公司AIG。加上雷曼等跨國集團的隔海銷售,全世界都遭了殃。

一旦金融機構開始去槓桿化,問題資產急於擺脫,放款開始收傘緊縮,抽銀根來固本,信貸危機就起,金融問題就波及實體經濟。於是公司開始節省成本,減薪裁員。消費者撙節支出,量入為出。整個社會有效需求銳減,公司的產品就賣不掉,業績下滑。抵擋不住的宣布倒閉、重整,能夠活下來的只有苟延殘喘。實體經濟再拖累金融機構,惡性循環,經濟的黑洞真不知伊于胡底。

政府的金融監理制度也是要被檢討的對象。監管背後的會計準則,及金融界的風險控管顯然都不切實際,背後的模型都有問題。造成該防範的、該管的都沒有發揮功效,更嚴重的是造成所謂的同向循環(pro-cyclical),讓景氣大起大落。

這一波的危機,已經重寫了經濟的教科書,重新否定了資本主義的優越性,重新定位了看不見的手,凱恩斯經濟學也因此東山再起。運用政府力量來救市,尤其是大幅降息與注資,大量的財政政策來刺激景氣,活絡經濟。然而令人擔心的就是世界各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大幅上升。甚至廣發公債的結果,未來會不會形成公債泡沫?更值得觀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理財週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