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6-13 02:15:25作者:
每年高考一結束,人們便對語文的作文題品頭論足,同時又會湧現出一大批「滿分優秀作文」。可是這些往往連大教授、作家都束手無策的試題,還真有不少考生能 洋洋灑灑寫出個所以然來。於是考題一年比一年深奧玄妙,從《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讀《畫蛋》有感、到《我想握著你的手》、《提籃春光看媽媽》、《彎道超 越》,真不知現在的孩子們平時是怎樣訓練寫作這樣新八股的。
於是有人問,那外國的高考作文是怎樣的?他們的學生又是怎樣寫作的呢?
由於工作之便,我有機會接觸到加拿大的各類「高考」試卷(其實加拿大沒有「高考」一說)。加拿大孩子的作文比起某些八股文來,文字雖不夠華麗,但是真情實感躍然紙上,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感悟。以下摘錄並翻譯一個獲得作文滿分的實例,不做任何評論,只希望給讀者帶來啟發。
作文題:某些經歷標誌著成熟的開端
在我的一生中,父親從來沒有幹過一份工作。 1983年,也就是我出生前的兩年,他挨家挨戶地推銷書籍,那是他最後一次工作。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一直做著一個「家庭夫男」,也許因為我母親是個醫生,能掙足夠的錢來養活一家子,或許還有其它的什麼原因。
不管父親出於什麼原因落入這般境地,我內心總是充滿了窘迫之感。人們從來不問:「你媽媽是做什麼的?」,我實在厭煩了一遍又一遍地回答:「我爸爸是個作家(反正那是一句謊話),但是我媽媽是名醫生!」
終於,在我上七年級的時候,我再也不願意為爸爸編造謊言了。在我想終止學鋼琴的時候我總算有了機會向父親表白一切。
「爸爸,我不喜歡彈鋼琴。」我非常消極的說道。
「有許多事情我們是不喜歡的,但是我們必須要做。」他回答道。
「我不想彈了。」我馬上反駁他。
「不行。」他回答得很堅決,但我也不絕不因威嚇而妥協。
「是的,爸爸,這是我的選擇,我不喜歡彈鋼琴,所以我就可以不彈。」
「不!你必須彈下去!你會明白我們都要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做是因為我們必須去做,因為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這時,我看到了一個向他表達我內心感受的機會,我逮住了這個機會。
「那好,爸爸,」我語氣中帶著一絲膚淺的傲氣,「我知道我許多朋友的爸爸不喜歡工作,但他們仍然在做,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你就呆在家裡玩電腦編程,看電視。你不出去找工作因為你不喜歡工作,你不想工作!」
談話到此結束。他沒有再哼一個字。他盯著我看了幾秒鐘,又將目光轉回到馬路上,不停地喘著粗氣。我知道我擊中要害了。
我為自己感到驕傲。這是我第一次在爭吵中讓爸爸閉上了嘴,並且被允許可以不再彈鋼琴了!以後的幾個星期裡,我們幾乎誰也不理誰。
五年以後,我上十二年級了。我選了文學課,但是我又不想上了,只修十二年級的英文課。
「兒子,你不能那樣做,」爸爸說道,這次口氣溫和多了。
「為什麼,爸爸?我就是不想上了。」
「不能那樣。你能在這門課上學到很多。許多事情我們不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
我五年前的那個回答又跑到我腦子裡來了,但是我覺得即便是那樣想都是不對的。
「其實,」我開始說到,「你是對的。也許我應該繼續上完這門課,它能幫助我練習寫作和閱讀。」
為什麼我沒有重複我以前的回答呢?我想這可能是我開始成熟的標誌。我爸爸或許在他的生活中犯了某些錯誤,一個人的生活目標絕不是最後連一個工作都沒有,但是防止他的兒子犯同樣的錯誤是他作為父親的責任。
每當我聽到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的時候,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彈奏這首曲子。有一天我也許會重新彈起鋼琴。
不過我可以驕傲的說,數年以後我可以在爸爸走向死亡的時候,自豪並充滿愛意地望著病榻的父親並背誦「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
【譯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為著名 威爾士詩人狄蘭·托馬斯 (Dylan Thomas) 所作。
托 馬斯是繼奧登( W.H. Auden )以後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托馬斯的詩作大體屬於超現實主義流派,其詩中所蘊含的內容具有夢幻色彩,通過對於意象的描繪堆砌,托馬斯所創造出來的詩境往 往引人入勝。另外,托馬斯很注重押韻,其詩以善於朗誦聞名。除了寫詩,托馬斯也寫過一些短篇小說幾個電影劇本。 1953 年,托馬斯逝世,享年 39 歲。
「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作於其父逝世前病危期間。中文翻譯:巫寧坤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at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於是有人問,那外國的高考作文是怎樣的?他們的學生又是怎樣寫作的呢?
由於工作之便,我有機會接觸到加拿大的各類「高考」試卷(其實加拿大沒有「高考」一說)。加拿大孩子的作文比起某些八股文來,文字雖不夠華麗,但是真情實感躍然紙上,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感悟。以下摘錄並翻譯一個獲得作文滿分的實例,不做任何評論,只希望給讀者帶來啟發。
作文題:某些經歷標誌著成熟的開端
在我的一生中,父親從來沒有幹過一份工作。 1983年,也就是我出生前的兩年,他挨家挨戶地推銷書籍,那是他最後一次工作。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一直做著一個「家庭夫男」,也許因為我母親是個醫生,能掙足夠的錢來養活一家子,或許還有其它的什麼原因。
不管父親出於什麼原因落入這般境地,我內心總是充滿了窘迫之感。人們從來不問:「你媽媽是做什麼的?」,我實在厭煩了一遍又一遍地回答:「我爸爸是個作家(反正那是一句謊話),但是我媽媽是名醫生!」
終於,在我上七年級的時候,我再也不願意為爸爸編造謊言了。在我想終止學鋼琴的時候我總算有了機會向父親表白一切。
「爸爸,我不喜歡彈鋼琴。」我非常消極的說道。
「有許多事情我們是不喜歡的,但是我們必須要做。」他回答道。
「我不想彈了。」我馬上反駁他。
「不行。」他回答得很堅決,但我也不絕不因威嚇而妥協。
「是的,爸爸,這是我的選擇,我不喜歡彈鋼琴,所以我就可以不彈。」
「不!你必須彈下去!你會明白我們都要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做是因為我們必須去做,因為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這時,我看到了一個向他表達我內心感受的機會,我逮住了這個機會。
「那好,爸爸,」我語氣中帶著一絲膚淺的傲氣,「我知道我許多朋友的爸爸不喜歡工作,但他們仍然在做,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你就呆在家裡玩電腦編程,看電視。你不出去找工作因為你不喜歡工作,你不想工作!」
談話到此結束。他沒有再哼一個字。他盯著我看了幾秒鐘,又將目光轉回到馬路上,不停地喘著粗氣。我知道我擊中要害了。
我為自己感到驕傲。這是我第一次在爭吵中讓爸爸閉上了嘴,並且被允許可以不再彈鋼琴了!以後的幾個星期裡,我們幾乎誰也不理誰。
五年以後,我上十二年級了。我選了文學課,但是我又不想上了,只修十二年級的英文課。
「兒子,你不能那樣做,」爸爸說道,這次口氣溫和多了。
「為什麼,爸爸?我就是不想上了。」
「不能那樣。你能在這門課上學到很多。許多事情我們不想做,但是又不得不做。」
我五年前的那個回答又跑到我腦子裡來了,但是我覺得即便是那樣想都是不對的。
「其實,」我開始說到,「你是對的。也許我應該繼續上完這門課,它能幫助我練習寫作和閱讀。」
為什麼我沒有重複我以前的回答呢?我想這可能是我開始成熟的標誌。我爸爸或許在他的生活中犯了某些錯誤,一個人的生活目標絕不是最後連一個工作都沒有,但是防止他的兒子犯同樣的錯誤是他作為父親的責任。
每當我聽到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的時候,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彈奏這首曲子。有一天我也許會重新彈起鋼琴。
不過我可以驕傲的說,數年以後我可以在爸爸走向死亡的時候,自豪並充滿愛意地望著病榻的父親並背誦「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
【譯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為著名 威爾士詩人狄蘭·托馬斯 (Dylan Thomas) 所作。
托 馬斯是繼奧登( W.H. Auden )以後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托馬斯的詩作大體屬於超現實主義流派,其詩中所蘊含的內容具有夢幻色彩,通過對於意象的描繪堆砌,托馬斯所創造出來的詩境往 往引人入勝。另外,托馬斯很注重押韻,其詩以善於朗誦聞名。除了寫詩,托馬斯也寫過一些短篇小說幾個電影劇本。 1953 年,托馬斯逝世,享年 39 歲。
「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作於其父逝世前病危期間。中文翻譯:巫寧坤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at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