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諮詢門診常可聽到以下疑問:"營養師啊,醫師要我過來請你教我‘低蛋白'飲食?我都已經不吃肉和蛋了,難道還不算是低蛋白嗎? 可不可以請你直接告訴我什麼食物不要吃就好了!"
這是許多初次接觸低蛋白飲食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常問的一句話!
因不瞭解腎臟病飲食,常誤認為只要避開吃肉就叫低蛋白飲食,反而攝取過多品質較差的五穀、干豆類、蔬菜等植物性蛋白質來達到飽足感,造成含氮廢物持續增加,無法有效延緩腎臟病進展。
根據國衛院研究指出,臺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罹患第1至5期慢性腎臟病約200萬人,也就是說,每8個成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慢性腎病與不當飲食習慣及錯誤飲食觀念關係密切,擁有正確低蛋白飲食觀念並改變飲食習慣,非常重要。
低蛋白飲食是調整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取,一般建議適量攝取肉、魚、奶、蛋、黃豆製品等高生物價蛋白質食物,減少低生物價蛋白質食物如五穀、干豆類等食用,藉以減少尿素氮產生,並依據血液生化數值來調整飲食中含鈉(鹽份)、鉀、磷等攝取量。
不過,低蛋白飲食要調整的內容較多,不易執行,長久下來對食物需求進食樂趣將大大減低,而且在對食物烹調或食物製備內容不瞭解的情況下,也常造成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鈉、鉀、磷等,反而增加腎謝負擔,若未適時依營養建議補充低蛋白點心,也間接導致熱量攝取不足。
建議先由營養師進行飲食攝取評估,針對個人擬定飲食計畫。 如何選擇低蛋白食物也非常重要。建議可選擇市售即時食品,如果凍、水晶餃、粉圓、西谷米、炒冬粉、涼圓或肉圓外皮、涼粉、蓮藕粉,或烹調時使用太白粉、蕃薯粉、無筋麵粉(澄粉)等裹粉來增加熱量攝取;洋菜、愛玉、仙草、粉粿等本身不含熱量,食用時需再添加糖、糊精、蜂蜜等來做為熱量來源。
享受美食前,應先瞭解並遵從低蛋白、低鉀、低磷、低鹽等"四低飲食",不亂吃補,遵循飲食計畫、配合藥物及生活型態調整,是慢性腎臟病友選擇健康及美味食物的依據。
来源:聯合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