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4-14 21:34:19作者:唐子
再回首本章開篇周氏父子恩怨的故事。讀《我只養你到18歲》時我心很冷,卻不是因為老周不講人情,而是因為社會對這樣一個好父親竟然沒有掌聲。
毫無疑問在家庭教育上,周建湘是億萬父親中比較前衛的一個,深具理性也真正負責任。所以我說他好,一點也不是溢美之詞。老周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誠實者,對得起自己那張教育碩士文憑。老周不僅像中國多數父親一樣關愛兒子,而且他的關愛還著實智慧:"作為父親,我願意對孩子負起有限責任,但擔負不起無限責任,成才的路要靠他自己走,我只能為他提供教育機會。"如前所述,在市場經濟拓展中,國寨企業單位由無限責任公司向有限責任公司演進已比較到位。但國寨家庭類似的演進卻還很不自覺。中共統治下,這種自覺不可能。
眾所周知,日本是先學中國後學西方而成為當今的發達國家之一。自覺培養孩子的自立素養是由日本顯現的東西方共同的教育傳統。老周教子的方式受日本影響,看似不近人情卻也還在東方情理中。他看了日本電影《狐狸的故事》裡的一個場景--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剛學會走路和覓食的小狐狸被父母趕到洞外,小狐狸站在風雪中淒厲地哀鳴著,一次又一次試圖回到洞裡,可是每一次都被堵在洞口的老狐狸咬回去了--決定不做不如狐狸,不以糊塗的愛傷害孩子。
"愛害"孩子,這樣的事例在國寨太多了。就周氏父子的恩怨來說吧,如果不是老周的母親和妻子用溺愛的方式干擾了老周的教育,周小軒對父親哪有那麼大的怨恨?沒有的。我只養你到18歲》中記述,小周違約了,吃方便麵半個月後,跑去煙臺80歲的奶奶那裡,拿奶奶、母親、姑姑給的錢進煙臺一所高校自費學外語。瞧,這樣做,在少年孩子心目中當然就凸現出周建湘的"不近人情"了。如果小周跑回煙臺,家人都跟他講承諾意識,講吃苦的意義,講《老狐狸的故事》,兒子對父親就會充分地理解和配合了。不難理解,並非周建湘的教子方式不對或者根本出了錯,而是中共統治下營建的人文環境讓他的方式顯得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