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卻片面地加以剪裁,使人覺得會議"最大的成果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承認中國是同美國一起克服全球金融危機的G2(中美國,Chimerica)的一個支柱。"從而再次凸顯所謂"中國模式"的優越性。而在中法關係方面更大肆渲染薩爾科齊總統乖乖就範,本港某親中報章用了《法蘭西被迫向中國低下高傲之頸》的標題,便反映出北京志得意滿之態。
誠然,基於"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和在全球經濟衰退而中國仍在談論保持8%增長的事實",以及中方高官周小川"呼籲創造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言論,歐巴馬高度重視與胡錦濤這回的首次會唔,並對中國在會上的表現寄予厚望。但其"承認中國是同美國一起克服全球金融危機的G2(中美國,Chimerica)的支柱"之一,卻是早有表示,和倫敦峰會並無任何因果關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美方官員稱此次奧胡會"既沒有涉及中國手中美國政府債券的安全問題,也沒有涉及以新的國際貨幣取代美元。"故中方雖然籌碼在手,卻根本沒有出招。其間緣由,實在耐人尋味。
按理說,既然溫家寶上月在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即表示擔心北京所持美國國債的安全,周小川又於峰會前夕向美元作為全球"貨幣一哥"的地位叫板,為何胡錦濤見了歐巴馬反而一聲不吭了呢?莫非他自知"中國模式"其實不足以與山姆大叔抗衡,於是恪守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絕不當頭"之遺訓,緘口不言上述話題?
所以,本次峰會之最大成果,應是如歐巴馬所言:"與會各國領導人能克服‘真誠的分歧',達成協議,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以及向陷入困境的國家提供信貸。"從而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轉折點'"。而北京官媒自吹自擂的中國獨領風騷,以及其若乾親密夥伴的大肆吹捧,例如《朝鮮日報》所謂《G20峰會 全球經濟向中國低頭"求助" 中美進入"G2"時代》,均屬誇大其詞,別有用心,不經一駁也。
至於峰會前夕的四月一日愚人節當天,中法發表聯合公報一事,不少媒體俱認為表明法國屈膝。上述《朝鮮日報》即以《法國舉白旗投降承諾不支持藏獨》為題報導。此乃中方及其"朋友"之一廂情願,正如某論者所云,"中國龍"可能"表錯情"。
作為一位資深的西方政客,薩爾科齊千方百計為其本國謀利益,善於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個回合表面看來似乎中方大獲全勝,甚至有人分析稱:"中法聯合公報以單獨段落闡述法方在西藏問題的立場:法國充分認識到西藏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重申堅持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由戴高樂將軍作出的決定沒有也不會改變......法國拒絕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獨立'。"其文字表述的"三段論式"" 是典型的中國風格,典型的中國模式。"估計是由北京起草,巴黎同意,簽字畫押。殊不知其中約束力成疑。
就拿中方最忌諱的外國領導人會晤達賴來說,公報並無明文禁止。故薩爾科齊日前聲言,"沒有與中國協議承諾今後不再會見達賴。"並稱:"中國是一個務實的國家,不會要求得不到的東西。"這不是無異給中方一記響亮的耳光嗎?
與此同時,公報墨跡未乾,薩爾科齊就四出活動,極力將港澳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要勞煩歐巴馬出面斡旋,直到會議最後一分鐘才使中法雙方互讓,差點導致20國公報告吹。由此足見薩氏之"服軟"、"低頭"僅屬權宜之計,不排除其今後與北京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上對著干的可能。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如果因中法公報"牛"起來,那未免高興得太早了。
除此之外,對於胡錦濤在峰會期間各場活動的座位,中文報紙都突出地予以報導。香港《文匯報》更將之概括為"站在國際舞臺的最中央",儼然成了世界中心,大有"核心中的核心"之味道。
不可否認,會議東道主、英國首相白高敦給胡錦濤極高的禮遇。每次重要活動都安排胡於緊貼自己的位置。這除了考慮到中國的特殊重要性之外,也基於一種紳士風度。但如果對此隨意引申,以為這就意味著胡錦濤代表中國"站在國際舞臺的最中央",那便大謬不然。
眾所周知,儘管正處於金融海嘯之中,但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無論軟實力、硬實力,都是別國無與倫比的。這次峰會,歐巴馬總統以外交新丁的身份上陣,落落大方,應對得體,廣受好評。如若論其座次,正式會議上處在白高敦斜對面,不算"上座";英女皇接見與會各國首腦時拍大合照,歐巴馬更坐在前排邊上的位置,毫不起眼。可是,這能說明美國無足輕重嗎?
事實上,此次峰會期間,非但歐巴馬本人的大國元首風範有目共睹,不因其沒有"站在舞臺最中央"而稍減;就連其夫人也一樣瀟灑自如,甚至一反常規,於晉見時輕撫英女皇玉臂,而女皇也不以為忤,攬其腰肢。兩位地位高貴之極的女性都那麼自然,順乎人情毫不造作。這種教養不也屬於"軟實力"內涵之一嗎?與我們胡主席僵硬的面部表情相比,不是高下立判嗎?
寄語一眾中華"愛國者","偉大祖國"尚未"站在國際舞臺的最中央",請勿"老鼠跌落天平"--自己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