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份各個電網調度中心的數據仍為負成長,顯示3月份社會用電形勢仍不樂觀,主要因為高耗能行業發展放緩。
北京"財經網"報導,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統計局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調查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法國里昂證券公布的PMI指數也走勢迥異,讓短期內經濟預測的難度驟然加大。
里昂證券的PMI指數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經營環境繼續顯著惡化。自去年11月創歷史新低後,該數據連續3個月有所回升,到2月已回升至45.1,但3月份PMI製造業指數再度下跌到44.8。
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調查的PMI指數則連續4個月回升,並在3月回升到52.4,高於上月3.4個百分點。
PMI在50以上表示經濟總體擴張,處於50以下代表經濟收縮。
報導分析,里昂證券與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不一致,而且分歧如此之大,甚至指示方向相反,頗讓市場分析人士困惑。
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這可能與二者統計口徑及樣本選擇不同有關。
分析人士說,里昂證券調查樣本450個左右,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的調查樣本則約730個,覆蓋大陸31個省份、30個製造業行業。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PMI數據是由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再經由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整合成20個行業的數據,進行編製並得出最終結果。
財經網報導說,按照這項說法,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回收率達100%,而國際上PMI調查回收率多數在80%左右。
美林證券亞太區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兩個PMI指數出現的差異,可能因為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是大企業,而里昂證券統計的是小企業。
陸挺說,"這反映了(中國)財政刺激計畫自去年底開始後,大企業的情況趨於穩定,而小企業的波動仍然很大。"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中國國務院預計在15日召開會議,討論新一季的經濟形勢,研究是否有必要提出新的經濟刺激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