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火了紐約「新」景點(組圖)

發表:2009-03-31 01: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令曾經頂著神聖光環的華爾街,幾乎在一夜間變成命運未卜的狼藉之地。愈演愈烈的危機雖然害苦了不少美國高薪白領,卻也讓很多原本平常的地方,變成了有紀念意義的新景點。

國債鐘和紐交所聚斂人氣

記者來到華爾街這個"風暴中心",看到高樓林立的狹小街道上擠滿遊客,就像1929年經濟危機大爆發時聚集的人群一樣。只不過他們臉上沒有恐慌,而是在悠閑地晒太陽。

華爾街南邊是美國聯邦國家紀念堂,北邊就是大名鼎鼎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很顯然,世界各地的遊人對後者的興趣更濃。即便是在紀念堂的華盛頓雕像前拿著美鈔拍照的人,大多也是為了把雕塑底座當平臺,更好地拍攝對面的紐交所。

要說人氣最旺的景點,莫過於紐交所前的電子屏了。上週道指接連大跌,許多人爭著和滿盤皆紅(美國股市是紅跌綠漲)的顯示屏合影,以記錄這個歷史畫面。當然,由於各國聯手救市,大顯示屏偶爾也"瘋狂"一把,比如本週一歷史性單日大漲936.42點就是一例。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遊客的興致,反正暴漲暴跌都是值得見證的歷史。

金融博物館見證美國股災

另一個成為標誌性景觀的是時報廣場附近樓上懸掛的國債鐘。這座由德斯特機構於1989年設立的電子鐘,是用來記錄美國國債總額的。美國是著名的高負債國家,而國債鐘最初設置的長度只有13位數字,估計設計者是過於樂觀了。如今金融危機一起,美國政府情急之下拚命舉債,國債總額很快達到14位數,竟把國債鐘擠爆。擠爆的國債鐘自然成了華爾街附近的又一大看點。據說明年美國人將把國債鐘擴容到15位。

屆時新的電子鐘是否會再次擠爆,就只能走著瞧了。

金融博物館見證美國股災

不但新景點火暴,許多老景點也煥發了第二春。位於華爾街48號、成立於1988年的美國金融博物館就是一例。這座博物館擔負著"金融教育"的使命,換言之就是讓人們從金融歷史中學到教訓。這一點從它的宣傳語裡也能看出:"The money!The power!The history!"(金錢、權力,都成歷史!)博物館的展品中包括1929年大蕭條時期報告股市崩盤的電報紙條、報導當年股災的報紙,以及華盛頓總統 1792年簽署的政府債券等等。其中一張招貼紙上還寫著股神巴菲特的名言:"記住,股市只是狂躁的抑鬱症患者。"博物館總裁李•凱勒潤曾經感慨地說:"美國的投行總裁如果能在這裡學學金融史,也許就不會遭遇‘下課'的厄運了。"

原本這裡的參觀者並不很多,但如今卻是門庭若市。耐人尋味的是,這座博物館本來建在百老匯大街26號,並不在華爾街上,今年1月方才遷入,卻也因此"有幸"近距離目睹了華爾街的悲慘一幕。

街頭出現行為藝術"假乞討"

遊客們的想像力是無窮的。在地理上應該屬於曼哈頓中城區,但在金融版圖上仍被劃入華爾街範疇的雷曼兄弟總部大廈,隨著破產也迅速躥紅成景點,各國遊客紛紛跑到大廈前留影,讓自己成為世界金融史一個重大事件的"目擊者"。

在華爾街與百老匯交界處,人們正圍著3個穿套裝的女士拍照。這三人一手提著塞滿假美元的公文包,一手拿著儲錢罐,不停搖晃並做出乞討模樣。記者上前與其中一位攀談起來,才知道她們是一大早趕到紐約的,在這裡表演行為藝術就是為了刺激銀行家,讓他們對美國公眾負有更強的責任心。三人在美國國際集團 AIG總部表演時,被銀行大佬叫來的警察趕跑,現在只好轉移到華爾街來了。記者注意到,離她們不遠處,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的新聞攝像機正盯著這裡。ABC公司平日很少到華爾街採訪,如今嚴陣以待的架勢還真不多見。 




来源:環球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