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據最新一期的廣東"南方人物週刊"報導,為了興建當地如今最繁華的"東周王城廣場,一座極其珍貴的東周陵墓車馬坑從此銷匿.
2002年洛陽市高層決定在中心城區興建一個多功能的現代化廣場,並命名為"河洛文化廣場."結果在前期的考古中,發掘出東周"天子駕六"遺存文物.
報導描述,這個驚動世界的重大發現讓洛陽的文物工作者興奮不已,也讓當年的洛陽決策者頭痛不已.
"駕"是中國封建時期的一種禮制,所謂"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但是自漢代以來,由於缺乏實物佐證,夏商週三代的天子是"駕六"還是"駕四"一直爭論不休,無從獲解.
當"天子駕六"車馬坑重現天日,這一千古爭論終有定論.
面對這項無價之寶,洛陽10位文物專家當時聯名向官方建議,請求放棄城市廣場的建設初衷,以完整保護周王陵系列車馬坑.
在中國國家文物局與媒體的干預下,洛陽當局做了妥協與退讓:保留系列車馬坑中的"六駕"車馬坑,其他全部回填.
在官方一聲令下,回填在一週內即告完成.但文物專家對於這究竟是回填還是毀填,都不願再多言.原本名為"河洛文化廣場"的新建築,後來更名為"東周王城廣場.
報導說,當地一些官員對文物專家搶救"天子駕六"的做法非常不以為然,認為正是這樣的人"成天琢磨那些陳年舊事,擋住了洛陽的發展.
洛陽東周王城廣場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宋大川曾向媒體披露,北京機場T3航站樓等大型工程建設破壞了地下文物.
據報導,其中值得細究的是,北京地鐵4號線圓明園站發現清代御路後仍繼續施工,最後由於御路過於堅硬,一直無法完全鏟除才找到了文物局,而此時多公尺100長的御路已遭破壞.
而統計顯示, 2005年到2008年,北京建設項目的總和大約是3萬項,文物部門參與考古勘測的僅為237項.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