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輝告訴新華社,中國90%以上的高校均有不同程度的貸款,最高達人民幣30億元,校均貸款超過2億元。
他說,截至2007年末,教育部直屬高校負債360億元,校均負債5億元;部分院校的負債已超過年度預算收入的兩倍,高額的利息支出致使財務預算難以平衡,資金鏈十分脆弱。
余敏輝分析,高校債務形成原因主要為:財政投入難以跟上高校規模增長;地方政府對高校新校區建設的支持推動高校負債規模越來越大;教育支出偏重於義務教育而導致教育投資結構性失衡;商業銀行和高校領導風險認識和責任意識不足。
他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和發展規劃,核定總體基建規模,確定各校貸款總額度,科學控制新增貸款。
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利用財政沉澱資金,墊付部分貸款本息,減輕高校貸款壓力,協調銀行短期改長期並下調利率,爭取給高校有喘息之機;政府出面協調高校老校區土地置換,置換利益增值全部用於高校還貸或建設;發揮財政和稅收的引導作用,支持社會資金投入高等教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