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一】
"中國政府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口......"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經過大量錯誤觀念的洗禮才能帶著用愚蠢武裝好的頭腦進入大學和社會。很多人連這一點都認識不到:是我們交的稅養活了政府,而不是政府養活了我們。
稅收的本質是養活政府,使其提供公共物品,例如公路、消防、治安、環保等。現代社會中,稅收體現的是政府和大眾之間的交易關係,而不是掠奪、欺騙與合法暴力。稅收給大家提供了必需公共物品的同時,也提高了商品成本和價格,造成工資下降、企業利潤減少和經濟困難的傾向。
【常識二】
"你一個不納稅的學生,有什麼權力對政策說三道四?"
很多人在稅收問題上非常無知,他們繳納很多稅收,卻一無所覺。在中國,個人所得稅經常被當成稅收的全部,但實際上,它只佔中國稅收總額的10%不到。
在個人所得稅之外,中國有20多個大稅種及其分支。這些稅收,有一些不一定收在每個人頭上,但是通過市場,都會通過價格將傳遞給每一個人。比如向某個行業的全體生產者,如家電製造商收稅,這些稅收會傳遞到製造的商品價格上,最終由每個消費者買單。根據微觀經濟學,如果不考慮其它干擾因素,向生產者收稅的效果和向消費者收稅的稅負效果是一樣的。向公司徵稅就是向消費者徵稅。每個人購買商品時,所交的稅不僅僅是增值稅--這同樣是一個典型誤解,其實公司交的所有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關稅......最終都會通過市場價格傳遞到每一個人身上。
.你去餐館吃飯,最後結賬時不論多少,餐費的5.5%是營業稅及城建稅。
.一袋價格為2元的鹽,包含大約0.29元的增值稅和0.03元的城建稅。
.如果花100元買一瓶化妝品,其中除14.53元的增值稅外,還包含25.64元的消費稅和4.02元的城建稅。
總之,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哪怕是乞丐,只要有購買行為,就免不了交稅。在其它國家,這些包含在商品裡的稅收都會打在賬單上,而中國沒有。這就使得大多數人認識不到商品含稅,即便知道,也不清楚含了多少稅。
二、稅負的痛苦取決於政府如何使用稅收,而不是稅率。
在發達國家中,有高稅國家,比如瑞典,稅收佔GDP的51%,也有低稅國家,比如美國,稅收佔GDP的27%。為什麼它們的差距如此之大?而為什麼差距這麼大的情況下,它們的生活水平卻差異不大?中國的稅收只佔GDP的20%,為什麼人們卻怨聲載道?
【常識三】
稅收的根本目的是用於購買公共服務,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它需要撥出其中的一部分來給政府官員和公務員發工資。後者是使用稅收的社會成本,它的數額越高,稅的無效消耗越重。
在發達國家中,無論是高稅還是低稅,稅收的主要用途都是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保健和一般公共服務。這些功能一般佔稅收總額的70-80%。而政府成本相對較少。中國正好相反,看不起病,交不起學費,很難領到失業救濟。在中國,這些支出的比例只佔稅收總額的25%,大量的稅收被政府自身消耗和浪費。
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學教授馮培恩委員列舉了部分政府浪費行為:
.公務用車浪費--我國目前大約有400萬輛公車,每年消耗超過2000多億元。
對比:德國首都柏林,公務用車一共92輛,其中專車不到30輛,很多車僅用於運送文件。在芬蘭中央政府,只有總理和外交、內務、國防部長有固定公車。
.公款吃喝消費--粗略統計,公款吃喝每年不少於2000個億,至少吃掉一個三峽工程。
.公費出國消費--近年來官員出國考察和培訓熱在各地持續升溫,目前我國官員公費出國一年耗資已經超過3000億元。這些培訓實為旅遊。
在法國巴黎,奢侈品店裡幾乎都設有中文導購,專門接待每年從中國前來購物的官員和官太太。在南非,當地華人協會抱怨說,每年有200到300個中國公務團體前來遊山玩水。令他們疲於接待,估算一年起碼消費5000萬。
.政府會議浪費--例如西部某縣2003年召開涉及鄉鎮的會議達375次,其中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95次,以縣委辦政府辦名義召開的會議147次,縣級各部門自行召開會議117次。
."政績工程"和辦公樓建設浪費--一些政府舉債建設超豪華大廣場、大劇院、大體育館、大機場、高爾夫球場等。還有,一個省級貧困縣政府的辦公樓耗資 7000多萬元,相當於全縣年財政收入的1/3;西部一個鎮建起了形似天安門城樓的辦公樓;南部一個只有7個村幹部的村委會,耗資400多萬元興建辦公樓。
對比:在美國,找政府部門,外地人得帶上地圖按地址尋找。因為政府部門常為小型平房或直接租用民宅。與中國地市政府的高樓大廈,深院圍牆,警察站崗的一目瞭然,迥然不同。
【常識四】
在中國,除了稅收以外,政府還有其它收入,包括行政收費,預算外收入,壟斷行業收入以及腐敗收入。這四項金額加起來幾乎與合法稅收總額相當。從而使得中國實際邁入了高稅國家的行列。而與其它高稅高福利國家相反的是,中國的社會福利卻少得可憐。
.行政收費
根據2005年經濟普查,中國的行政收費中工商、質監、城管、消防、交通五個部門,加上法院,共收取費用9724億。全體政府部門大約收取行政費用 12500億。相當於提高了約30%的稅收。除稅務部門以外,全國各種部門通過行政法規、文件通知等"合法"收費就有上千種。(收費條目詳情請翻閱手冊)而違法的苛捐雜稅更是多如牛毛。民間有"一稅輕、二稅重、三費四費無底洞"的說法來描述這種現象。
【故事一】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在2006年的一項調查中,問過一個小飯館的老闆,除稅收外,還需向政府繳納多少費用。老闆拿出了繳費單,單子上顯示,一共有19個部門,收取了69項費用。
【故事二】
政協委員王超斌舉例說,他公司旗下的任何一個正常房地產開發項目,從開始獲取土地,到竣工結算備案,跑部門、交費用、蓋章,貫穿始終。從征地開始,到把樓房建成,讓購房者入住,王超斌的公司管理人員乃至王超斌本人,要跑遍25個局、委的80多個科室,共繳納50多項費用。A大廈項目從規劃局到建委部門這個審批階段就已經發生14項費用,總金額已經超過1000萬元。其它房地產公司,老闆未必有王超斌這樣的高級身份,所需要的費用和受到的刁難更多,往往超過百項。
在目前中國的房價中,實際上大約有55%是交給政府的稅費。稅收佔10%,土地費用30%,奧秘無窮的"其它"費用則佔去15%-20%。天價房和豆腐渣工程也由此而生。這還沒有算上賄賂等腐敗費用。
.預算外收入
除了收費以外,中國的地方政府還有一個重大的預算外收入,就是土地,根據國土資源部統計,200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約為7700億,與土地出讓價格相比,農民的土地補償金額大約只有10%。政府淨收益7000億,相當於提高了近20%的稅收。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讓金成為了政府的搖錢樹和財政支柱。
.壟斷收入和腐敗收入
在正常稅收之外,政府還掌握了一些壟斷企業,包括電信、石油、金融等。這些壟斷企業通過政府保護的壟斷地位所獲得的巨額利潤,除掉交稅和自用以外,還剩餘很大一部分,是用於給政府官員攤銷費用。幾乎每個壟斷企業背後都供養了一大批官員,互為背景,相互支援。
腐敗收入則是更難預測的一部分收入,學者們的估計一般在每年3000億到10000億之間。即便這個可以說是恐怖的估算數額,怕是也和民間的感受相去甚遠。
【故事三】
2009年全國公務員考試,報名者多達百萬,而殘聯一個職位,競爭者達4500人。供需比年年提高,且報考人員很多是能夠在社會上找到高薪工作的高學歷者。公務員的火熱折射出其畸形的待遇。如果一個社會,高水平,高知識,高能力的人才都去做公務員,去消耗納稅人財富,而不是成為生產財富的企業家和工人,那麼這個社會就很難有高質量的財富增長。
三、如果納稅人對稅收使用無法監管,那麼納稅並不光榮。
如果黑社會收保護費時高喊"交保護費光榮",你一定會覺得很可笑。政府稅收之所以與黑社會的保護費有區別,並不是因為政府行使的是合法暴力,而是因為交給政府的稅收可以監督。
【故事四】
阜陽市政府興建了豪華辦公樓,被稱為"白宮"。納稅人李國福將辦公大樓的照片放在了網上,並多次到北京舉報建造辦公樓的區委書記張治安。對此,網民議論紛紛。隨後,李國福被逮捕,並在見律師之前的幾小時內死在了監獄裡。經檢察院鑑定,系"正常死亡"。
【故事五】
在北京生活的69歲老漢付達信,由於無錢養老,在北京火車站搶劫後,站在原地等待警察的到來。被抓獲後,法官判他2年有期徒刑,他非常不滿,要求加到五年。在監獄裡,他吃到了兩年來的第一頓肉。三個多月後,他足足胖了十斤。並考慮出獄後繼續靠搶劫入獄養老。
【常識五】
只有政府首先依照合法的程序,在納稅人同意的情況下,確定稅收的種類和額度,然後才談得上公民的納稅義務。對於未經合法程序確立的稅收,公民本不應有任何納稅的義務,也更談不上什麼納稅意識。對此,人們往往採取消極抵抗的方式,就是儘可能偷稅漏稅,或者是為了少繳稅向有關官員行賄。單方面制定的稅收不可能在社會中具有任何權威性和正當性。如果納稅人被強制徵稅,他們也就普遍不以偷稅為恥,也不以為此而行賄為恥。
稅收是一項納稅人購買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契約,既然是契約,就需要公民的授權才能徵稅。因此現代國家都有一整套的公民授權、監督、運作稅收的方案。而中國的稅收往往是行政部門主導,制定和徵稅成為行政部門不可控制的權力,各種稅收條例、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混亂不堪。而人大只有理論上的預算審批權,沒有修改和調整權。並且由於人大在中國的實際運作中普遍處於弱勢,收稅就成了政府單方面決定的事。
【故事六】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政府的預算外支出大約與預算內支出相當,佔據支出額的50%左右。這部分支出嚴重影響了公共財政的有效性。
至於預算內支出的審計覆核,也幾乎無效。這涉及到中國人大代表選舉本身的弊端。人大代表對於國家事務實際沒有決定權也沒有監督權,沒有責任心,很難做到向納稅人負責。海淀區人大代表許志永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在2004年海淀區人大會議時,列出政府財政預算,要人大表決。其中,不到60億元的預算中,居然有12.6億屬於"其他"支出。"其他"是什麼意思?誰也不知道。最後在他的異議下,財政局修改了預算報告。但是到了2006年人大會議時,問題依然如故。代表們根本連詳細的預算都拿不到,甚至連看都沒有看,就舉手通過。與會的將近四百名代表,在絕大部分人沒有看見預算的情況下就投了贊成票,只有兩人投了棄權票。很多代表既不為納稅人考慮,也不認為自己是納稅人選出,極端地不負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任意截留稅收的情況非常普遍,在預算支出外有意留下大量預算外資金,成為各級政府的潛規則,無人過問。
很多人深為中國人的納稅意識憂慮,他們希望中國人像其它國家的公民那樣,積極、主動地去稅務部門交稅。他們提出"納稅光榮"、"納稅是公民的義務"等各式各樣的口號,甚至編入了教科書,但收效甚微。人們往往更願意採取偷稅漏稅,向官員行賄的方式來逃避稅收。這是為什麼呢?
.不把稅收建立在納稅人同意的基礎上,靠暴力為後盾來徵稅,形同黑社會收保護費。這個時候,納稅永遠不可能"光榮",反而會被人視為"無能"、"傻蛋"。
.人們對自己到底應交多少稅,什麼時候納的稅,稅收是否合理,稅收如何使用,都一頭霧水的時候,就不可能不反感稅收。多如牛毛的隨意收費和屢禁不絕的腐敗現象,使得稅收征管成為一種威懾和欺詐行為,而不再符合公民購買政府公共服務的初衷。
.當徵稅成為政府為獲私利而採取的行為時,性質就完全變異。有些部門通過經濟管制,層層設卡,通過幾十道審批手續對納稅人進行盤剝和索賄;有些部門則仰仗暴力手段對待納稅人,喜歡用"突擊"、"打組合拳"的手段來對待納稅人,拳頭打在納稅人臉上,錢被搶奪到徵稅人的口袋;有些部門則使用報復性徵稅,一旦你得罪了他們,不乖乖上供行賄,則會受到報復性監管,使公司無法正常運營,企業無法正常生產。
.食稅人偷稅。納稅人從個人辛苦勞作中支付稅款給政府的食稅人,而食稅人不用這些錢完善公共服務,反而經常偷稅、搶稅,用於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旅遊。往往這些大肆偷吃公民稅收的食稅人,反而經常指責供養他們的納稅人偷稅。何其荒唐可笑?
四、為什麼我們的稅越來越多?
.你不管稅,稅就管你。如果對政府財政支出不作監管,政府收稅的胃口就會越來越大,機構會越來越膨脹。
【故事七】
2006年,湖南常寧市財政局違法購買了兩輛小車,超過政府預算和對車輛的編製。該市一位村主任,蔣石林,在獲知此事後,向市財政局提交了行政復議書。由於對答覆並不滿意,他又將一紙訴狀遞到常寧市人民法院,要求裁定市財政局超預算超政府小車編製購買豪華轎車的行為違法。一週後,法院做出了《行政裁定書》,不予受理。對此,常寧市財政局局長週年貴向記者問道:如果每個人都起訴,那豈不是給購車的單位帶來很多的麻煩?他同時質疑,原告蔣石林是一個農民,現在已經取消農業稅,他是否具有納稅人的資格呢?與此類似,蔣石林的朋友們也紛紛責怪他"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這類事件是我國社會的一個真實縮影。現代社會的基本常識是:公民納稅,政府使用稅款,提供良好的社會服務。納稅人也有控制和監督稅收使用的權利。但是這種最基礎的知識卻不為大多數官員和納稅人所知,傳統的皇糧國稅觀念和長期不平等的徵稅關係導致了現狀。納稅人把稅收當成上貢,而官員也不認為自己是納稅人養活,甚至對稅款來源也一無所知。
這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由於稅收無法監管,在私慾的驅動下,政府部門可以方便地將稅收挪為己用,公共支出自然不足。隨著政府官員的各種明暗收入的增加,利益不斷擴大,更多有"關係"的人員則通過各種方式走後門進入政府部門,分食這些利益,造成政府機構膨脹。機構膨脹後,再想辦法通過各種手段徵稅收費,養活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員。到最後,稅收不再用來提供公共服務,而是用來支付官員的工資、福利、灰色收入、賄賂紀檢人員以及日常的吃穿住行。
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把稅收當成納稅人上貢的皇糧,把納稅人當成提款機,政府部門會膨脹到什麼程度?一般來說,政府會將稅負擴張到招致納稅人集體反抗的邊界點為止。在中國歷史上的每個皇朝,儘管納稅人要求很低,往往只要能官府能讓人活命就行了,但是最終政府機構一定會膨脹並橫徵暴斂到他們活不下去為止。
.非法徵稅的合法化
【故事八】
首都機場高速公路在設計時定為"政府收費還貸公路",即承諾納稅人,這條公路在收費結束後即可免費使用。但是,至2005年,這條貸款11.65億元高速公路在已經收取32億元的情況下,還在繼續收費,預計剩餘收費期還能收到90億元。這一信息被審計署披露後,相關利益部門或隻字不提,或是"研究研究"施行緩兵之計,或是稱經費早已挪用於修建其它公路。
【故事九】
燃油稅改革方案中宣稱,開徵燃油稅取代公路養路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公路運輸管理費、航道養護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其中,除了養路費,各種公路客貨附加費,如二級公路收費取消並入燃油稅的法規引起了很大反響。交通運輸部規劃司戰略規劃處處長劉佔山表示,交通部門將確定逐步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的可行性時間表。因為我國二級公路收費站點人員有近9萬人,要安置這些人需要時間。而網友則堅決駁斥,認為這是各級政府留出違法空間,將大量二級公路改為一級公路繼續收費,是違法推遲法律執行時間之舉。
實際上,這些網民大部分並不知道,早在2004年,《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就已規定:技術等級為二級以下(含二級)的公路不得收費。也就是說,這些二級公路早在四年多以前就已經是違法收費。其它所取代的稅費,也有很多是此前不合法收費的集合體,早該停止徵收。例如很多使用養路費保養的公路,卻重複徵收過路費。然而在稅制改革時,這些違法稅收卻被打包成了合法的稅,將其合法化。可笑的是,它還打著取消苛捐雜稅的旗號。這樣的事例中國歷史上無數次出現。黃宗羲精闢地把它總結為"積累莫返之害"。
.國家與地方爭稅
【常識六】
政府收取稅收,負擔提供公共產品的事務。使用的稅越多,負擔的事務也多,反之亦然。
中國政府在1994年進行了重大的稅制改革,分設中央和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分別徵稅。在該套稅收實施的第一年,中央財政收入暴增了兩倍。佔全國財政收入比例增長到56%,地方財政則降低為44%。但是中央和地方的事務卻正好相反,由於地方是各種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地方的財政支出的比例佔總額的 70%,中央政府僅佔30%。地方政府是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的主要提供者,分稅制使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大幅提高,卻造成了地方政府資金的嚴重匱乏。出現了如下結果:
★地方政府普遍負債甚至破產。很多基層政府出現了拖欠工資和連年赤字的問題。
★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質量下降,長期領不到的薪水的鄉村教師和破爛的教室是中國很多地區永恆的一景,而在一些資源枯竭型城市,比如東北的一些大型企業所在的城市,曾經上繳了巨額稅收的納稅人們,失業之後卻得不到多少保障,只能到菜市場揀剩菜回家果腹。
★地方政府為了擺脫財政困境,巧立名目亂收費,橫徵暴斂。
★由於土地相關的稅收是地方政府獨享,為了獲得財源,地方政府往往令房地產業畸形發展,各種暴力拆遷屢禁不止,房產價格居高不下。
★地方政府爭奪中央政府轉移支付的競爭白熱化,各地紛紛常設駐京辦,遊說、行賄各個部委,造成大規模的腐敗和資金效率流失。
目前國內不少群眾對地方政府的這些行為極其不滿,將其看成各種經濟、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事實上,這些看法是片面的,其背後有根本的原因。
.高稅收與弱監督的後果:經濟蕭條與貧富分化
【故事十】
2008年10月,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位於珠三角的東莞大型玩具廠商、香港合俊集團旗下兩家工廠宣告倒閉,6000多名工人一夜之間失業,集體走上討薪之路。
其實,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國內民營企業早已經營困難,廣東省統計局的報告顯示,2008年前5個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數量達11006家,增長 12.7%,佔全省工業企業的26.0%;同時,企業虧損額增長49.3%,增幅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而在市場經濟發達的浙江臺州,5371家上規模企業中,虧損1111家,虧損面達到20%,虧損企業虧損額為3.09億元,增長55.7%。在這種大規模的虧損下,只要資金鏈條出一點問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造成上下游企業、或關聯的擔保企業接連倒閉。而金融危機無疑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
與企業經營普遍困難,艱難維繫的同時,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卻呈現"爆炸式增長",自1995年以來,稅收連續12年平均增長20%,而相應的,GDP平均每年增長不到10%。截止2008年7月,在經濟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全國財政收入依然比去年增長了26%。
【故事十一】
在2005年,中國的教育投入僅佔GDP的2.8%。排於世界各國末尾,聯合國官員指出,中國政府的教育開支比非洲窮國烏干達還低。自2003年以來,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增長一直低於稅收增長。而且人們懷疑,這些投入大部分被行政部門消耗。因為"教育局吃教育"的情況屢見不鮮,如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新田縣,修建教育局新辦公大樓和購置豪華車,耗資巨大,導致虧損1100多萬元;廣東省吳川市教育局有17個辦公室,在短短一年裡吃分教育經費600多萬元......最後,我們看到的結果是,近年來各地的政府大樓是越蓋越氣派,但公立中小學的校舍基本沒有改觀。
醫療方面,民眾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務與政府支出規模很不相稱。根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1990年政府投入在衛生總費用中佔24.09%,社會投入佔37.95%,個人投入佔37.6%。政府投入原本就不足,卻一直在下降。到2003年,政府投入佔到17%,社會投入26.9%,個人投入所佔比例為56.1%。從醫療投入佔GDP的比例來看,美國是13.9%,而我國只有4.5%,在全球191個國家中排名第188位。
更嚴重的是,有限的政府投入,大部分被花在少數人身上。2006 年9月1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說,"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中科院調查報告);另據監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了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
稅收除購買公共服務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社會作用就是調節貧富差距。基於這一點,很多人認為,加稅對窮人有利,減稅則對窮人不利,降低了社會保障的力度。但事實上,在稅收二次分配的過程中,未必朝著窮人傾斜。從使用稅收的情況來看,各種與權力相關的人員,支配了大部分的稅收,而真正用於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各種公共產品的稅收,比例卻連年減少,跟不上稅收增長的比例。考慮目前中國社會權錢結合之緊密,實際上,稅收很有可能不一定彌補貧富差距的程度。根據北大教授張維迎在中國31個省市的統計發現,政府的稅收增加不能緩解中國的貧困問題,凡是政府支出佔當地GDP 越高的省份,貧富差距反而越大。
.作為納稅人,面對缺乏徵稅、用稅意識的政府部門,面對稅收越來越高,負擔越來越重,政府人員支出比例越來越大的情況,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歷史循環呢?
★利用輿論,對每一項稅收展開理性的辯論,警惕任何一項加稅舉動。
★時刻關注、提醒政府,有效率地運用稅收,不要公稅私用。
★要求政府,在每年人代會時向全社會公布詳細科目的預算手冊。
★支持那些在稅事問題上承擔責任的人大代表及常委會組成人員。
★抵制你認為不合理、不合法的稅費,並不惜與政府部門對簿公堂。
--很多人認為,這些行為不屬於正常的中國人行為。中國公民在維護自己的權益的事務上,常年的形象都是糊塗蟲和縮頭烏龜。但是,要建立現代國家,每一個人必需學習和普及稅務知識,依法監督稅收的使用,絕不能等到大家都納貢納到活不下去的時候再想起抗爭。抗爭得越遲,吸飽納稅人血汗的利益集團越強大,反彈就越厲害,痛苦也就越深,形成現代國家制度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傳知行經濟社會研究所編寫的《2008年公民稅權手冊》;希望熱心人轉貼傳播。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為自己創造一個美好、公正的國家!
(以上為《2008公民稅權手冊》內容摘要;全本下載地址:http://www.zhuanxi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