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的《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說,東陽市委日前對該市審計局2003年公款支付娛樂消費一事作出嚴肅處理,免去韋俊圖東陽市審計局黨組書記職務,依法律程序,提名免去其市審計局局長職務。
"公款按摩局長"倒下了,網民們鬆了口氣,也很是爽了一把--你看,網路監督還是威力無窮的嘛。但爽歸爽,這個事情從頭到尾,總歸還是有著那麼多弔詭的地方。不搞搞清楚,就遠遠說不上什麼網路監督的又一"典型案例","按摩局長"的倒掉,也警示不了後來的"某某長"們。
先說說這個事情的發生:今年1月,一網民將其獲取的某娛樂場所按摩消費清單在網上發布,東陽市審計局局長公款按摩一事浮出水面。這件事在網上炒得沸反盈天的時候,東陽市委市政府終於出面證實,網民所說的"按摩局長"一事基本屬實,並決定立案調查。隨後,便有了"按摩局長"的倒掉。
表面看起來,這堪稱一起典型的網路監督成功案例:網民曝光、輿論加熱話題、政府出面查處、問題官員倒掉。但仔細一看,這個"成功案例"背後的諸多偶然性,卻又讓人要倒吸一口冷氣。
首先是網民曝光消費清單,這已經夠巧的了,畢竟政府部門的公款消費清單,不像大街上學英語的小傳單,隨便轉一圈就能拿上一大把。有多少公款消費清單能被網民們偶然曝光,大家心裏有數。然後就是東陽市委市政府的辦事效率,那是出奇地高,不搞"沉默是金、就不認賬"的老一套,而是馬上進行了查處。有多少地方的政府能這麼虛心,這麼不藏著掖著,大家心裏也有數。之前網民曝光的官員公款消費不少,這個"門"那個"門"熱鬧得很,但到頭來,有幾次是有結果的?涉及的政府部門真跟你來個死不認賬,你還真沒辦法,畢竟公款消費清單對老百姓來說是保密的,你根本沒辦法自己證明清單的真實性。另外請注意,"公款按摩"清單顯示的是2003年的事,很顯然,對普通百姓來說不得與聞的公款消費清單,在那些監管部門的眼裡,可不是什麼機密,那為什麼2003年的事非要等到 2009年網友曝光之後再來查處呢?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公款按摩"這樣的消費行為,已經見怪不怪,不是鬧出那麼大動靜,監管部門根本提不起興趣來查-- 不就是公款按摩嗎?不就是公款出國游嗎?多大的事啊?
你看看,有這麼多的偶然性在裡面,這個網路輿論監督的成功案例,實在跟買彩票中大獎的機率也差不了多少了。那麼多巧合,那麼多漏洞,東陽市委卻隻字不提、惜墨如金,看來,有些事真是只能悶著頭做,不能往深裡去說。"公款按摩局長"倒在了誰的槍口下?倒在了網民的監督之下嗎?倒在了嚴密的公款監督體系下嗎?還真是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