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華北地區自去年入冬以來,因為降雨稀少,遭遇罕見的乾旱。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統計,這股旱象已波及12個省份,包括山西南部、河北、山東西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等地旱情均相當嚴重,甚至達到重旱的程度。中國農業部初步估計,截至2月5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等小麥主產區受旱區域已達1.57億畝,其中嚴重受旱耕地達6482萬畝。
日益嚴重的旱象震驚中南海高層,連日來,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人先後要求各級領導要動員一切力量,積極進行抗旱,以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以及糧食供應的短缺。
長久以來,農村一直是城市發展強而有力的後盾,一方面,農村提供城市發展所需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城市發展也帶動周邊農村的經濟活動;一旦碰到經濟不景氣,城市過剩的勞動力又回流農村,繼續從事農林漁牧等第一產業的生產。
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基本上,農村因為推動機械化生產,過剩的勞動力會往城市移動,適時提供城市發展所需的勞動力;反之,如果這些勞動力會回流農村,繼續從事農務工作。
事實上,中國大陸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引爆的失業潮,在黃曆過年前後達到高峰,許多在城市失業的勞工收拾行李行囊回到農村的老家,準備暫時從事農活以養家活口,卻遇到近數十年來罕見的乾旱,枯乾的農地因缺水而處處乾裂,根本無農活可干。
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月6日發布的"農民工就業問題的有關情況和對策措施"報告顯示,由於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今年返鄉農民工中因各種原因已離開原工作企業的人數有所增加。考慮到部分返鄉農民工暫時失去工作,加上農村部分新成長勞動力,節後需要新就業的農村勞動力估計在2,000萬人以上。
在這波經濟危機衝擊下,大陸以往兩位數的經濟成長已成過去式,去年第4季的成長率掉到6.8%,今年8%的成長目標能否達成不得而知。為此北京在去年底推出人民幣4兆元的擴大內需以及近兆元的"家電下鄉"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北京的規畫,這些措施中的部分重點工作就是寄望透過提高廣大農民的收入,提升市場的購買力。如今,小麥主要產區域的華北地區出現旱情,農民連基本生活都自顧不暇,恐會讓這些刺激經濟措施的效果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