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12-22 22:27:40作者:
(一)
「政治」,在中國古代是兩個詞,「政」是一個詞,「治」是一個詞,兩者往往單獨使用。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言簡意賅,往往是一個字作為一個詞,也就是說,中國古代以單字詞為主。只是發展到現代了,雙字詞才多起來,變成以雙字詞為主了。於是「政治」兩個字也就合起來成為一個詞,也就是說,合起來使用的「政治」一詞是現代的名詞。
那麼應該如何理解「政治」一詞的內涵呢?
「政」的左邊「正」表音,同時也表意,右邊的「文」表意,合起來看,「政」就是以「正」道,以立身行事的正,以「文」的方式而不是以「武」的方式來管理社會。中國文化原本是神傳的文化,古代的君主都是信天敬神的,「政」的內涵是要帝王以「正」道來管理他的國家。
「治」表示管理良好的社會狀態,與「亂」相對,所以「治」是「政」的結果,有「政」才會有「治」,失「政」就會失「治」而生「亂」。中國古代往往把「興衰治亂」放在一起來談,就是這個原因。
這就是「政治」一詞的正統內涵。
(二)
中國傳統社會一直保持了「政治」的正統內涵。舉例來說吧,中國古人的基本人生理念之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模式,就是一種從自我做起,從「正」身做起,逐漸帶動他人、不斷向外感化帶動的模式。身不修,不能齊家,家不齊,不能治國,國不治,不能平天下。所以要平天下,歸根到底要從自身的「修」為做起。中國古代最為推崇的「堯舜」之君,就是這樣做的典範。在孔子刪訂的《尚書》第一篇《堯典》中記載了堯帝的管理方式,就是這樣的,「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你看,堯帝就是從自身的修德開始,然後親睦「九族」,然後安撫「百姓」,最後才達到協和「萬邦」。《尚書》開篇就是這個「堯典」,可見其位置之重。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以說,這種理念是諸子百家的基本理念,即使是兵家學說,雖然強調「兵者,詭道也」,但也強調為將之道,要從自身做起,體恤士卒,才能決勝千里。
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很重視修身,從小對皇子的教育都抓的很嚴,特別是清朝,對皇子教育的嚴格成度要遠遠超出一般的平民子弟。另外從歷代皇帝對自己老師的敬重成度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修身的重視,許多皇帝,如商湯、周武,都是把「師」稱為「父」的,就普遍的情況而言,皇帝的老師始終是一個極高的職位,「太師」往往與宰相平級,從中可見一斑。
現代人往往認為古代的皇帝很專制,其實古代的大多數皇帝要比現代的許多政治家自律、開明的多,皇帝每日都要舉行朝會,與群臣議事,皇帝都有諫官。
從歷史經驗來看,也是這樣,治理好的朝代,一定是皇帝本身很「正」,然後是大臣「正」、百官「正」,然後是百姓「正」,從而使外夷懷服,天下親和、太平。如果皇帝本身不「正」,就一層一層的導致混亂、腐敗,最後是亡國、滅家、喪身。
這就是中國人對「政治」的最基本理念。
(三)
「政」的右邊是「文」不是「武」,這也是傳統「政治」理念的一個基本內涵。
如何理解「文」呢?孔子認為夏代以「質」勝,商代以「文」勝,而周代則是「文質彬彬」也就是「文」與「質」俱勝,所以孔子說:「吾從周」,就是說他更選擇周代的治理方式。在這裡,「文」有形式的意思,就是要有與「質」相應的文明形式。所以「政」就是要以文明的形式來管理,如周代以禮樂來管理社會,那真是千古楷模。
「文」與「武」相對,歷代中國人有「文治武功」的說法,有「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的說法,也就是說「政」一定要用「文」,不能用「武」。「武」就是暴力,就是強制,就是殺伐,這是最令人厭惡的。秦始皇就是用「武」統治天下的典型,所以秦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一直被歷代君主引以為鑒,作為反面教訓的典型,被中國人鄙棄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的「文化」二字,其實也是兩個詞,就是用「文」來「感化」的意思,皇帝用「文」德感化諸侯、大臣,官員用「文」德來感化百姓,「中國人」(中原人)用「文」德來感化外國人(「外夷」),從而達到「平天下」的太平盛世。這種模式多好啊!如果全世界都以這種理念來搞政治,天下一定會太平。
「政治」,在中國古代是兩個詞,「政」是一個詞,「治」是一個詞,兩者往往單獨使用。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言簡意賅,往往是一個字作為一個詞,也就是說,中國古代以單字詞為主。只是發展到現代了,雙字詞才多起來,變成以雙字詞為主了。於是「政治」兩個字也就合起來成為一個詞,也就是說,合起來使用的「政治」一詞是現代的名詞。
那麼應該如何理解「政治」一詞的內涵呢?
「政」的左邊「正」表音,同時也表意,右邊的「文」表意,合起來看,「政」就是以「正」道,以立身行事的正,以「文」的方式而不是以「武」的方式來管理社會。中國文化原本是神傳的文化,古代的君主都是信天敬神的,「政」的內涵是要帝王以「正」道來管理他的國家。
「治」表示管理良好的社會狀態,與「亂」相對,所以「治」是「政」的結果,有「政」才會有「治」,失「政」就會失「治」而生「亂」。中國古代往往把「興衰治亂」放在一起來談,就是這個原因。
這就是「政治」一詞的正統內涵。
(二)
中國傳統社會一直保持了「政治」的正統內涵。舉例來說吧,中國古人的基本人生理念之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模式,就是一種從自我做起,從「正」身做起,逐漸帶動他人、不斷向外感化帶動的模式。身不修,不能齊家,家不齊,不能治國,國不治,不能平天下。所以要平天下,歸根到底要從自身的「修」為做起。中國古代最為推崇的「堯舜」之君,就是這樣做的典範。在孔子刪訂的《尚書》第一篇《堯典》中記載了堯帝的管理方式,就是這樣的,「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你看,堯帝就是從自身的修德開始,然後親睦「九族」,然後安撫「百姓」,最後才達到協和「萬邦」。《尚書》開篇就是這個「堯典」,可見其位置之重。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以說,這種理念是諸子百家的基本理念,即使是兵家學說,雖然強調「兵者,詭道也」,但也強調為將之道,要從自身做起,體恤士卒,才能決勝千里。
中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很重視修身,從小對皇子的教育都抓的很嚴,特別是清朝,對皇子教育的嚴格成度要遠遠超出一般的平民子弟。另外從歷代皇帝對自己老師的敬重成度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修身的重視,許多皇帝,如商湯、周武,都是把「師」稱為「父」的,就普遍的情況而言,皇帝的老師始終是一個極高的職位,「太師」往往與宰相平級,從中可見一斑。
現代人往往認為古代的皇帝很專制,其實古代的大多數皇帝要比現代的許多政治家自律、開明的多,皇帝每日都要舉行朝會,與群臣議事,皇帝都有諫官。
從歷史經驗來看,也是這樣,治理好的朝代,一定是皇帝本身很「正」,然後是大臣「正」、百官「正」,然後是百姓「正」,從而使外夷懷服,天下親和、太平。如果皇帝本身不「正」,就一層一層的導致混亂、腐敗,最後是亡國、滅家、喪身。
這就是中國人對「政治」的最基本理念。
(三)
「政」的右邊是「文」不是「武」,這也是傳統「政治」理念的一個基本內涵。
如何理解「文」呢?孔子認為夏代以「質」勝,商代以「文」勝,而周代則是「文質彬彬」也就是「文」與「質」俱勝,所以孔子說:「吾從周」,就是說他更選擇周代的治理方式。在這裡,「文」有形式的意思,就是要有與「質」相應的文明形式。所以「政」就是要以文明的形式來管理,如周代以禮樂來管理社會,那真是千古楷模。
「文」與「武」相對,歷代中國人有「文治武功」的說法,有「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的說法,也就是說「政」一定要用「文」,不能用「武」。「武」就是暴力,就是強制,就是殺伐,這是最令人厭惡的。秦始皇就是用「武」統治天下的典型,所以秦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一直被歷代君主引以為鑒,作為反面教訓的典型,被中國人鄙棄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的「文化」二字,其實也是兩個詞,就是用「文」來「感化」的意思,皇帝用「文」德感化諸侯、大臣,官員用「文」德來感化百姓,「中國人」(中原人)用「文」德來感化外國人(「外夷」),從而達到「平天下」的太平盛世。這種模式多好啊!如果全世界都以這種理念來搞政治,天下一定會太平。